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集成电路去年实现“双丰收” 张江企业在5G上表现抢眼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去年实现速度质量“双丰收”。2017年本市集成电路产业整体销售规模接近12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2%。产业链结构更加优化,设计、制造、装备材料“三足鼎立”的态势基本形成。这是上海对接创新驱动和制造强国发展战略,落实《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十三五”集成电路产业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推动集成电路先进生产线建设、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不断完善政策服务体系,使本市集成电路产业形成创新发展、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张江作为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的硅谷,拥有最为完善的产业链集群,不仅是浦东集成电路产业的特色,更是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的特色。去年前三季度,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实现营收为453.17亿元,同比增长17.26%,增幅超过上海全市5.66个百分点,占上海全市的比重为59.45%,占浦东新区的比重为88.78%。其中设计业为186.72亿元,同比增长25.99%;芯片制造业为138.89亿元,同比增长6.71%;封装测试业79.51亿元,同比增长6.95%;设备材料业为48.05亿元,同比增长42.28%。芯片设计业、设备材料业是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亮点,分别增长超过20%以上。
日前,位于张江的中国芯片制造业领头羊——中芯国际也公布了2017年第四季度财报。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芯国际第四季度销售额为7.872亿美元,较2017年第三季度的7.697亿美元增加2.3%,较2016年第四季度的8.148亿美元减少3.4%。值得注意的是,第四季度中芯国际28纳米的营收比例超过了10%,达到了11.3%,比上一季度增长28%;40/45纳米的营收比例为23.6%,也有较大幅度提升。
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和装备材料
是上海IC产业快速发展的“三驾马车”
据初步统计,2017年,本市芯片设计业实现销售约440亿元,同比增长近20%;芯片制造业实现销售近300亿元,同比增长约8%;装备材料业实现销售超过15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成为带动本市IC产业快速发展的“三驾马车”。其中,本市集成电路设计业的发展实现了速度和质量双轮驱动。
”设计业是产业链龙头,也是面向应用的最终环节。上海一直高度关注本市集成电路设计业的发展,通过研发资助、研发人员奖励、核心团队奖励、税收优惠等一系列产业政策,扶持设计业在沪快速壮大。
一是产业规模实现快速增长,2010年本市设计业规模突破100亿、2013年突破200亿、2015年突破300亿、2017年突破400亿,近1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5%、增加近10倍。
二是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提升,201年本市设计企业共239家,相比2016年增加24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共50家,超10亿元的共8家。
三是核心技术能级接近世界领先水平,逻辑电路主流设计技术为40—28—16/14nm,先进设计技术已进入10nm,7nm设计技术正在研发;数模混合电路、模拟电路等设计技术在国内均处于领先行列。2017年,展讯通信推出14nm、8核、64位LTE SoC智能手机芯片,支持五模全频段通信;并率先完成5G原型机开发,在5G标准化及商用化进程上与国际一流水平保持同步。
提到5G,就不得不提张江的另一家企业巨头,它就是以成为5G驱动者、赋能者、推动者为使命的中兴通讯。2018年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5G产业发展的关键年,各国政府将5G上升至国家战略。近年来,中兴通讯持续加大对泛5G研发及相关领域的投入,目前已组建超过4500人的5G研发队伍,每年投资30亿元用于5G研发,加快中兴通讯5G技术在全球的布局。截止2017年底,中兴通讯在全球60多个国家部署了110多张Pre5G网络,部署超过320个NFV商用/实验局。中兴通讯的5G技术在国家5G一阶段和二阶段测试中刷新多项测试记录,目前正在备战第三阶段测试。中兴通讯与英特尔合作发布的面向5G的全球首个基于软件定义架构和网络功能虚拟化的5G无线接入产品,极大推动了5G商用进程。
四是重点产品实现应用新突破,基于上海兆芯国产CPU的计算机,在党的十九大期间,承担了大会38个代表团和文件翻译的会务工作,有力保障了会议相关工作开展,凸显了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实力。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本市集成电路产业提出了“二次布局、二次创业,引领产业跨向2000亿大关”的发展目标,将通过“提升产业发展战略,塑造设计、制造、装备材料三大支柱;拓展产业发展模式,打造IDM模式的产业第三极;引导核心企业实现集团化发展,加强对外合作和对接;推动集成电路产品多样化差异化,支持产业向泛半导体领域扩展;完善产业区域布局,加快产业向临港、嘉定等区域外延”的发展手段,推进本市集成电路产业不断实现更加辉煌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