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民的申奥故事
出发
2 0 0 0年奥运会的申办城市最初有8个,进入1993年以后,塔什干、米兰、巴西利亚先后退出,参加最后角逐的是柏林、悉尼、曼彻斯特、北京、伊斯坦布尔5个城市。
就在竞争临近冲刺阶段的7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以人权问题为由反对让中国举办奥运会的决议。一个国家以国会议案的形式要求国际奥委会剥夺一个城市的申奥权,这在奥运的历史上还从无先例。9月1 4日,澳大利亚总理基廷访问美国,公开讲“不要让政治压倒了体育理想”,要国际奥委会不要选择北京。不久欧洲议会通过正式决议,同样打着人权旗号,反对将2000年奥运会举办权给北京。
就是在这一片鼓噪声中,以李岚清为首的北京申办城市代表团,登上飞赴摩纳哥公国蒙特卡洛的飞机,参加国际奥委会第101次全体会议。透过种种迹象,随团而行的吴建民,预感到在蒙特卡洛可能会有与西方记者“有备而来”围攻的对垒。
吴建民成为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的一员,是接替升任部长助理的李肇星。北京奥申委成立于1991年4月11日,执行主席是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常务副主席是何振梁、张百发这对亚运会的老搭档。
成为奥申委委员后,吴建民并没有介入过奥申委的工作,直到临前往蒙特卡洛,为了加强申奥的力量,奥申委在吴重远、丁维峻两位发言人之外,还要增加一位发言人,吴建民由此随团来到蒙特卡洛。
扭曲的报道
9月17日,也就是中国代表团到达的第二天,吴建民和吴重远在蒙特卡洛新闻中心举行了首次发布会。他们介绍了北京代表团的有关情况后,对“选择在北京举办奥运会是个坏主意”等言论,做了毫不客气的批评。
然而就在这一天下午,在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临召开之际,北京奥申委常务副主席何振梁突然收到萨马兰奇通过秘书送来的几则电讯稿。这些电讯由几家外国媒体从悉尼和蒙特卡洛分别发出,内容是他的老搭档张百发于8月31日在北京接受澳大利亚特别广播公司电视台采访时说:如果因美国国会的阻挠而使北京申办失败,中国将施以报复,抵制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
如同一颗火星落进了油桶,“中国要抵制亚特兰大奥运会”的新闻,使整个蒙特卡洛爆燃了。数家电视台一次一次地播放这条新闻,同时都加入了澳大利亚电视台采访时的一些镜头,以此来证明此新闻“言之有据”,绝非虚构。西方媒体记者抓住所谓“抵制”问题,频频向中国代表团发难。
事后经了解,张百发在8月31日确实接受过澳大利亚特别电视台的采访,但此时澳大利亚方面向外界大肆传播的采访内容,是经过了掐头去尾的制作。张百发在接受采访时先讲了一件事:有位美国朋友曾对他说,美国那样对付你们,你们完全有理由抵制亚特兰大奥运会。随后他对电视台记者表示:我们完全有理由对美国进行报复,但我们不会那样做,因为我们一贯支持奥林匹克运动。但就是“我们完全有理由对美国进行报复”一语,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背景下,被澳大利亚人特殊地处理了一下大肆传播后,使中国代表团在蒙特卡洛一下陷入极为不利的境地。”
中国代表团也随即举办记者招待会澄清事实,吴建民在会上明确表示:奥林匹克的精神是重在参与,即使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失败了,中国仍将参加利勒哈默尔冬奥会和亚特兰大奥运会。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与中国角逐申办的国家在打出“抵制”牌后,又大打起人权牌。在此后的媒体报道中,中国的人权状况成了热议的话题。当然,所谓中国承办奥运的条件不成熟,也是反对中国承办奥运的理由。
鉴于这样的情况,吴建民向代表团团长李岚清请示说:“我们能不能再召开一个记者招待会,我直接用外语讲人权问题。”李岚清认为这个建议很好,立即表示同意。
距离5个申办城市向国际奥委会全会作陈述报告和最后投票只剩下最后两天了,吴建民在蒙特卡洛新闻中心举行了中国代表团的第四次记者招待会。显然,有准备的不仅仅是吴建民,一些西方媒体记者也揣着一系列人权“弹药”,来到现场。
针对西方对中国人权的攻击,吴建民作了长篇的回应。他说:“有人一直攻击中国不讲人权,说中国政府不重视人权,这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中国人民起来革命,奋斗了100多年,就是为了人权,争取做人的权利……1949年之前,中国人口近5亿,有4 亿人没有饭吃,80%啊。一旦遇上灾荒,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人因饥饿而死亡。当啼饥号寒的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在死亡线上,西方大国有谁同情过中国的人权?有谁来呼吁中国的人权?相反的是他们都站在压迫者一边——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吴建民接着说:“中国为什么要搞现代化,也是为了人权,为了生活得更好。改革开放前,中国有近3亿人处于贫困状态,贫困状态什么意思?就是吃不饱穿不暖。今天,已有2亿多人脱贫了。这时候倒有人‘关心’起中国的人权来了,岂非咄咄怪事?”
有记者问:“在你们中国有言论自由吗?有集会自由吗?”围绕政治权利向吴建民提出一连串的问题。
吴建民说:“结社、集会的权力,在中国是有宪法保障的。如果你不理解的话,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份中国的宪法。”
“然而,”吴建民话头一转,“对于人权,各国的重点不一样,因为各国的情况不同。一个饿汉,他的重点是先要吃饱肚子;无家可归的人,先要有房子住;生病的人要看病……国家也是这样。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现在还有5000万人没有脱贫,我们当然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权、发展权的问题。政治权利、公民权利也是重要的,但要先解决生存、发展问题。”
因为一直在反驳记者们带有偏见的攻击,吴建民的表情显得比较严肃,而且也确实有些动了感情,一位记者带着几分讥诮问道:“你这么激动干什么?”
“你们应该理解,一个人被平白无故地骂了一通,能保持平静,能不激动吗?”吴建民反问道。
又一位记者说:“你们中国人总说讲人权就是‘政治干预体育’,今天你们自己怎么又首先扯出人权话题了呢?”
吴建民说:“并不是中国人首先讲人权,而是有人天天拿人权骂我们。整整骂了四天了,我们已经退避三舍。难道我们就连一点辩解的权利也没有了吗?这也太不公道了吧!”他继而高声说道,“奥林匹克精神是纯洁的,理想是高尚的。”
吴建民有理有力有锋芒的对答,使到场的许多人感到震撼。当时北京奥申委聘请了美国21战略集团作为申奥的公关顾问,集团总裁是位老太太,张百发给她起的中国名字叫魏佳丽。她听了吴建民召开的记者招待会后,一下来就冲过去跟吴建民拥抱,对他说:“你这样讲就好了,人家就能听懂了。”
美联社在当天发出的一篇通讯中评价说:吴建民“用流利的英语发表讲话,没有发言稿”,言词“充满感情”。“这种口气和谈话方式的改变,似乎是随着投票时间的逼近来提高北京的形象”。
不公的结果
9月23日,是5个申办城市做陈述和进行投票的日子。那天早晨,天阴沉沉的,浓云郁积。吴建民在晨练的时候,看到地中海的浪涛拍打着海岸,一派“波涌连天雪”的景象。此时此刻吴建民的脑子想到的,是中国有可能胜出。
第四次记者招待会举办后,舆情出现了对中国有利的转变。中国代表团下榻的饭店楼下就是赌场,那里已经在赌中国赢了。在等待最后结果出来的时候,坐在吴建民旁边的两个记者还争着对吴建民说:“如果中国胜了,你要马上接受我的采访。”
秘密投票开始了,每轮投票结果统计后,并不宣布各城市所获的票数,而只由国际奥委会主席宣布被淘汰的城市名字。先后淘汰了伊斯坦布尔、柏林、曼彻斯特后,第四轮决赛在北京与悉尼之间进行。这时,萨马兰奇宣布了前几轮投票各城市的得票数。第一、二、三轮,北京的票数都比悉尼多。第三轮,北京40票,悉尼37票,曼彻斯特11票。曼彻斯特的绝大多数支持者,将在第四轮时转而支持悉尼,北京的希望顿时渺茫起来。
当第四轮投票结束,萨马兰奇宣布悉尼获胜时,很多中国人都泣不成声。吴建民也是感情充沛的人,但想到发言人的身份,想到要代表祖国的形象,吴建民在那一刻没有流泪。
从宣布投票结果的路易二世体育馆回到代表团驻地,已经是晚上10点半了。代表团随即召开了一个小会,在讨论刚刚经历的投票情况时,有人说有些国家代表提出中国可以马上申办下一届(即2004年)奥运会。
吴建民听了,当即表示反对。他说:“这次我们没有申办成功,他们输了理,不得人心。如果我们马上再申办,他们的压力就减轻了。此时此刻如果作这样的选择,我认为是不适当的。”
会后,有几家记者提出要来采访,加拿大电视台也要来采访。时间已经过了12点,推掉采访也不会引起非议,但吴建民又一想:中国人赢得起也输得起,不要让人家觉得你一输就一蹶不振了。他随即做出回复:可以接受采访。
当有记者询问申办失败的感受时,吴建民说:“不能认为申办失败了,通过申办我们中国争取到了更多的理解,而且大家看得很清楚,中国没能申办成功,是政治进行了干预。没有政治的干预,中国是会胜利的,投票前几轮中国一路领先嘛。最后也就是一票之差。”
9月24日上午,吴建民到新闻中心,再次接受记者采访。后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了吴建民对这次申办奥运会的评断,把不能说申办失败了,是政治干预的结果的观点,首先透露了出去。
当天晚上,吴建民在饭店外散步,碰到一个摩纳哥人,他看到吴建民就问:“你是中国人吗?”吴建民说:“是。”那人说:“奥运会应该给你们的,不给你们不公平。”
思考“失败”
在代表团归国过后相当一段时间,申奥的过程成了国内议论的焦点话题,吴建民也应邀做了几次报告。虽然对外吴建民始终没有吐口说此次申奥失败,但如果说没有拿到承办权就是失败的话,这是吴建民参加工作以来经历的一次比较大的失败,尽管在不成功的大前提下,他个人的表现还是得到了公众认可。
其实,失败对一个有着较多成功的人而言,是一种更为难得的经历,它促人思考一些在成功状态中不会深究的问题。
当心境完全平和下来,吴建民对投票做了比较冷静的分析:能否承办奥运会,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但蒙特卡洛的表决过程中,反映的却是一种中国综合国力实际上并没能达到的幻象,表面上看是一路领先。但中国的综合国力真正达到了能承办高水准奥运会的高度了吗?国人是否能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呢?因此他更坚定地认为中国不宜立即加入下一轮奥运的申办。(节选自《吴建民传》,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