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全域发展】阿坝州民族民间文化(非遗)汇演热闹非凡~瞧!九寨火把舞都跳起来喽~

2017-04-29 九寨沟官方发布

    五一小长假已经开始了,但想到在不久前那场民俗文化盛宴,小编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

     4月28日,2017年阿坝州民族民间文化(非遗)汇演在马尔康的文化宫广场举行,现场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头啊!!

  直到此次阿坝州民族民间文化(非遗)汇演,小编才知道我阿坝州内居然有19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厉害啦我的大阿坝!

      4月28日,“文脉相续·和谐家园”——阿坝州民族民间文化(非遗)汇演在马尔康举行。


      此次文化汇演活动,共有13个县(市)组成14个参赛队参演,各县代表队通过丰富的表演形式全方位的集中演绎了传统舞蹈、传统音乐、藏戏等17项民族民间(非遗)文化。我县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火把舞搬上舞台,获得一致好评和观众的喜爱。

火把舞,是我县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县白马藏族于每年元宵节期间通过摇火把祈求幸福安康的民俗活动。



      汇演活动开始的前一天,4月27日下午13个县的代表队,按顺序在马尔康市内进行了文艺巡游活动,整个马尔康市内热闹非凡。

      据了解,本次民族民间(非遗)汇演活动由中共阿坝州委宣传部和阿坝州文广新局共同主办,旨在通过歌唱、表演等形式,充分展示了我州丰富多彩的藏羌文化资源与非遗资源在保护研究及传承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进而推动了我州文化繁荣。

小编

九寨沟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多少呢?

我县现有国家级非遗4项,省级非遗4项,州级28项,县级44项。


小编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我县国家级非遗项目有哪些!

㑇舞

白马十二相面具舞(白马人称其为“㑇舞”),是白马藏族祭祀和喜庆节日时跳的一种神秘惊心的面具舞。大约形成于公元十六世纪前。

南坪曲子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是流行于川西北高原九寨沟县一带汉族(含少数回族)民间自弹自唱的说唱艺术。是人们在喜庆的节日,特别是新春佳节进行演唱的一种民间曲调。是九寨沟县民间传统艺术,以抒情优美见长,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讲有一定的文化层和文化圈,是川西北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的群体活动形式。“南坪曲子”是用当地的方言进行演唱的,唱词语音也有自己的特色。语言朴实,除少数有固定的唱本外,多数是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

登嘎甘㑇

    “登嘎甘㑇”为白马藏语,汉译为“熊猫舞,是起源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的传统祭祀舞蹈。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其核心主题从最初的“驱邪避祸”已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祈祷祝福”。表演“登嘎甘㑇”主要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十六进行,一般用“莽号、鼓、钹”作伴奏,其基本节奏型为两拍子,舞步在模仿大熊猫动作体态的基础上,进行了人格化的夸张变形,憨态可掬、十分逗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动作为熊猫吃竹子、熊猫喝水、熊猫爬树、熊猫垒窝、熊猫嬉戏等。

川西北藏族山歌

      在川西北藏区不论是农区还是牧区,放牧有牧歌,割草歌,挤奶歌,赶毡歌,农区有割麦歌,背柴歌,锄草歌,打墙歌,耕地歌,总之情歌,悲歌,祈祷歌,祝贺歌,酒歌,应有尽有,人们习惯性的将这些歌曲统称为山歌。



来源:文体广新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