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为您读书】阿妈的火烧馍

2017-05-02 九寨沟官方发布

为您读书    

  序

     诗歌是文学最高的语言表现形态,是文学中的“皇冠”,也是人与大自然之间的感悟,历史文化的梳理与弘扬。

     在当下诗歌的价值与意义越来越成为人们精神生活追求的方式与内容。


随着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区

和全域九寨生态文化旅游的进行,

我们深信九寨的诗意必将魅力无穷。


小编

从今天起,九寨沟官方发布将为大家推出《为您读书》栏目,请各位听众和我们一起用心聆听九寨的声音。

点击收听

主播:贾秦海


今天我们分享的这篇文章是《阿妈的火烧馍》,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记得在文末为我们点个赞

阿妈的火烧馍


       日月轮回,斗转星移,转眼已离开家乡,在外三十年,童年的许多记忆早已模糊遥远,唯有阿妈亲手做的火烧馍始终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宛如眼前。现在才明白,那是对阿妈浓浓母爱的深切眷念。

       我的童年是在白马山寨里度过的。由于生活习惯和传统风俗,山寨人家离不开土墙木屋踏板房,更离不开火塘。对没有专门灶台做饭的山里人,火塘是一家人生活的一部分,显得尤为重要。它兼有烧水、煮饭、煮猪食、取暖、烧东西等功能,是山寨人家庭的心中之地,是最常用的地方。这里的火塘简 平的土坑,再在四边铺以平整石板,坑中置一铜制三脚即可。

       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是春夏还是秋冬,山寨家的火塘里总是燃着旺旺的火,一家人或串门的亲朋好友围坐在火塘旁唠家常、唱酒歌、谈人生,特别是谈论狩猎的细枝末节,好不情趣热闹。那红红的火苗,悠悠的、亮亮的,时儿还会发出燃烧时欢快的声响。从那早已被柴烟熏得黑亮的屋壁上反射过来的火光,映照得火塘周围的人红光满面。火塘内长年累月积淀的滚烫的塘灰,更是山寨人烧制火烧馍的最佳场所。

       阿妈是那样的和蔼可亲、忠厚善良。在那艰苦的岁月里,阿妈总是拿着社里分得的仅有的一点粮食精打细算,用尽心思,变着花样给我们做各种饭菜,其中最难忘的要数那各式各样的火烧馍了。

       每当阿爸远行放牧,弟兄要去挖药砍柴或姊妹上山挖野菜的头天晚上,总能看见阿妈为大家烧制火烧馍。别看那一个灰不溜秋、形似秤盘的火烧馍,要制作好却是很考手艺的。首先根据出门人的食量和外出天数来确定用面多少,然后加入适量的温水和面。面要和得不能太湿也不能太干,面太湿烧成的馍容易变形且影响口感,面太干容易散烂又难以成形。阿妈一般将和好的面用擀面杖或双手先做成金字塔状,再从上往下一边旋转一边挤压,推成厚二指左右、圆圆的饼状后,放入平锅内或在火塘边上反复翻烤,与此同时,用火钳或木棒来回搅动塘灰,使烧的红红的热灰与周围的冷灰均匀混合,等馍的外壳稍有硬度时,立即将其滑入那滚烫酥松的塘灰里,等半小时左右便可食用了。刚出塘的火烧馍,浑身灰黄,诱得人直咽口水,只要你扳一小块,顿感外脆内酥,那清香的味道直扑心脾。

      火烧馍的种类很多,有玉米面的、白面的,二道面的、荞麦面的、苦荞面、胡豆面的、青菜面的等。火烧馍在用材与分工上也很讲究,上山打猎、远牧、挖药、采野菜、砍柴、劳作一般食用玉米面馍、荞麦面馍等粗粮馍,逢年过节时才能吃上里面夹着肉丝、鸡蛋、豆腐、核桃的白面空心馍,在走亲访友时还有专门送给小孩子的中间空心的圈圈馍。

       至今最难忘的是我七八岁上小学,有时老师中午不让回家,这时,阿妈便会踩着崎岖的山路给我送来火烧馍,不管冰天雪地,天晴下雨都是如此。从同学们羡慕的眼神里,从母亲满脸的汗水中,我感觉得到那时自己是最幸福的。

       自十多岁离开家乡以后,吃阿妈火烧馍的机会越来越少,每当读书房价或工作闲暇抽空回家时,阿妈总要亲手烧制我最爱吃的火烧馍。每回家一趟,都能看到阿妈的白发增添不少,我不忍心让她再做什么,可她却仍然坚持为我做火烧馍。她常说,这是阿妈的一片心啦!

       记得在而立之年,为求生计我不得不再次离家远行。得到我外出的消息后,阿妈彻夜未眠,不声不响,只是在火塘旁一边默默拭泪一边一个劲儿地烧制火烧馍,一连烧了好多个。直至次日凌晨我背上行囊,她送我至村边山头临别时,才哽咽地说了句:“孩子,要好好做人啦,早点回来!......”后面的话语被下雨般的泪水淹没。此时,我再也忍受不住酸楚的痛苦,与阿妈抱头大哭,就在那白雪皑皑的村边山头。那次,我是逃也似的离开阿妈的。

       半月后有人捎话说,自我走后阿妈就一直抱病卧床不起,于是我心急火燎地赶回家,请大夫,送医院,但一切为时已晚,阿妈还是离我而去。时值今日,真后悔,假如当初我不走......

       这些年来,我再也没有吃过阿妈的火烧馍了。每当想起最爱吃的火烧馍,不由想起我亲爱的阿妈,想起阿妈对我的呵护,对我的疼爱,对我的教育;每当想起至爱的阿妈,不由想起阿妈亲手做的火烧馍,想起火烧馍的香甜,想起火烧馍的恩情,更想起火烧馍里倾注的慈母之心。


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