子女﹕恶梦?偶像?奖赏?
本文原刊于《举目》21期(2006年)。
文/林慈信
我们作父母亲的,谁不日夜为孩子愁烦与操劳?孩子还没出生,我们就选好理想的校区,先住下来。宝贝一生下来,就开始注意他们的健康。刚开始牙牙学语,又要教他们背唐诗三百首。上学了,得安排他们学钢琴、上中文学校、打球、跳舞等,还要争取他们将来进名校……
好不容易拉拔他们进大学了,作父母的突然不知要做什么好,人生好像失去了目标。多年来,身边那个满身是劲,讲话老是还嘴的青少年,忽然间消失了。在几百、几千里外的大学校园,自己能做什么?只好等孩子回来时,或我们去探望他们时,做一点好吃的东西,买一些衣服……愁还是愁,日夜为他们忧虑。
我们作家长的,往往就这样活在“从忧虑到忧虑”中。
换一个角度
结果呢?很多在西方的东方孩子,的确在学业和事业上有一定的成就。我自己就是常春藤大学的毕业生,1971年毕业于宾州大学(UPenn),身受美式精英大学的薰陶,身边同学都是东方人和犹太人。我们会为孩子感到骄傲。但是,我们是否曾从另外的角度自我反省﹕
我们与他们的沟通怎样?他们认为我们了解他们吗?
孩子们真的相信,我们爱他们吗?还是在心灵的深处认为:我们对他们的爱,都是有条件的?或是只有他们学业有一定的成就,我们才爱他们?(这是成千上万的北美华裔青年最普遍的想法)
孩子信任我们吗?若发生严重的问题,他们会找我们沟通吗?现在有太多青少年,认为父母不可信任。
孩子们的道德观念,来自哪些准则?我们在他们小时候,教导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或者我们是正经人、有教养的人,不做坏事等。孩子长大后,却从朋友、社会,吸收另外一套伦理价值观,如:不伤害别人就可以了,要接纳同性恋者,“思想不可这么狭隘”等。我们了解这些伦理价值观吗?
孩子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吗?还是认为自己是有中国文化传统的美国青年?强迫他们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是没有用的。我们可以尽量教导他们语言、文化,可是心中的认同感,是非常个人的。
孩子在我们身旁时,是信主的,上大学后会不会失去信仰?太多青年在大学时期丢弃了信仰。过去30年,北美华人、韩国人教会的青少年,在大学离开基督信仰的,高达90%以上。
我们花了这么多工夫,用金钱买回来这么多东西:好校区,升学机会,课后活动,和物质的享受。我们对自己说,都是为了爱孩子。我们对孩子说:“都是为你们好!
看,爸爸妈妈小的时候都没有这些东西──电脑,IPOD,Nike球鞋,以及学钢琴、英文、芭蕾舞的机会。你们太没有良心了,为什么不好好珍惜?”
其实,这些是否是最重要的?有永恒的价值吗?对他们一生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我们传给他们的,是怎样的价值观?
“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灵魂),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太》16﹕26)
孩子想要的
圣经告诉我们,孩子是上帝赐给我们的产业,或说“奖赏”。“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祂所给的赏赐。”(《诗》127﹕3)
意思是﹕我们作父母亲的,不是孩子们的拥有者(owner),我们只不过是管理人(manager)而已。上帝把孩子交给我们教育、管理十多年,目的是要他们长大成人,成为一个上帝能使用的人,就是一个敬畏上帝,爱主耶稣、为祂而活的人。
换句话说,我们生命的目的,不是为孩子!你的孩子若成了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人物,比上帝更重要,比配偶更重要的话,那么你已经是一位偶像敬拜者──儿女成了你的偶像。这不是上帝的旨意,肯定不是蒙福的道路。上帝才配作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位,孩子不可以坐在我们心中的宝座上。
我们的责任是:“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22﹕6)这才是上策。
事实证明,大多数孩子们并不渴望父母给他们特别的物质享受!他们真正想要看到的,是:
父母亲是真实的(real),真诚、可靠的(genuine,authentic)。他们不期待父母亲、牧师、老师完美无瑕。他们知道,无瑕疵的长辈是不存在的!我们也不要戴上面具来骗他们,他们是骗不了的。
父母亲在犯错、跌倒的时候,会勇于承认自己的软弱,求上帝帮助,再次往前走。也就是说,父母亲身上有上帝的恩典。
父母亲爱我,不是因为我的成就,乃是因为他们彼此相爱,也爱我。因此,我可以信任他们,我若跌倒、生命崩溃,随时随地都可以回到他们身旁。他们一定会支持我,鼓励我,爱我。
父母亲教导我一些做人的原则,不是因为中国文化这样说,或者教会、牧师这样说,乃是因为:宇宙有一个真理(上帝)。我要听从这个绝对真理。
恩典和真理,这是孩子心中渴望从我们身上看见的。人人都是罪人,上帝却爱我们,赦免我们的罪,体恤我们的软弱。因此我们谦卑地领受上帝的礼物──耶稣基督的恩典,转而以恩典和爱,对待我们的孩子。
爱是什么?不是喜欢,也不是用物质宠孩子。爱是为对方最大的好处而努力。我们孩子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就是爱上帝,敬畏祂,为主而活。这才是事情的真相,宇宙真理之所在。
踏入21世纪,我们孩子心里想的东西,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价值观等,都需要我们刻意去听、去了解,努力去学习!
最上算的事
笔者在美国住了40年,听过无数华裔青年心中的呼声:父母爱我是有条件的;华人教会、华人社区都是假冒为善的,我不要学他们,我要打进另外一个世界……
他们的心需要“回家”:回到上帝面前。我们作父母亲的,也需要“回家”,回到上帝的话语面前,回到上帝的恩典中。
作基督徒父母亲,最稳妥的方法是:孩子一出生,就把他们奉献给上帝。我的父母亲,从我很小的时候就跟我说:“Daddy、Mommy已经把你奉献给神了。你将来长大,要作什么,是你的选择。”
对我来说,9岁的时候接受主耶稣作救主,14岁奉献自己为主所用(全时间传道),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我的价值观,从小就深扎心中。父母亲把我放在一个良好的基督教环境中长大,我从未打算长大之后,在社会上拼一番,赚大钱,作名教授等。对我来说,事奉耶稣是最上算的事。
“耶和华我们上帝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上帝。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来,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申》6﹕4-9)
我们的责任,是给孩子们一个充满上帝话语的环境,以身作则,渴慕上帝的话。这样,他们会很自然地相信,在人生的每个领域,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将自己献给主,为祂所用,遵守上帝的旨意,更新思想与价值观,这是人生最好、最蒙福、最上算的选择。你的孩子若回来告诉你,他要去事奉神,夏天去短期宣教,毕业之后作学生福音工作义工一年,甚至进入长期的传道事工,你会不会像我的父母亲一样,感谢赞美主?我在大学的其中一位室友,他们的儿子读完医学院之后,就进神学院,现在已是传道人了。你会不会羡慕这家庭?若不的话,可否再次反省:你的价值观又如何?
作者林慈信牧师(博士),威斯敏斯特神学院(WTS)道学硕士,神学硕士,天普大学历史系哲学博士。中华展望董事(中华展望,ChinaHorizon,http://www.chinahorizon.org,神学与护教出版训练机构)。
主题一:什么是节制?节制与压抑有何关系?如何合理地控制自己的冲动、情绪和欲望,顺服圣灵的感动?实践节制要面对什么挑战?截稿日:2016年2月28日
其他栏目:参见微信主页面菜单。
《举目》杂志一向鼓励原创作品,请勿一稿两投;为尊重版权,不接受曾在其他刊物、网路刊登过的稿件。
投稿《举目》杂志:BH_editorial@ocHWXY.org(英文不区分大小写),请务必注明“投稿给《举目》”。并附中英文姓名、笔名(若不想用真名发表)、电邮、地址及作者简介或相关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