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智工作这五年丨扎实推进教科文卫领域引进专家工作 服务高校“双一流”建设
↑点击上方关注国际人才交流杂志
文/国家外国专家局教科文卫专家司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与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座谈交流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思想,要求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让有志于来华发展的外国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本刊特别开设“引智工作这五年”栏目,介绍引智工作成果,本期刊登国家外国专家局教科文卫专家司和出国培训管理司的文章。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国际战略咨询委员会专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外国专家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引智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国家教育、人才、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推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开展教科文卫领域人才国际合作,促进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服务高校“双一流”建设,在教科文卫领域引进外国专家工作上取得了长足进步。
以重大人才引进项目为先导
教科文卫领域引进外专工作取得新成就
一是教科文卫领域引进专家结构不断优化。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来华工作教科文卫领域境外专家总量从2013年的24万人次增长到2015年的29万人次。2013年至2015年,教科文卫领域具有博士及以上学位的专家从1.4万余人增加到2.1万余人,占年度教科文卫领域境外专家总量的比例大幅提高。高校作为教科文卫领域高层次外国专家工作的重要阵地,通过教科文卫专家项目来华工作外国专家从2013年的3.9万人次,增长到2016年的5万余人次。
二是国家重大引智项目带动和示范作用日益凸显。
2014年,国家外国专家局与教育部联合启动“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选择部分高校相关二级学院开展试点,在管理体系创新、国际化科研团队建设、教学模式变革、学生培养方式提升等方面大力开展国际化建设,在高校引起广泛反响,取得积极进展。“推进计划”启动实施以来,各试点学院在管理体系、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引才用才环境建设等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探索出一条新路,为我国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积累了丰富经验,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已有17所高校的相关学院进入试点。2016年10月,“推进计划”试点单位——天津大学药学院“千人计划”专家詹姆斯·弗雷泽·斯徒塔特(SirJ.FraserStoddart)教授荣获2016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这充分彰显了“推进计划”突出的国际人才集聚效应。
三是重大引智平台在一流学科建设上的作用持续增强。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自2006年实施以来,在广大高校的积极响应下,截至目前,已建成覆盖112所高校的395个“111”基地。395个引智基地主要分布在材料科学、化学化工、新能源、农林、生物、数理、先进制造等领域,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发展,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增强成果转化能力,已经成为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为拓展地方高校开展引智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扩大引智项目覆盖面,提升地方高校引智工作水平,经与教育部科技司研究协商,2016年开始将“111计划”扩展至地方高校实施,目前共有36所地方高校相关学科正式立项建设,已经成为地方高校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的有效手段。
四是国家级人才引进计划在“高精尖缺”人才引进工作上取得显著进展。
为深入推进国家“千人计划”的实施,2011年,由中央组织部牵头,国家外国专家局组织实施了“千人计划”外专项目,搭建更加便捷、高效的用人平台,大力引进非华裔高层次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目前已经开展7批。截至目前,共有近500名非华裔外国专家入选,其中在高校工作的近300人。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领域外国人才引进工作的高度重视,更彰显了高校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和强大的人才集聚效应。同时,为推动高校大力引进高端外国专家,为“千人计划”外专项目做好人才储备,国家外国专家局设立了“高端外国专家项目(文教类)”,在高等教育领域大力引进能够创立新兴学科,推动前沿研究的战略科学家和大师级学者来华工作,并给予工薪补贴、签证居留等便利措施。“高端外国专家项目(文教类)”在高校实施以来,集聚了一大批国外优秀人才,为高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作出了突出成绩,目前项目的规模正逐步扩大,层次进一步提升。2017年,支持实施项目超过600项,引进外国高端人才逾千人。
五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引导高校拓宽引智内涵,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上取得明显成效。
在部属高校全面启动“一带一路”教科文卫引智计划。根据国家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倡议需要,为提高高等学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国际合作水平,提升高校为我国外交大局服务能力,在高校设立“‘一带一路’教科文卫引智计划”,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国专家和团队来华开展科研合作、人文交流、人才培养、智库建设、国别政策研究等。2017年度,部属高校充分调动国外资源,整合现有合作项目,凝练新的合作课题,积极组织申报,聘请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近200位外国专家来华开展合作交流。
以党管人才原则为统领
教科文卫领域引进外专工作取得新经验
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注重统筹规划。
作为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引进用好外国人才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党管人才,核心是党领导人才工作。高校充分发挥校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加强对引进外国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更好地统筹引进外国人才工作和其他各项人才工作,有效调动多方力量为外国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和更优质的服务。
二是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注重按需引进。
始终坚持将引进外国人才工作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谋划,紧密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创新驱动发展、教育科技发展,以及国家各重大领域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充分发挥高校先导和引领作用,优化结构,合理布局,以我为主,按需引进,使引进人才的规模、质量和结构与高校发展要求相适应,与服务国家战略的重大需求相匹配。
三是坚持“高精尖缺”人才导向,强化引才重点。
“高精尖缺”人才是支撑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重要保障。高校作为引进外国人才重点领域和人才集聚高地,主动结合自身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任务,更加突出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导向。持续关注、跟踪国际科技前沿发展,增强对新兴产业、交叉学科最新动态的敏感度,深入了解世界各国人才资源优势,准确把握相关领域高端专家、精英人才、尖端科技领域工作者和国家发展急需紧缺人才资源流动趋势,搭建良好用人平台,主动对接、精准发力,增强高校“高精尖缺”人才引进比重,进一步强化引才重点,优化高校人才结构。
四是充分发挥市场、政府和用人单位作用,形成良性互动。
在人才引进工作中始终坚持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三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力。不断健全市场发现、市场认可、市场评价的引进外国人才机制,更好发挥政府宏观管理、政策指导、公共服务和营造引才环境等工作中的作用,高校作为用人主体,更加积极主动发挥在外国人才引进、使用中的主体作用,切实增强自主性和能动性,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引进外国人才工作新思路和新模式,形成了满足高校引智工作需求,各具特色、规范高效的工作体系。
以落实中央工作新部署为指引,
教科文卫领域引进外专工作应有新作为
当前高等教育领域引才引智工作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引智工作在高校综合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还未完全发挥;高校引进外国人才总量不足与结构不合理并存,难以有效满足高校国际化发展的现实需要;高校适应外国人才引进工作的管理和服务体系还不完善;部分高校在经费投入、发挥引智经费总体效益上工作还不到位;等等。弥补上述短板和不足,需要广大高校更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引才引智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以贯彻落实中央引进国外智力工作综合性指导文件和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一系列重大部署为契机,以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深化认识、更新观念、多出实招、勇于担当,努力为国家引智事业创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一是认真领会和落实中央精神,明确任务和工作目标。
中央对引才引智工作的新部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新形势下引才引智工作的总体设计,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将落实中央部署作为高校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提上议事日程。同时,各高校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二是聚焦国家战略目标,大力引进“高精尖缺”人才。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引才引智工作的重要遵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引智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坚持质量第一原则,以更大力度引进“高精尖缺”人才。要根据国家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大力引进优秀科学家;大力引进工程技术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着力引进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
三是注重外国青年人才引进培养,培育后备力量。
青年人才的引进与培育是高校赢得未来竞争优势、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我国高校要追赶国际科技领先水平和确立人才资源优势,必须源源不断地吸引和汇聚全世界优秀青年人才。在当前形势下,必须要求广大高校将广泛吸引、培育优秀外国青年人才作为引进外国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以国家相关政策为依托,努力提供有利于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发展平台和良好环境氛围。
四是优化引智项目结构,引导高校引智资源向重点项目投入。
实践证明,搭建便捷、高效的引智平台,实施引智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是更大力度引进“高精尖缺”人才的有力抓手。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对高校实施的国家级平台项目、重点引智项目和引智专项支持比重,逐步降低投入高校常规引智项目比重。扩大对地方重点高校开展引智项目的支持,以国家级引智项目调动和引导各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力度。高校要主动对标国家级引智平台和项目,重点投入、推广实施,充分体现国家级项目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五是逐步完善引进外国人才工作评价机制,扎实推进成果工作。
要求各高校以引智成果为抓手,充分体现“高精尖缺”人才在高等教育领域发挥的重大推动作用,建立完善外国人才工作评价机制。及时收集、梳理、总结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动基础研究领域发展、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优秀成果。国家外国专家局将以职能转变为契机,强化高校引进外国人才和智力成果的总结、跟踪、宣传和示范推广,将成果工作作为外国专家引进项目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引导高校进一步提升引智项目的层次和水平。
(来源:《国际人才交流》2017年9期,
责任编辑:李艺雯)
国内统一刊号:CN11-2642/C;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1-0114;
邮发代号:82-444。
以“访天下英才,汇全球智慧”为宗旨,以服务国家智力引进工作和国际人才交流为使命,主要报道外国专家中国故事、国际合作项目、跨文化交流等内容。致力于打造一个以在华外国专家为主的外宣平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杂志官网www.wetalent.com,微信号wetalent。
人物(双语):外国专家、国际高端人物的中国故事;
纪实:观察、解析聚才引才的典型案例;
观点:探讨国际人才引进、交流等热点话题;
读书:书海泛舟,名家书评;
一带一路:介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历史、经济、贸易等;
往事:追溯引才精彩篇章,回顾专家魅力人生;
我与外教:展示外教生活,传播中外友谊;
国际朋友说(双语):与外国青年专家、留学生交流国际、国内话题,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我的中国故事(双语):解读中国现象,点评在华生活。
1.来稿以2500-5000字为宜。本刊编辑部对来稿有权做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或删减。
2.欢迎为文稿配发图片,或专门以相关主题图片投稿,图片要求:1Mb以上,并配图片说明。
3.来稿文责自负。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
4.请在面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邮编、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包括手机、QQ)等信息,以便通联。
5. 投稿信箱:wetalent@safea.gov.cn,请在邮件标题里注明文章标题或主题。
6.稿件应为原创首发。如三个月内未收到采用通知,作者可转投其他刊物。
国际人才交流杂志
引智中国
责任编辑:张贺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