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双节采购指南|热力榜告诉你今年的最佳球哪种值得买

GD 高尔夫大师杂志 2023-06-30

每年Golf Digest公布的热力榜单(Hot List)都是球友购买球具的重要指南。在2021年我们共测评了85款高尔夫球,其中28款产品(共45个型号)高分登榜。毋庸置疑,这些球都有着非常优异的性能。

击球监测设备的数据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从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出两种不同的高尔夫球设计会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这也是今年榜单,我们将按照外壳材料分为聚氨酯外壳非聚氨酯外壳两大类别的原因。根据Golf Laboratories使用Foresight GC Quad击球监测设备对球员和机器试打得出的数据,巡回赛球员在使用聚氨酯外壳球打短距离挖起杆时会有着明显的旋转优势。


聚氨酯外壳



聚氨酯外壳并不能为多层球提供更快球速。这种具有抓力的材料对短杆击球帮助更大,而并非让球实现更远距离。但想要扛起为老虎·伍兹、布莱德尚博等球员设计高尔夫球的任务,Bridgestone肯定不会停下脚步。

这种物质使用了一种被称做触球修正剂的混合物。外壳上的聚氨酯可以根据触球时不同的力度做出不同的反应。快速全挥杆时,它能帮助聚氨酯减少能量损失,在速度较慢的切杆时,它则能够形成减震作用,从而带来更多旋转。



聚氨酯外壳的多层球大多数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只在厚度或硬度上有着微小的差别。但对Callaway来说,不同球员就需要完全不同的设计。这也是为什么Chrome Soft和Chrome Soft X如同两个完全不同品牌的球一样差别巨大。Chrome Soft针对绝大多数挥杆类型和挥速设计,由两种不同硬度和尺寸的橡胶材料组成内外双层球核。总的来说,它保持着更柔和的压缩,以便在偏心击球时提供更好的容错性。

Chrome Soft X瞄准的则是挥速更快的球员,通过更大的单层球核(可以更好的进行能量传递)和两个幔层来控制不同球杆击球时的旋转。新型号X-LS采用了与X相同的结构,但目标是追求更强一致性的球员。

如果能确认哪一杆对自己的成绩贡献最大,你就可以快速地从这两个型号中做出选择,实现特殊击球强化。XV为高挥速、远距离球员设计,经过特殊热处理的双层球核结构可以让外核在更具能量的同时,避免触球时手感过硬。

基本款的Z-Star专为想要获得更多果岭边倒旋的球员准备。加厚十分之一毫米的球壳提供更柔软手感和更强短铁、挖起杆倒旋控制。当然除了这些特性,这两款球也可以满足基本所需。Z-Star球核更大有助于球速更快,XV的超薄球壳采用增强旋转的“超级聚合物”涂层,即便是长草救球,也可以更好地咬住挖起杆凹槽。新改良的球窝设计让你可以在大风天也拥有出色表现。


为普通球友提供与TaylorMade职业球员同款的聚氨酯球壳结构,让他们享受到同等短杆击球时的优越表现,就是Tour Response的使命。唯一的区别就是Tour Response压缩比更低,对普通挥速的人来说手感可以更好。

更为重要的是,Tour Response的三层结构能帮助普通球友获得长杆倒旋更低,同时短杆倒旋充分的完美组合。因为比同品牌的职业款五层球生产成本更低,因此它的性价比也就更高。


每款新球的宣传要点其实都大同小异:新技术如何帮助它变得更快。TP5系列当然不回避这种说法,而且它也不排斥去讨论慢速能带来的好处。具体来说,这些最新的空气动力学球窝设计旨在优化球爬升至顶点,开始减速向下飞行之后的状态。球窝底部更平的设计可以在起飞之后减少阻力,而更大的空间能帮助球在减速后保持提升力,以获得更远距离。

这款球最引人注意的仍然是它的五层结构,包裹球核的三个幔层,可以让1号木到短铁杆的不同触球都实现优化。职业球员款通过扩大球核为手感柔软的TP5带来更快速度,TP5x则通过降低球壳硬度来强化短杆表现。从设计上看,TP5的弹道更低,挖起杆倒旋更强,TP5x则在木杆和铁杆击球时能打出更高弹道。


当零售市场约三分之一的高尔夫球销量都来自这个系列时,基本的技术变革就绝不是一时异想天开。作为拥有最多美国高尔夫球专利的品牌,这款全新的球壳设计是经过了反复、严格的测试、校准和重新计算之后才最终推出,可以让每颗球的核心部件都实现最大程度优化。这也是为什么这个Pro V1和Pro V1x的空气动力学球窝研发项目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启动。它通过不同球窝数量、大小、形状、深度,所有这一切才最终打造出略平的Pro V1弹道轨迹,以及更高效的Pro V1x轨迹。

这两个型号的球都得益于为Pro V1x Left Dash研发的具有更高弹性的幔层。虽然只有高水平球员能够驾驭它,但对于零售市场来说,它也非常适合那些挥速够快,同时还想要获得更扎实手感,更高起飞角度和更低倒旋的球友。



划重点:

聚氨酯球壳帮你果岭边打得更精准


我们发现,不同球在性能表现上差别最大的其实是短杆倒旋。带有聚氨酯球壳的多层球倒旋会明显多过离子聚合物外壳或沙林树脂外壳结构的球。这些球过去一般都被认为是远距离球,其中一些非聚氨酯球壳的性能非常相近。而在今年的热力榜测评中,我们联手击球检测设备进行了机器人试打后发现,在挖起杆半挥击球时,聚氨酯外壳球要比非聚氨酯外壳球平均倒旋率多出近70%。这也意味着挖起杆半挥击球时可以拥有更多控制性和一致性。

更多是多少?当然这里有一个范围,研究表明,在同样进行挖起杆半挥击球时,聚氨酯球壳球比非聚氨酯球壳球的飞行距离更短,停球速度也更快。其中聚氨酯球壳球落点短3码,落地后滚动距离为6码,而非聚氨酯球壳球的滚动距离则达到11码。聚氨酯球壳球的击球结果最终是停在距离洞口4英尺的位置,而非聚氨酯球壳球则留下了到旗杆27英尺的距离。换句话说,聚氨酯球壳球可以为最需要精准度的击球提供更精准的效果。当然,前提是你的技术水平也不能差得太远。

不过,聚氨酯球比非聚氨酯球售价要贵一半甚至一倍。如果你每场球差不多都要丢两条球左右,那么牺牲一点40码挖起杆时的倒旋其实也无可厚非。


非聚氨酯外壳







此外,榜单中还有这些你可能从未听过的小众高尔夫球品牌,它们往往具有超高的性价比。




本文仅截取榜单部分产品,完整榜单请查阅《高尔夫大师》9月刊。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方微信小程序即可订阅


近期热门文章:

点击即可阅读

1975天等待!托尼·费诺加洞绝杀赢北美信托赛,终结5年冠军荒

季后赛揭幕战!斯皮思为业余球员支招三个关键点

美巡再现6人加洞!凯文·基斯纳延长赛逆袭收官封王!

打过全球400+球场!挥杆南北极!旅行家段培毅的极致人生

打好哪支杆最关键?这些数据美巡赛人人都在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