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谁是最可爱的人》遭遇下架的深层原因

2016-10-19 中产阶级 萝卜精选



《谁是最可爱的人》几乎是三十岁以上的人耳熟能详的作品,是著名作家魏巍的代表作。文章在1951年1月11日被《人民日报》头版头条重磅推出后,即刻产生了轰动效应。毛泽东阅后批示:“印发全军。”朱德读后连声称赞:“写得好,很好!”周恩来在会议上大声表扬魏巍:“你这篇文章感动了千百万读者,鼓舞了前方将士!”后来这篇文章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是教师重点讲评,学生重点阅读,有的精彩段落要求背诵的篇章。可以说,它整整影响了几代国人!

更有人说,作品以诗一样的语言,火一样的激情,热烈歌颂了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出生入死、奋勇杀敌、以苦为乐、无私奉献的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深刻揭示了抗美援朝的伟大意义。

有文章评价,文章是作者深入朝鲜战场,在硝烟弥漫中采访到的真实事迹,是在感情潮流的激烈撞击下产生的耀眼的文学浪花。

然而,就是这样一篇被认为声情并茂、文采洋溢、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影响深远的名作,竟然在2007年从中学语文教材中下架了!

对此,好多人不理解:如此宣传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好教材,为何会从中学课本中下架?

有关专家没有做出具体的解释。教育界人士众说纷纭,不少论者也发出不同的声音。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解释:

一是“陈旧过时说”

有作家撰文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爱恨观和幸福观,在融入世界、和谐为本、和平发展和科学发展观为主旋律的时代,不应该继续向青少年灌输陈旧过时的“革命英雄主义”。如此显然对青少年的心智发育有负面影响。

二是“渲染血腥说”

有人说,这是一篇煽情、滥情之作。它对战争血腥恐怖的渲染,人类残酷地相互杀戮如同人与魔鬼的争斗,刺激着青少年幼稚的心灵,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是“讨好美国说”

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渲染和美国士兵激烈拼杀、打败美军的战争场面,会刺激美国的神经,不利于搞好和美国的关系。

等等。

这几种解释,表面看有一定道理,但仔细分析,却发现这几种解释似是而非,未得要领。

先说 “陈旧过时”说。英雄主义是不会过时的。50年代抗美援朝的革命英雄主义“陈旧过时”,你30年代的抗日战争的英雄主义不是更加“陈旧过时”了吗?打开我们电视,和翻开各类教材,不是都在大张旗鼓地宣传那些时代的英雄主义吗?再往前,几百年、上千年前的英雄主义呢?英雄主义不会过时。

次说战争场面的“血腥恐怖”。

只要描写战争,就免不了有尸横遍野、血肉横飞的场景。“台儿庄战役”、“南京大屠杀”的血腥场面,一点儿不亚于朝鲜战场松骨峰战斗场面。在国外一样,美国的《拯救大兵瑞恩》不血腥吗?如果如此,中央电视台得有多少电视剧被封杀?

三说,“讨好美国说”,这个更是有些好笑。历史就是历史。我们为了“讨好”日本,与日本搞好关系,是否抗日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都要撤销?为了和台湾国民党搞好关系,是否三大战役的电影也不再放演了?作为自由宽容的国家,美国人没那么敏感。中国的钢琴家可以在纽约音乐大厅演奏抗美援朝的乐曲,中国的大妈可以在联合国总部高唱“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美国人对此付之一笑,一篇课文怎么会影响两国关系? 

那么,《谁是最可爱的人》从中学教材中下架,究竟是何原因呢?

主要有两大原因:

第一,“时代背景”的失实。

中学语文教师都知道,在讲解一篇课文时,都要先讲一番“时代背景”,从而为阅读和解析全篇课文奠定基础。《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过去我们一直讲:1950年10月,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并企图以朝鲜为跳板,侵犯中国,于是党中央、毛主席一声令下,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为了保家卫国,志愿军战士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武装到牙齿的美帝国主义进行了顽强拼杀,终于打败了美帝,保卫了祖国的安全。正是有了这样的“背景”,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拼死冲杀、流血牺牲、无私奉献、艰苦卓绝的精神才有了依据、有了根源,才顺理成章,令人敬仰。

但是,随着美苏档案的解密,真相公开,竟然发现,原来那些宣扬了几十年的“背景”并非历史真相。

朝鲜战争原来是金日成为了统一朝鲜,在苏联斯大林的默许下发动的一场侵略南韩的战争。当时的中国,毛主席是不同意的,后来金日成告急求救。毛主席不驳社会主义苏联老大哥的面子,才出了兵。至于美国侵略中国一说,只是为了宣传的必要。事实是,当时的联合国为朝鲜战争作了三个决议,没有一条是进犯中国的;美国总统杜鲁门,根本没有侵犯中国的命令,而是多次告诫美军统帅,不要惹中国,发现中国军队一定要脱离开!联合国和美国出兵的目的,就是要挽救韩国,惩罚朝鲜。真正挑起侵略战争的罪魁,不是美国,而是朝鲜。美国救韩驱朝的战争肯定只能局限于朝鲜半岛,肯定打不到中国。当美军统帅麦克阿瑟对中国出兵十分恼火,叫嚣要把战争扩大到中国时,居然被生气的杜鲁门总统撤销了职务!

美国没有侵略中国的计划,就使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意义打了折扣。《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志愿军战士说:“我们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祖国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我在这里蹲防空洞,祖国和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呀!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呀!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溜达便说话也行。那是多么幸福的呢!”“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安安静静坐到办公桌前开始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悠闲散步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就成了欺骗。

君可以想见:上述的大段所谓的“优美生动、富于生活气息的抒情和议论,说明了什么?是志愿军战士流血牺牲才换来了祖国人民的幸福吗。当你明白了历史真相,还会认为:如果没有志愿军战士在朝鲜的浴血抗敌,祖国就会陷入腥风血雨之中,人民就会过上苦难重重的生活吗?

历史已经清晰地告诉人们,当年“雄赳赳,气昂昂”地杀到朝鲜,就是为了挽救濒临灭亡的朝鲜,帮助金日成完成统一大业。有毛泽东在出兵时的说法为证:“眼看着兄弟国家有难,我们不能不管。”

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里也借战士之口说道:“如果回去,祖国的老百姓问:我们托付给你们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啦?我怎么回答呢?我说,朝鲜半边红,半边黑,这算什么话呢?”

此乃一语泄露了天机也!

原来,志愿军战士舍命拼杀、流血牺牲,根本不是为了保卫祖国,而是为了朝鲜统一,为了“解放”韩国人民,不能光让朝鲜人民过上社会主义幸福生活(半边红),要扫除韩国的“半边黑”,让韩国人民也过上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我们打仗的目的就是要让朝鲜半岛“一片红”!

这在1990年代还是可以说说。而到了21世纪,就愈来愈显得荒唐可笑,说只能招人唾骂!

如今的朝鲜人民在封建世袭专制独裁的统治下,过着朝不保夕、暗无天日的生活。朝鲜的先军政治、发展核武政策,把国家搞成了经济衰退、民不聊生、血腥恐怖的地狱,联合国多次予以谴责,常年予以制裁,成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无赖国家”,已经到了“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地步。此难道是志愿军当年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的“半边红”“成果”吗?

当年我们用生命和热血急于消灭的“半边黑”韩国,被美国冒死救了回来,现在竟成了民主自由富裕的强国,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是早已腾飞的“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人民过着自由幸福、具有尊严、生机勃勃的生活。当年志愿军舍生忘死要消灭人家,可是人家在美国的帮助下过上了天堂般的生活。

现在已经信息时代,中学语文教师信息灵通,视野开阔,知识渊博。他们备课讲课,根本不会局限于陈旧的教学参考资料。当他们一旦他们掌握了历史真相,他们在课堂上讲解魏巍这篇文章时,必然心虚气短,疑虑重重,怎么会慷慨激昂地宣扬志愿军战士牺牲精神的伟大意义?说真话,会和课文的主旨发生冲突;说假话,良心上又过不去。课还怎么上?

第二,“作者其人”也让教育界又陷入巨大的困惑之中

中学语文教师在讲课文时,一般都要讲“作者其人”“作者简介”等,通过“知人论世”“文如其人”更加透彻地理解课文。作者魏巍之前的历史当然没有问题:部队文艺战士,著名作家,著有大量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尤其《谁是最可爱的人》,可以说红遍全国,堪称“无产阶级革命作家”。但是,谁能想到,改革开放以后,这位才华横溢、大受欢迎的著名作家,竟然深陷“极左”泥潭而不能自拔,变成了与党和政府势不两立的死对头!

1980年以来,国家根据当时贫穷落后封闭锁国的状况,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很快就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农村实行包产到户政策,一下子解决了过去30多年解决不了的温饱问题,并由此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是,魏巍对此却极力反对。他到处写文章、发言论,认为现在是“历史大倒退”,是“资本主义卷土重来,重新将工人阶级和一切劳动者抓在它的血手中,使人民再度回到黑暗!”魏巍对现在社会的发展变化竟然忧心忡忡:“近20年来的变化,可怕呀!几乎回到我少年时代经历的两极分化、贫富对立的旧社会了。看看周围,人民确实是在吃二遍苦,受二茬罪。这在我的情感上引起的震动、痛苦和不安是难以想象的。”由此他认为,毛主席发动的文化大革命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现在的中国,除了保留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怪名外,基本上被资本的黑手复辟了。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再来一次文化大革命,重新组织革命队伍,进行艰巨斗争,继续走社会主义道路。魏巍不仅在舆论阵地上大造极左舆论,而且把矛头对准党中央。多次参加各种集会,痛批改革开放政策,呼唤再来一次文革。在一次极左聚会上,魏巍竟然高呼口号:“毛泽东思想万岁!打倒腐败堕落的政府!”在延安的一次聚会上,他们竟然表示要开展武装斗争,推翻现行统治!魏巍的倒行逆施,不仅让绝大多数老百姓感到惊异和不满,更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震怒和批判。后来,魏巍主办的极左杂志《中流》被勒令停办,魏巍的行动和言论自由也受到了限制。他的名作《谁是最可爱的人》于2007年从中学课文撤销。魏巍于2008年在病床上抑郁而终。

我们该怎样看待魏巍晚年的狂热极左行为?首先可以肯定地说,魏巍的一系列极左言行,是脱离实际,违背人心,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很危险的举动。在他看来,农村不应该实行包产到户,还应当搞人民公社集体化;城镇企业也不能承包,不能搞物质刺激,利润挂帅,还应当吃大锅饭,让国家包起来;那些个体经营、自由竞争、市场经济都应该统统取消,而应当实行以前的计划经济,票证供应;国家还应当以阶级斗争为纲,将四类分子、右派分子的帽子还戴上去,压倒社会的最底层……按照他的治国理念,中国历史必然要倒退30年,劳动人民必然要退回到贫穷落后、封闭僵化、忍饥挨饿的时代。

魏巍为什么和人民愿望和需要格格不入,甚至背道而驰?根本原因,还是他的主观偏见,脱离实际。

魏巍直到去世,依然坚持自己的极左立场。弥留之际,竟然告诫泪流满面的小孙子:“继续革命,永不投降!”意谓要坚持走文化大革命的道路!顽固不化、至死不渝的极左精神令人可叹可笑!

当然,要认识到位,需要时间,居说,在他追悼会上竟然有人打出横幅:“最可爱的人,永垂不朽;”

第三,《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主题先行的产物

《谁是最可爱的人》发表于1951年。《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一切文艺作品都要求“为人民服务,我政治服务”。在两为影响下,作家要想写出真实客观的优秀子品牌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这个要求有点过高。

可以预言,随着时代的进步,还将有作品从教材中下架。《谁是最可爱的人》从中学教材中下架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的进步。

来源公众号:剑挑飞雪


▼点击“阅读原文”,打赏“萝卜精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