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东西,当你经历之后才知道没有它会是一种遗憾|《围城》读后感
本文作者绿茵陈简介:未知书社书友;环境类媒体工作者;个人公众号“绿茵陈”;喜欢阅读、写作。
就像,年轻的父亲为了玩游戏失去陪伴幼子的时光;就像,在除夕夜为了看电视没有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有一些事情,因为你没有去经历,你甚至压根儿就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
我要说的是,在我没有看《围城》之前,我不知道不看这本书会是一个遗憾。看完之后,我想,幸亏我看了,要不我连自己错过了什么都不知道。
《围城》的名气非常大,没看之前,里面的人物、情节,我已经知道的七七八八:围城一词的本体、喻体,克莱登大学、方鸿渐和几个女人的故事,包括故事的结局:方鸿渐和孙小姐结婚,过上了不如意的婚姻生活等。
因此,虽然没有读过这本书,我总有一种读过的错觉,或者说,我听闻书里的故事情节和里面妙趣横生的“梗”,便以为已经得了书的精华。
但当我真的翻开这本书,才明白这么多年自己究竟错过了什么。
我读的这本《围城》是刘韧老师推荐、购买,并在未知书社里流传的。
一字一句地去读,像是吃上了一餐真正的美味佳肴,而不是捡人家的残羹冷炙。
《围城》的好是一目了然的,首先好在语言,让人欲罢不能。如果一部小说不能让人感受到阅读的趣味,那它就是失败的,无论它有多么高明的思想性,也不能弥补艺术性上的缺憾。
小说的大时代背景蛮凄惨的,正是抗战时期的中国。一说起那个时段,似乎就是家仇国恨,但《围城》里展现的是,在那样的时代,或者在任何一个正常或反常的时代,普通人还是要过日子的,并不是所有人都一天到晚斗志昂扬干革命。
在钱钟书的笔下,无论是方鸿渐、赵辛楣,还是苏小姐、唐小姐、孙小姐一干人等,都在随波逐流、淡漠地苟且着活下去。但同时你知道他们也不怎么变态,他们只是普通。他们是不够英雄,但满地英雄那是抗日电视剧或者好莱坞电影。好的小说写的都是人世。
书中那些活灵活现的配角,诸如高松年、李梅亭、顾尔谦之辈,甚至是做了汉奸的沈太太,也不让人憎恨,只是让人觉得滑稽,以及有一点凄凉,就如全书结尾那句:
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读书的过程堪称“爆笑”。第一处让我笑得前仰后合的地方是:方鸿渐得知自己获得克莱登大学博士学位的消息出现在报纸上,羞臊得抬不起头,尴尬得想找个地缝儿钻进去,没办法只好拿报纸挡住脸,但周太太看方鸿渐捧报老遮着脸,误会了,笑对丈夫说:“你瞧鸿渐多得意,那条新闻看了几遍还不放手。”
整本书里多处这样辛辣讽刺的桥段:
他感激地喜欢,才明白贪官下任,还要地方挽留,献万民伞、立德政碑的心理。离开一个地方就等于死一次,自知免不了一死,总希望人家表示愿意自己活下去。去后的毁誉,正跟死后的哀荣一样关心而无法知道,深怕一走或一死,像洋蜡烛一灭,留下的只是臭味。有人送别,仿佛临死的人有孝子顺孙送终,死也安心闭眼。
当然还有更多的妙语如珠:
“对于丑人,细看是一种残忍。除非他是坏人,你要惩罚他。” “鸿渐暗笑女人真是天生的政治家,她们俩背后彼此诽谤,面子上这样多情,两个政敌在香槟酒会上碰杯的一套工夫,怕也不过如此。”
也由此知道,为什么我没读过这本书,却了解如此多的内容,因为有太多人爱里面这些桥段,到处摘抄呢。
就是里面平常的一句“巴黎大而天下小”也透着亲切——之前听一个人对我说“北京大而天下小”,因为我们俩同在北京十几年但没有见过面,我感觉人家好有学问,现在读了这本书,才知道他说的话原来也是有出处的。
这小说,也许正是我现在这样的年纪读起来才最有意思吧,因为不至于入戏太深,将书中世界,视为理所当然,将现实眼下,当成待蜕之壳。要是很年轻的时候读,我未必能从阅读中发现生活真相,反而会将那些跌宕起伏的情节,当成生活样本。
现在读,一些曾经的疑惑已经得到解答,一些我以为是荒谬的行为现在我懂得了它的逻辑。不过,还有一部分始终如谜,也许需要我抽身出去,再在人间扶摇十年,甚至是岁数到了,才会看得清晰。
刘韧老师说这本书是知识分子必读的书,我觉得大家都可以读读,起码心情会愉悦很多。
杨绛写的后记也超级好,让我们了解到下了这么一只有营养的鸡蛋的母鸡到底是什么样儿的。我尤其高兴看到钱钟书小时候数学不好,身上被父亲拧得青一块紫一块,数学只考了15分也能读清华大学,因为他的国语和英语都是出类拔萃的好。作者自己,和他的作品一样,也是一个真正的传奇呀。
我不明白为什么网上有人攻击杨绛,说她不漂亮,说她就是孙柔嘉原型,而她自认为是唐晓芙原型。在后记里,在任何地方我可从没有看出她有自比唐晓芙之意。她说得明明白白的,这就是一部纯虚构作品,虽然有些主要人物有个原型,但那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般“纪实”,只是借了个相貌、性格而已。
我想也许这些读者还处在求偶期,容易把书中人物还有作者当自己的理想型,从而把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当做假想敌了。
欢迎大家加入刘韧老师发起的未知书社,一起阅读好书、评论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