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莱顿:生活在别处
《中国日报》高级编辑约翰·莱顿(左)
他是一个地道的美国人。他编辑的新闻稿件曾获得过普利策新闻奖。他在事业如火如荼的时候离开众人心驰神往的美国。他在年逾花甲的时候选择来到中国。他用亲身经历向世人宣告:生活在别处。
在许多中国人还在对“美国梦”孜孜以求的时候,约翰·莱顿(John Lydon)带着另一种憧憬来到中国工作,那个时候他对中国几乎一无所知。在许多人满以为事业有成而肆意享受生活的时候,他放弃了美国这个报刊大国如鱼得水的工作,选择来到中国重新开始,那个时候他已经56岁。他曾沐浴加利福尼亚的阳光,他正穿梭于北京的大街小巷。他把每个人或许都幻想过的说走就走的旅行变成真实,他用他的故事讲述着,生活总有另一处风景。
文化差异让“乐谱”更迷人
约翰并非新闻科班出身。他曾就读于音乐理论专业,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约翰误打误撞进入了新闻行业,音乐赋予他的艺术血液和鉴赏能力却让他在这个陌生的领域迅速得心应手。
约翰说:“编辑一篇稿件就像谱曲,每个音符之间如何更加和谐、更加妙趣横生、更加引人入胜,文章也会因此行云流水,让人欲罢不能。”多年来,在中国生活带来的文化碰撞更让约翰对这项工作手到擒来。
直到踏入这个国度,约翰才知道中西方文化是如此不同。让约翰最为感到惊讶的是中国人的友好和开放程度超出了他的预料,“我本以为中国人会和美国人一样,交了朋友之后只会在公共场合见面,但中国的朋友要更友好一些,会常常邀请你到家里去。”约翰说。
约翰在不断适应异国生活的时候,也在不断被这种差异震撼。长久生活在一个地方,人的心和思维都难免会被禁锢,人们总是想当然地看待一些问题,解释一些疑惑,在约翰眼里,这是新闻人的一大忌。他在两个国家的辗转让他视野更加开阔,他看到了中国人自己的故事,真实的故事,西方人曾一度想当然给出评价的故事,这份真实让他的新闻报道更客观,更贴切,抑或像他所说的,文化差异让他的“乐谱”更迷人。
约翰·莱顿(右一)与团队在工作中
用“信任”引导团队
《中国日报》的雇员除了本土雇员外还有很多洋雇员,作为一个国际化团队中阅历丰富的资深成员,当被问及在中国的工作感受时,约翰表示他非常享受《中国日报》的工作环境。他觉得在中国做一名编辑,比在其他任何地方做一名编辑都要值得。
提到美国的新闻编辑室,约翰的表情显得有点无奈,眼神当中甚至透露出了一丝恐惧,他用了“可怕的”一词来形容以前的工作氛围。他说:“美国的新闻编辑室经常让人感觉不愉快,大家的火气都很大,同事之间互相咆哮司空见惯,甚至还扔东西,但是在《中国日报》,同事之间都很和善,并且彼此之间互相尊重,这儿的工作环境让人感到非常愉悦。”
约翰在中外团队的建设上也很有心得,他用了“信任”一词阐释出了他的团队建设经验。“信任你的搭档很重要,信任他们具备一定的能力、一定的专业素养、一定的天赋,你得与他们合作,你要信任他们的想法是对的,并且找到一种方式帮助他们开拓思路,最后共同完成任务。”约翰说道。虽然约翰的团队成员来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当被问及他所领导的团队是否存在冲突时,约翰显得很自信,他承认大家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意见,但他并不认为那是冲突,他多次强调了团队融洽的工作氛围以及同事之间的互相尊重和深厚友谊。
约翰·莱顿的采访观
约翰在《中国日报》经常会面试一些海外的求职者,这些求职者来自于不同国家,有的来自英国,有的来自爱尔兰,还有的来自澳洲,但是他们在面试中几乎都会问约翰一个相同的问题:“在中国工作会受到什么限制吗?”
每次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约翰都一头雾水,他不清楚那些海外求职者眼中所谓的“限制”具体是指什么,经过一番细问之后,约翰才明白他们所担心的是在中国做新闻报道会不会受到政府的干预。约翰每次都会斩钉截铁地告诉那些求职者:他在中国没有遭受到这样的限制,在中国做新闻与在美国做新闻是一样的。约翰说很多人都被自己的想象给束缚了,意识到自己想法的局限性很重要,要抛却那些想当然。
约翰发现美国报纸关于中国的很多观点都是美国人脑海中所固有的,中国的经历让他有机会了解到了真实的中国:中国的情况是什么样的,政府是如何运作的,中国人在做什么。他发现所有的这些都和他之前在美国接触到的报道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这对我来说也是一次成长,如果你们也到一个与自己文化相异的地方生活,你们也会感同身受。你们会意识到,你只是个人,是被周围文化束缚住的,当你有机会跳出自己的文化,你会收获一种不同的视野。”约翰说道。
“如果我们稍有不慎报道了有违公正的事,公众会失去对我们的信任。”约翰说,在中国的新闻中,对某些事情的处理是很直接的,比如腐败问题、犯罪问题,当人们发出指责的时候,中国媒体往往未等法庭审判就直接报道,在西方新闻甚至国际新闻中,处理类似的事件是相当谨慎的,主要是因为在美国或是英国等国家,如果媒体说怀疑某人做了某事的方式稍有不慎,就可能会被告上法庭,承担一定的经济损失。虽然中国的相关法律并不像西方那么严格,但是约翰表示《中国日报》目前也正在向这方面努力,“这并不是因为担心会被告上法庭,而是出于坚持公正的理念。”约翰说。
多年来,中国媒体的不实报道饱受诟病,在谈及这一问题时,约翰说:“中美报业人在追求新闻的真相上都是一样的,他们努力接近事实,尽力做到客观。”
在保证事实方面,约翰有着自己的一套做法,他说:“我们信任我们的记者,我们会询问他们的调查采访是否照顾到了每一个方面,每一个与之相关的人,这样尽力保证他们能了解到事情的真相。”约翰认为没有亲身体验往往会导致新闻报道与事实出现偏离,因为记者往往受到自己的观点和所处的环境的限制,“我认为读者需要认识到报道中的所谓事实只是记者眼中的事实,但这并不等同于真正的事实。近来我在看美国关于中国报道的时候,都会觉得文章中描述到的总是没有中国真正的情况这样完整。不能否认,他们在报道之时都带着正直和诚实,但总与事实有偏离,因为他们没有亲身的体验。”约翰说道。
作为一个在媒体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新闻人,约翰尤为重视读者的阅读体验,尽最大努力让自己编辑的文章做到易读易懂。要做到这一点,他强调新闻人在面对采访对象时一定要敢于问问题,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不断追问,务必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很多年轻的记者在与采访对象交谈时会表现得战战兢兢,特别是当采访对象是某个部长或是某个重量级人物时,他们对于采访对象的畏惧会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因此不敢追问。”约翰说道。约翰之所以发现年轻记者存在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他在编辑稿件时,发现年轻记者的稿件往往从字面上能够看懂,但就是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们只是照搬了采访对象的话,但是很多时候他们自己也没有理解这些话的含义,”他说道,“只有当你没有任何疑问,完全理解采访对象所说的话时,你才能够停止问问题,开始写稿。”
“中国激动人心”
“我不知道来到中国会怎样,但最终我的每一个期待都成真了,中国激动人心。”这是约翰对自己在中国这片正在向世界敞开国门的土地上的感慨。
用中国人的算法来说,约翰现年刚逾花甲。同龄中国人或许早已过上了含饴弄孙、日落而息的自由生活。与这个年龄段求安逸的人不同,他对新鲜事物的追求并没有停止在年龄线上。
约翰·莱顿曾经先后在《盐湖城论坛报》、《沃斯港明星电讯报》和《圣地亚哥联盟先驱报》担任发稿部主任,他手下的稿件秉承他用简单的话讲简单故事的原则,一直颇受读者欢迎。一个在普通读者看来复杂、尖锐如美国国会议员和军用供应咨询商勾结受贿的故事,在他手里可以变得简约易懂、脍炙人口,并一举夺得2006年普利策新闻奖,这在业内可称得上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然而高度发达的国家,便利的生活,充满成就感的工作,这一切对约翰来说似乎没有任何诱惑力。当他看到《中国日报》的一则招聘广告后,他放下对未知的恐惧,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在他眼里,中国是当代世界的中心,这里每时每刻上演的故事和发生的变化都让他着迷,激动人心。在他的描述中,加利福尼亚的阳光并没有洒进美国人的心里。相反,那里的人因循守旧,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他们不了解外界,甚至不想了解外界。约翰不愿让自己的儿子也一辈子活在自己的圈子里,他带着自己的梦想,带着他的家人,一起踏上了前往中国的奇幻旅程。
来到中国后,一砖一瓦都让他目不暇接,中国人的热情好客,同事的敬业友善,这都给身处异乡的约翰或多或少内心的安定。当然,生活在别处并非易事。丝毫不懂中文让约翰屡屡受挫,超市里的货品名称标签对于他来说都像摩尔斯密码一样难解,甚至于购买生活必需品这样一件小事都足够让他云里雾里好一阵。然而,一种渗透着东方魅力的文化让他完全庆幸于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