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Bert时代的创新:Bert应用模式比较及其它

张俊林 AINLP 2019-12-18

作者:新浪微博资深算法专家张俊林博士

知乎专栏:深度学习前沿笔记

本文已获授权,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直达:

https://zhuanlan.zhihu.com/p/65470719




最近两个月,我比较关注Bert的领域应用现状,以及Bert存在哪些问题及对应的解决方案。于是,收集了不少相关论文,正在梳理这两个问题,并形成了两篇文章。这部分内容本来是第一篇“应用篇”的一部分,后来发现文章实在太长,于是从介绍Bert领域应用现状的文章中剥离出来。本部分涉及具体技术较少,比较务虚,所以单独抽出来了,主题也比较散。所讲纯属个人思考,眼光有限,错误难免,谨慎参考。

鱼与熊掌:Bert应用模式比较与选择

我们知道,ELMO/GPT/Bert这几个自然语言预训练模型给NLP带来了方向性的指引,一般在应用这些预训练模型的时候,采取两阶段策略:首先是利用通用语言模型任务,采用自监督学习方法,选择某个具体的特征抽取器来学习预训练模型;第二个阶段,则针对手头的具体监督学习任务,采取特征集成或者Fine-tuning的应用模式,表达清楚自己到底想要Bert干什么,然后就可以高效地解决手头的问题和任务了。

关于Bert大的应用框架如此,但是,其实有几个悬而未决的应用模式问题并没有探讨清楚,比如以下两个问题,它们的答案是什么?首先搞清楚这些问题其实是很重要的,因为这对于后续的Bert领域应用起到了明确的指导作用。哪两个问题呢?

问题一:下游任务在利用预训练模型的时候,有两种可能的选择:特征集成(Feature Ensemble)或者微调(Fine-tuning)模式。那么对于Bert应用来说,这两种模式,到底哪种应用效果更好呢?还是说两者效果其实差不多?这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如果有明确答案,那么在做应用的时候,可以直接选择那个较好的方案。

我们知道,ELMO在下游任务使用预训练模型的时候,采用的是特征集成的方式:就是说把当前要判断的输入句子,走一遍ELMO预训练好的的双层双向LSTM网络,然后把每个输入单词对应位置的高层LSTM激活embedding(或者输入单词对应位置的若干层embedding进行加权求和),作为下游任务单词对应的输入。这是一种典型的应用预训练模型的方法,更侧重于单词的上下文特征表达方面。

GPT和Bert则采取了另外一种应用模式:Fine-tuning。意思是:在获得了预训练模型以及对应的网络结构(Transformer)后,第二个阶段仍然采用与预训练过程相同的网络结构,拿出手头任务的部分训练数据,直接在这个网络上进行模型训练,以针对性地修正预训练阶段获得的网络参数,一般这个阶段被称为Fine-tuning。这是另外一种典型的应用模式。

当然,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只要有了预训练模型,应用模式是可选的。其实ELMO也可以改造成Fine-tuning的模式,GPT和Bert同样也可以改造成特征集成的应用模式。 那么,这两种应用模式对应用来说,有效果方面的差异吗?

有篇论文专门探讨了这个问题,论文的名字是:“To Tune or Not to Tune? Adapting Pre-trained Representations to Diverse Tasks”,这篇论文还是挺有意思的,有时间的同学可以仔细看看。


它的目的是对比ELMO和Bert的上述两种应用模式的差异,希望得出到底哪种模式更适合下游任务的结论。它使用了7种不同的NLP任务来评估,如果归纳一下实验结果(参考上图),可以看出这个问题的结论如下:对于ELMO来说,特征集成的应用方式,在不同数据集合下,效果稳定地优于Fine-tuning;而Bert的结论正好相反,Fine-tuning应用模式的效果,在大部分任务中与特征集成模式效果相当或者稍好些,但是对于sentence pair句子对匹配类的任务,则Fine-tuning效果明显好于特征集成的方式。这可能是因为Bert在预训练的过程中包含Next Sentence Prediction任务,考虑到了句间关系问题,所以和下游的sentence pair任务比较匹配导致的。

另外还有一个证据。清华大学最近有篇论文(Understanding the Behaviors of BERT in Ranking),尽管它的主题不是专门探讨上述问题的,但是有组相关的实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所以我把那篇论文的结论也列在这里。它的结论是:对于比如QA这种句子匹配类问题,如果仅仅把Bert作为特征表达工具,也就是说,Bert的输入侧只是单独输入Question或者单独输入Passage,取出Bert高层的[CLS]标记作为Question或者Passage的语义表示;这种应用方式,效果远不如在Bert端同时输入Question和Passage,意思是让Transformer自己去做Question和Passage的匹配过程,应用效果会更好,而且两者效果相差甚远。这从侧面说明了:在QA任务中,Fine-tuning模式效果是要远好于特征集成模式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起码对于句子匹配类任务,Fine-tuning这种应用模式效果是要远好于特征集成那种特征表示应用模式的。当然,因为没有看到更多的工作来对两种模式做对比,所以谨慎的做法是:仅仅把这个结论限制在句子对匹配任务上,其它非句子对匹配任务目前并没有特别明确的结论,这块值得通过更多实验继续深入摸索一下。

Bert的原始论文,也简单对比了下两种模式,我印象是Fine-tuning模式要略优于特征集成模式。

综合上述三个工作,我觉得目前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句子匹配类任务,或者说是输入由多个不同组成部分构成的NLP任务,那么在应用Bert的时候,采用Fine-tuning效果是要明显好于特征集成模式的。所以遇到这种类型的任务,你不用犹豫,直接上Fine-tuning没有大错。而对于其它类型的任务,在应用Bert的时候,Fine-tuning模式要稍好于特征集成模式,或者两者效果差不多。

再简练点的话,结论是:对于Bert应用,安全稳妥的做法是,建议采取Fine-tuning的模式,而不是特征集成的模式。


问题二:假设我们选定了Fine-tuning的应用模式,在标准的Bert的Fine-tuning过程或应用中的推断过程中,一般而言,分类层的输入信息来自于Bert的Transformer特征抽取器的最高层输出。我们知道,Transformer Base版本是有12层的,一种直观感觉有意义的想法是:也许不仅仅最高层的Transformer包含有效的分类特征信息,底下的11层Transformer中间层,可能编码了输入句子的不同抽象粒度的特征信息。那么,如果我们在分类前,通过一定方式把每个单词对应的Transformer的多层中间层的响应值集成起来,在这个集成好的特征基础上,上接分类层,从直觉上感觉应该是有效的,因为感觉好像融入多层特征后,信息更丰富一些。



那么事实到底如何呢?这种集成多层特征的模式,与只使用Transformer最高层特征的使用模式,到底哪个效果更好呢?这个问题其实也挺有意思。



清华大学那篇论文:Understanding the Behaviors of BERT in Ranking。其实主要可以用来回答上面这个问题。它在分类层之前,采用了几种不同的特征集成方式,并对比了在QA任务上的性能差异。如果进行归纳,结论如下:直接使用Bert输入的第一个起始标记[CLS]对应位置的最高层Transformer的Embedding作为分类层的输入,以此作为文本匹配特征表示,既简洁效果又最好。其它的几个对比方案,包括集成最高层Transformer各个单词的embedding,或者集成不同层Transformer的响应值,或者更复杂的方案,效果是不如这种最简单的方案的(参考上图,一个数据集合中Only高层特征明显占优,另外一个两者效果相近)。我觉得,这说明了:对于句子对匹配任务,这个[CLS]标记已经编码了足够多的句子匹配所需要的特征信息,所以不再需要额外的特征进行补充。

当然,上述实验结果的结论,还仅仅局限在QA任务上,我估计顶多能扩充到句子对匹配类任务上。至于NLP其它类型任务,比如单句分类或者序列标注任务,还需要额外的证据说明或进行比较分析。




关于序列标注任务,有篇论文:“Multi-Head Multi-Layer Attention to Deep Language Representations for Grammatical Error Detection”是用来验证这两种模式不同效果的,它做的是语法错误检测任务,这是一种序列标注任务,也就是说,每个输入单词都需要对应一个分类结果输出。它提出了的实验结果证明了:在这个任务中,与只使用最高层特征模式相比,集成多层特征的具体方式对效果有影响,如果在集成各层特征的时候,把每层特征的重要性看作是相同的(取均值),那么效果跟只使用最高层特征比,不同数据集合下效果有好有坏,总体看差不太多或者稍微好点。如果加入Attention来自适应的学习每层特征的权重,那么效果稳定地好于只使用高层特征的模式。这说明:在序列标注任务中,倾向于选择多层特征融合的应用模式。

我们去年在用Bert改进微博打标签(文本分类任务)应用的时候,也尝试过集成不同层的embedding特征,当时测试对于应用效果的F1数值有大约不到2个百分点的提升(相对仅使用Bert最高层特征的方法)。不过除此外,我还没看到有其它发表工作说明这个问题。

所以,我觉得关于这个问题,目前的结论貌似可以这样下:对于句子匹配等多输入的NLP任务,直接使用Bert高层的[CLS]标记作为输出的信息基础,这是效果最好的,也是最简单的模式。对于序列标注类任务,可能多层特征融合更适合应用场景,但是在融合各层特征时,要做细致些。对于单句分类等其它任务,因为没有更多的工作或者实验来说明这个问题,所以尚未能下明确的结论,这块还需要后续更多的验证工作。我的预感是,这可能跟任务类型有关,不同类型的任务可能结论不太一样,背后可能有更深层的原因在起作用。

困境与希望:Bert到底给NLP领域带来了什么

毫无疑问,Bert是NLP领域的极为重大的技术进展,在我看来,Bert的重要性,很可能比把深度学习引入NLP领域这种研究模式转换的进展重要性都要高,因为DL刚引进NLP的时候,说实话,效果跟传统模型相比,并没有体现出明显优势。但是Bert的效果之好,出人意料,它完全可以跟CV领域以Resnet为代表的Skip Connection相比,属于深度学习在两个不同领域的熠熠夺目双子星。

尽管后面才会提,但是这里可以一句话归纳一下:从NLP各个领域的应用效果可以看出,在使用了Bert后,在很多领域,指标一般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不同领域情况不同,不少领域有大幅度地增长,很多领域有30%甚至100%的提升。这些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按理说,这说明Bert的技术突破给NLP研究与应用带来了很大希望,同时指明了发展方向:就是通过预训练的模式,充分使用大量的无标注语言数据,利用自监督模型,发挥Transformer特征吸收能力强的特点,来对语言知识进行特征编码。用这些知识来促进很多下游NLP任务的效果,以弥补有监督任务往往训练数据规模不够大,无法充分编码语言知识的困境。

既然前途如此光明,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只讲希望与方向,对于所谓的“困境”,貌似没什么可谈的。其实不然,世间事都是人做出来的,如果我们的思考对象是身处其中的研发人员,则对于很多局中人,有着显而易见的困境或者说是困扰。这体现了另外一种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这个距离有多远?相信有一定生活阅历的人都理解,答案是:与天海之间的距离是一样的,在站在海边的人眼里,远看无限近,近看无穷远。这正像,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活出“美丽的外表,有趣的灵魂”,但是活着活着,在生活的重力挤压下,活成了“有趣的外表,美丽的灵魂”,甚至,可能连美丽的灵魂都已蒙尘。

最近感概有点多,说远了,跑回来。

那么,对于很多局中人,Bert的出现带来的困扰是什么呢?

现在很多证据表明:直接简单应用Bert,往往就会对很多任务的指标有大幅度地提升。在Bert出来之前,我相信有很多人,在绞尽脑汁地尝试着各种不同的NLP改进方法,也许思路各异,但是能够像Bert这样直接对应用有这么高幅度提升的方法,我相信这种方法应该基本没有。否则,现在大家看到的,除了Bert外,应该有另外一个“模型震惊部”推出的新模型,但是骨感的现实是,并没有,所以我这个假设看上去并没什么大毛病。

顺着这个假设推理下去,这又说明什么呢?说明了有大量怀胎十月哇哇坠地甚至还刚受孕的NLP论文,因为Bert的出现,它们已经没有出生的必要了。“从来只见新人笑,有谁记得旧人哭”。刚看到Bert论文的时候,我的耳边仿佛传来很多无奈的苦笑声,而这笑声,应该来自于这些技术创新的发明者。

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Bert的出现,快速拉高了很多NLP应用领域的Benchmark或者对比baseline,所以会引发一个对很多NLP领域研究者,尤其是憋论文的研究生的一个现实的问题。什么问题?就是在一夜之间大幅提升的基线方法高压下,如果不在Bert的基础上进行方法创新,那么提出一种效果要好于Bert效果的新方法,概率是非常低的。这意味着有了Bert后,创新难度大大增加了,这对于应用人员没什么,对于有创新要求的人来说,门槛变高了。

你会反问:为什么将Bert作为对比参照系,原先的方法就失灵了呢?我可以在Bert基础上,再套用我原先想的办法来创新吗不是?当然,不排除有些点子具备不管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的成功可能性,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方法,我相信这条路是走不通的。为什么?因为很可能你憋了半年的那个方法产生的一点收益,已经被Bert自身带来的收益覆盖或者吃掉了。意思是说,如果没有Bert,你的改进可能看着还算有些效果,但是你想叠加到Bert上,既想吃到Bert带来的技术红利,又能体现你方法的优点,这个良好愿望,实现的概率,是很低的。如果你还这么乐观地想这个问题,那么,我觉得你该定个闹钟早点叫醒自己了。看到这,你体会到我上面说的理想和现实的距离问题了吗?

不过话说回来,创新难度增加,看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了。其实从领域长远发展来看,是有好处的。好处是:也不局限于NLP领域,大多数AI领域的98%以上的所谓创新,如果把眼光放长远,是没有太大价值的。怎么判断?再过几年不会被人提起的创新,都属于这种。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Bert的出现,会逼迫从业者不要浪费时间在这些没有什么长远领域价值的点子上,而逼迫你去解决那些真正有价值的问题。没有Bert的时候,只能靠自觉或者研究品味来做到这一点,有了Bert,你就不能不这么做了。从这点讲,出现突破模型,对于领域人力资源的投入优化配置,是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的。所以很多事情,看你是站在什么角度去看的,不同的角度,可能得出相反的结论。

不过,我想,除了上面观察角度各异结论会不同的判断外,Bert确实可能存在一个坏处:很多非常新的想法,在刚提出来的时候,效果可能并不能达到类似Bert这种碾压效果,甚至效果不太明显,需要后面有个灵机一动的改进,让它的效果发挥出来。但是面临Bert的高基线,很可能很多具备高潜力的点子,根本发表不出来。意味着Bert这堵高墙,可能遮蔽了很多低垂灌木的阳光,使得它们还没长大就夭折了。这是Bert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

另外一个容易让人感到无奈的事实是:Bert的出现预示着,使用Transformer这种重模型,利用几乎无穷多的自然语言文本资源进行自监督训练,这条路看样子是能走通的,而这是一条通向NLP之峰的阳关大道。但是复杂模型加上超量数据,也预示着要想沿着这条路线继续往后走,在预训练阶段,对机器资源的消耗非常之大,这种金钱游戏,不是你我这种NLP届的穷人们玩的起的。这就像什么呢?打个比方,漫威电影里的超级英雄们,各个身手非凡,但是如果追究下他们超能力的来源问题,就上升到阶级问题了,所谓“富人靠科技,穷人靠变异”,这句力透屏幕的扎心总结,透着浓浓的马克思主义的气息。换成Bert时代,那就是 “富人靠机器,穷人靠运气”。各位还请检查下银行卡余额,对号入座。

不过话说回来,有些事,接受事实就好,不要想太多,想太多,除了苦恼,什么也得不到。虽说世事本多无奈,但我们要永保赤子之心,毕竟无奈着无奈着……..慢慢你也就习惯了……..


路在何方:Bert时代的可能NLP创新路径

上面既然谈到了可能的困境与希望,不妨再进一步深入思考一下:对于有创新要求的局中人,在Bert时代,未来可以选择怎样的创新路径呢?这个问题其实还是很重要的。

以我的私见,将来能走的路有几条,各自难度不同,我来列一列,你可以衡量看看你打算怎么走。再次强调,纯属个人意见,谨慎参考。

第一条路是条康庄大道。就是说,在完全不依赖Bert的基础上,提出一个与Bert效果相当或者更好的新模型或新方法。这绝对是条金光闪闪的正路,但是,走通的概率有多大你自己自我评估一下。当然,私心里,我本人是特别赞成没有各种短期压力,无论是创新成果压力还是经济压力,的同志走这条路的。也对能选择走上这条路的同志表示敬意,能选这条路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我相信,一定会有人会坚定不移地选择这条路。

这条路拼的是对领域的认识深刻程度,速度不关键。

第二条路,不考虑模型创新,可以利用Bert预训练模型,直接去做各种应用,以实证Bert在各种领域是有效果的。当然,在应用Bert的时候,也可能适应领域应用特点,做出些模型的改动,但是无疑这种改进不会大。这是一条相对好走的路,好走的路走的人自然就会多,所以这条路拼的是谁的速度快。目前大量Bert的后续工作属于这一种,这很正常。后面应用篇文章总结的也是这一类的工作。

第三条路,通过各种偏实验性的研究,以更深入地了解Bert的特性,其实我们目前并没有对Bert及Transformer有很深刻的了解,而我们目前也非常急迫地需要做到这一点。如果我们能够对它们加深了解,这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对Bert进一步做较大的改进,改起来会更有针对性。而且只有了解了Bert的本质特性,才有可能抛开Bert,提出更好的全新的模型。这条路其实也不算难走,但是做的人感觉不太多。我倒是建议有心的同学多想想这条路。

第四条路,直接改进Bert模型。针对Bert目前还做得不太好的地方,改进优化它,或者改造使得它能够适用更广的应用范围。这条路是比较务实且有可能作出比较重要创新的一条路。目前很多Bert后续工作也集中在这里。这里的创新难度要求方差较大,有些会比较常规,有些问题则需要巧思。目前这块的工作也相对多,后面“Bert改进篇”文章主要集中在这块。

第五条路,想出那些在Bert基础之上,又看上去与Bert无关的改进,期待新技术叠加到Bert上去之后,新方法仍然有效。就是说它的技术红利点和Bert的技术红利点不重合,那么可以产生累计叠加红利,这也是一条较好的路,应该也能走得通,当然肯定也不太好走。

第六条路,找Bert做不好的任务或应用领域,就是说Bert的优点在这个领域里发挥不出来,既然Bert没法侵入该领域,所以对于常规的技术创新并没有什么阻碍或影响。如果选择这条路,你的首要任务是找出这些领域。而且,在这些领域里面,参考Bert的基本思想,是很有可能引入大的改进模型的。


还有其它可能走的路吗?貌似不多了吧。好了,上面的路有好走的,也有荆棘密布的,您可以在上面的可能options中选一条,然后坚定地走下去。祝好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