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习近平:推进人才的对外开放”
“我们发言时,习近平主席拿出自己的本子记笔记,看上去已经用过一半,我们5个人发言,他应该又记了几页。这个很特别,他在认真听,也在自己消化,在做准备。”美籍专家计葵生(Geagory Dean Gibb)5月22日在上海参加了外国专家座谈会,并作为5位发言外国专家之一和国家主席习近平面对面地交流。他目前在平安集团的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
当天下午,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上海峰会后,在上海召开外国专家座谈会,同50名在沪外国专家座谈。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认真听取了5位外国专家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建议。习近平开放的态度、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各位与会外国专家的一致反映。
外国专家在座谈会上发言
这是习近平第二次会见在华外国专家。第一次是在2012年12月5日,习近平在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在北京会见了20位在华工作外国专家。
做学习型大国 推进人才的对外开放
习近平强调,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不论发展到什么水平都虚心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不断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
习近平指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好比不同色彩的搭配,在纵横交错、明暗强弱的各式组合之中,新的画面和景色就会出现。他还引用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中西文化之比较》的名言,“不同文化的接触曾是人类进步的路标。希腊曾经向埃及学习,罗马曾经向希腊学习,阿拉伯人曾经向罗马帝国学习,中世纪的欧洲曾经向阿拉伯人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曾经向拜占庭学习。在那些情形之下,常常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
“这种开放的精神和谦虚、学习的态度令人鼓舞。”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全球策略执行总监奈斯安(Annette D.S.M. Nijs)说。她来自荷兰,曾任荷兰教育、文化及科技大臣,今年3月,习近平访欧时,她就曾与习主席见面。这次座谈会开始前,习近平主席在与她的交谈中同各位专家一起步入会场。
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历来有“尚贤爱才”的传统美德,他不仅简单回顾了中国在唐、明、清等时代对外交流和引进国外人才的历史,还以上海改革开放的历程突出了引进人才的重要性。他说,上海发展取得这样的成就,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高度重视人才,特别是重视海外的人才。
习近平引经据典的讲解,引起了各位专家极大的兴趣,奈斯安说:“我喜欢他用了很多的古语、成语,比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用古语来解释现代的改革开放,非常有意思。我在发言中也引用了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我们不能用制造问题时的思维来解决问题’作为结尾,习近平主席很欣赏我的这句结尾语,他说对最后一句印象深刻。”
习近平指出,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所带来的商品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文化流,如长江之水,挡也挡不住。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对外开放要着眼于人、着力于人,推动人们在眼界上、思想上、知识上、技术上走向开放,通过学习和应用世界先进知识和技术,进而不断把整个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
习近平表示,中国改革现在进入了一个攻坚期和深水期,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无论常住中国,还是常来常往,固定工作还是兼职,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在大力培养国内创新人才的同时,更加积极主动地引进国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热忱欢迎外国专家和优秀人才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
“这种开放的态度令我印象深刻,中国欢迎人才以各种方式来中国,长期的、短期的,一次性的或是多次频繁的。”奈斯安说。
计葵生认为,习近平主席对人才的定义有深入的了解:“把多元的文化放在一起 就是互相了解与学习。不管是中国人走出去,还是外国人进来。诺奖获得者莱格特教授讲到除了科学,还要重视社会科学,学科交叉,习近平也认可这一点。”
中国商飞特聘专家、美国籍航空工程专家鲍盼麒(Patrick Power)说:“中国如何吸引航空工业的国际人才,我认为最难的是找到正确、合适的人。航空人才都就职于各大飞机制造商,寻找工作的人并不多,所以这是最大的问题,可用的人才资源有限。波音、空客的项目周期大约是10年,航空工程师通常会从项目的最开始就开始参与。但对于一个航空工程师来说,与换一家公司比起来,来中国工作是完全不同的事,会像是探险一样,所以一定要多做招聘广告。”习近平表示对商飞引进的人才团队为大飞机事业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在座谈会后的第二天,还考察了商飞设计研发中心,表示“一定要把国产大飞机搞上去”。
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
莱格特(Anthony J. Leggett)教授是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目前在上海交通大学担任讲席教授,他在发言中还提出,如果中国将吸引国外专家的范围扩大到吸引背景各异、非华人人才,那么为这些专家提供更有力的支持至关重要,具体包括科研启动经费、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
习近平主席回应说,如何吸引更广泛的人才,目前还有一些制约因素,包括文化的、习俗的,和一些现实政策,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研究一些更适应我们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有关政策。
如何为引进的人才解决后顾之忧,奈斯安建议中国的城市可以考虑效法新加坡、温哥华以及开普敦等城市加入“国际地区基准协会”,该协会由一批城市政府组成,她认为这是一个吸引国外人才的全球性最佳实践平台。
习近平强调,外国专家主管部门要继续完善外国人才引进体制机制,切实保护知识产权,让有志于来华发展的外国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用人单位要发挥主体作用,所提供的平台要更能使其实现个人事业,要和国际上的一些平台作比较,借鉴其优点设计自己的平台。
吸引力VS短板
德国病毒学专家艾德铭(Ralf Altmeyer)目前担任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外方所长,他说:“美国对很多国家的人都极具吸引力。就我所在的领域,这种吸引力不仅是因为学术水平高,还因为外来人可以很快地融入当地社会,其他国家可能不能这么快地融入,因为面临语言、文化等差异。通过这次会,我能感到中国会更加开放。虽然目前还有一些不便,但我相信好的改变会很快实现。”诺贝尔奖得主莱格特则认为,自由、宽松、推崇新想法的学术氛围至关重要。
中国城市对外籍人才的吸引力和短板到底在哪儿?“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已经连续4年对此进行调研。正如奈斯安所说,中国机会、事业的舞台可能是中国魅力所在之一,“预计在未来十年,全球30%的经济增长将来自中国;几乎所有非中国本土的《财富》世界500强公司都已在中国设有创新中心”。而雾霾等环境因素则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外界对中国的了解不够,也是一个影响因素。艾德铭说:“中国现今科研体系的实际情况和国际科学家在国外所理解的情况存在一个巨大的差异。不了解中国的外国人认为这个系统很难理解,认为很难在其中长远发展。我们经常听到‘知识产权在中国并没有很好的保护’此类的误解。但依据我们在上海巴斯德所的经验,实际情况远比海外媒体报道的更好、更专业。”
习近平对这一点也深有体会,他希望外界全面客观地看待中国,他也希望各位外国专家继续当好中外交流合作的民间大使,以所闻所见向自己的国家介绍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习近平主席希望我们向世界介绍中国,不仅是说中国有多美,也要说我们在中国真正看到的。这是非常开放的,不仅说好的,也要说那些有待提高的,这也让我很受鼓舞。”奈斯安说。
良药与忠言
座谈会上,习近平认真听取了5位外国专家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建议。他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比喻各位专家指出的建议。
会上,计葵生提出金融改革和创新需要勇气和包容,“10项创新中可能失败1项,不能因为1项失败就停滞不前,关键是如何保持好平衡;对于监管,要划出风险底线以保证社会安全,同时允许试错。”
习近平在担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时候,就曾积极争取上海在金融方面的先行先试权。听完计葵生的发言后,他对此表示肯定,我们要掌握一种平衡,创新与继承的平衡,宽容失败和不容许犯重大的颠覆性错误的平衡;中国既要推动改革,但改革又不能是休克式的。中国的很多事情都采取试行,在某一个点上试验成功以后,稳妥了再在全国推广。“座谈会结束后,习近平和专家一一握手送别,和我握手时,他还特意说,金融创新啊,你帮我们多想一想。”计葵生说。座谈会后第二天,习近平考察了上海自贸区。
专家发言结束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希望外国专家继续关心、支持、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为中国改革发展建言献策。外国专家对中国改革发展的见解、辨析、意见,甚至不留情面的批评,有利于我们正视自身的问题、解决面临的难题。
由于座谈会时间有限,更多的外国专家没有机会发言,他们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建议将以书面形式整理后呈送国务院,这一途径就是国家外国专家局的外国专家建议。2012年,根据外国专家的提议和国家领导人的指示,国家外国专家局组建了外国专家建议咨询委员会,定期上报外国专家建议。两年间,近百名中外专家参与建言的撰写和讨论,向国家领导人呈报了书面建言16篇,涉及生态保护、教育、医疗卫生、粮食安全等领域,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