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有趣是文化类综艺的正途

2017-07-07 V 脸社长 V脸社长


谈到网络综艺,映入你脑海的都是什么样的节目?


是大型的奇葩论战?还是实打实的狼人杀实况?


是要拜托冰箱,还是拜托衣橱?


是想约明星?还是和偶像作战?


……


在这五花八门、品类繁多的网络综艺世界里,社长一直关注着一股清流——《圆桌派》。


一个简单的茶室,聚会三五好友,点一炉香,沏一壶茶,上可谈文考古,下可话俗论今,左可谈科技右可聊音乐,本来以为是窦文涛和几位常上《锵锵三人行》的嘉宾开辟的另一块话题阵地而已,没想到却是一档『接地气』的文化节目。


几位嘉宾卸下了在《锵锵三人行》中的那种严肃和紧迫感,体现出一种松驰且浪漫的气息,显的更加生活,也更有趣味性。


他们不再像之前那样只讨论时下热门话题,而仿佛是很随意的选择一个词语或者说主题来发散,邀请的嘉宾,有常上《锵锵三人行》的:梁文道、许子东、孟广美、马未都……


也有根据主题请的嘉宾:陈晓卿、柯蓝、袁硕(河森堡)、阎焰……


他们聊的话题也相当丰富,第一季的时候他们的选题还有点自上而下的感觉,聊的是中国人的美国梦?我们为什么喜欢八卦?音乐品位、母女关系,出轨问题等。


第二季他们的选题和谈话方向就更加『亲民』了,社长觉得这才更加符合『圆桌』这个概念。


『圆桌会议』是以平等对话为基础的会议,而《圆桌派》中的『圆桌』应该就是取此『圆桌』之意。


如果选题太过拔高,把所有的文化都装在高大上的盒子里,那就离『民』太远,成为了一个只有文化人或者读书人才看的下去的节目,就有违这个节目起这个名字的本意,所以在社长看来,第二季的整体气氛比第一季要更贴合节目主旨。


看的出来,第二季的话题是自下而上的选择,这可能和听取网友建议来选题有关,他们聊到租房、聊到品位、聊到 AI……


其实现在的文化类、读书类等文化节目很多,大多做的过于小众,有只宣不讲的、只讲不议的,只议不论的,把格局做的很小,受众就更小了,最终就变成了『只有少数文化人才看的文化类节目』,不再符合文化类综艺的根本目的。


而《圆桌派》的特别之处在于——


它有宣扬平等与多元的观点,让嘉宾畅所欲言;


:会请与主题相关的人士来讲解一些与主题有关且相对有深度的知识与见解;


:不同的嘉宾表达出不同的看法,并且讨论它;


:嘉宾之间的互动,总会有很多思想的碰撞并产生新的观点。


拿第二季讨论睡眠的那一期来说,他们从『失眠』开始,聊到了打卡,从打卡聊到了很多不合理的制度和习惯;


从不同的睡眠观发散出了一种通透的人生观。含金量很高,也很有趣。


再比如关于租房的话题,说起中国人的买房观念,聊到现在年轻人为了买房赔了青春;


因为买房承受着突破底线的代价;


为了买房什么也不敢做、什么也不敢说,甚至什么也不敢想。


其实『文化』类的东西很多元,历史的、地理的、博物的,饮食文化也是文化,如此多的品类,只要用合理且有趣的方式表现出来,明明可以相当有趣的,为什么大多数节目,一打上『文化』的标签就不得不小众了呢?


这和很多文化类节目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与观众的距离感有关,这种距离感可能会让节目显的很有格调,很有品位,但也疏远了目标观众,当然也就不那么有趣了。


而窦文涛就是一个很妙的人,作为一个主持人,他自诩俗人、糙人,但其实在节目中,他所表达出来的一些观点却并不俗。


比如他在聊品位的那期节目谈到癖好时,引用了明代文人张岱的名句: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听起来还是很有学问的吧,结果他话锋一转便又说道:后一句的意思是说人要没有瑕疵,不可跟他深交,因为他没有真气,你看我这浑身瑕疵,全身都是真气。一个很不接地气的话题立刻就变的接地气起来了。


这个节目就是这样一个人主导的文化谈话类节目,他总是能把看起来生涩难懂的内容聊的生动有趣,并且非常巧妙的中合了各种不同气质和气场的文化人,让他们相谈甚欢,这事儿看起来简单,但其实在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中,这已经是相当不俗的能力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