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好消息,你的名字、电话、住址将从快递单上消失!

2017-10-17 腾讯财经

对于注重信息安全的“剁手党”来说,收到快递后的第一件事是涂抹、撕碎快递单,以免个人信息泄露!


现在,手撕快递单的时代或许就要结束了!近日,顺丰“丰密运单”正式上线,可以实现收寄件人姓名、手机、地址的全面隐藏或加密化,让个人信息不再随着快递包裹裸奔。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注意到,今年五月份,顺丰已表示将推出“丰密面单”服务,申通、菜鸟、京东等在“隐形面单”方面都有相关举措。


有专家表示,消费者个人信息在物流全流程中流转,快递企业还需避免信息的监守自盗等问题。


快递单上只剩编码


别以为你随手丢的快递包装没人要,实际上,真的有人去垃圾桶里翻快递,找信息。此前有多家媒体报道,有消费者亲眼看到附近的房产中介偷偷潜入小区垃圾桶旁,扒出快递箱子对着快递面单拍照。


一张快递单上可以有多少宝贵信息?曾经有网友晒出试验结果:通过一张快递单上显示的姓名、手机号、地址、购物详情,至少可以扩展出三十多条个人隐私信息。快递面单虽小,但上面的用户信息、购物消费习惯等,对于不法商家来说都是“宝贝”。比如,商家大批量购买到这些信息后,可以针对消费者的购物消费习惯来进行“靶向推销”,甚至这些信息有可能被不法分子掌握,对消费者造成极大安全隐患。


国内首份《中国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报告》中就提到,快递面单是信息泄露的重要载体。


2016年9月,央视财经就曾报道,有电商专门购买这些快递面单,用于淘宝刷单。300单以下就是每单3元,300单以上,每单2.5元。



据了解,“丰密运单”对收件人以及寄件人的个人信息做了隐藏或加密处理,收件人的地址、姓名,寄件人的地址、姓名等内容都不再显示,在快递单上只能看到相关编码。快递员和客户互相联系时,双方也看不到对方的号码信息,双向隐藏。当快递员联系客户时,显示的是95338××××专属电话,客户回拨这个号码也能联系到相应快递员。客户收件时使用“电子签收”功能直接在手持终端上签收。


和此前试点的“丰密运单”相比,这次上线的新版本属于“升级版”。顺丰相关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今年9月中旬,已经配置大陆地区所有的寄付快件,所有通过小哥便携式打印机打印的寄付快件,均为“丰密运单”。“丰密运单”无寄件人信息显示,收件人信息做了加密处理。和5月份发布时相比,丰密运单版面做了一些调整,主要增加了二维码功能应用于分拣操作及客户查询信息需要。


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注意到,从今年3月开始,菜鸟就开始联合国内物流企业逐步推广“隐形面单”,此前有媒体报道,EMS、百世快递、中通、申通、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天天、德邦、圆通、韵达等主要快递公司都已经上线了新的“隐形面单”,不过,大部分都处在区域试点或者企业客户使用阶段,并未全面普及。


除了快递公司,部分电商企业也有动作,京东的做法很“萌”,采用“微笑面单”,消费者的姓名和手机号部分数段以笑脸“(^_^)”代替。京东要求京东自营自配送以及第三方商家使用京东仓配服务的包裹使用“微笑面单”。


企业应避免监守自盗


电商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快递行业的高歌猛进,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6年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300亿件大关,达到312.8亿件,规模继续稳居世界首位。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国网购用户达到5.16亿人,快递业务量完成173.2亿件,常态化进入单日快递亿件时代。海量快递面前,用户的隐私保护显得尤为迫切。


从部分隐藏用户信息,到完全成为编码,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的安全感提升了,但对企业的要求则更高。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快递业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快递企业做隐形面单的出发点非常好,保护用户的隐私,同时这也是业内的一个大趋势,但是由于实施起来需要相关配套设备,成本较高,对企业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后续是不是真的覆盖到了所有用户这一点很重要,否则只是个噱头。


隐形面单能从多大程度上防止用户信息泄露?实际上,涂改、撕剪等手段效果并不好,“专业信息扒手”不会一张张去搜集整合面单上的信息,成本太高,真正应该防止的信息泄露是企业内部员工的监守自盗。


央视财经此前的报道就指出,目前市面上的快递单,一般一式四份,其中两份分别属于寄件人和收件人,而剩下的两份,一份留给快递公司作为底单,另一份,则是派件员的存根。一些快递员离职时,就偷偷地把自己的存根出售给他人。


上述资深快递业人士表示,隐形面单主要是让非法收集信息的人无法从面单上直接获取信息,对企业的数据保护能力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果能够完全实现,对用户信息保护绝对是利好,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全面普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此前,圆通快递有关负责人表示,客户可根据需求自由选择是否使用该项服务,仅限于电子面单用户,京东也表示,从去年开始就在试行“微笑面单”,利用技术手段从快递单生成时隐藏用户的部分姓名和手机号信息,以一种更温情化的方式有效保护用户隐私,超过90%的京东自营配送订单均已实现面单“微笑化”。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隐形面单如果全面普及,对实名制的推进也将有所助益,当用户心理上更加有安全感之后,末端的快递实名制遇到的阻碍会小一点。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认为,隐形面单主要的作用还是保护消费者信息安全,对消费者来说,能提高消费者的安全信赖感。隐形面单的普及化,需要企业全面提高收、派件的信息化保障能力,快递企业的智能化服务竞争还将加速。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16年通过不同渠道泄露的个人信息达65亿条次,也就是说,平均每个人的个人信息被至少泄露了5次。


如何在日益复杂的网络中保障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如何在日益多元化的网络中进行有效监管,净化网络环境?


针对个人信息泄露的主要途径,我们应当注意以下五个方面,以保护个人信息:


一是保护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密码及其他个人隐私信息,不要随意把这些信息通过邮件、短信或电话告诉别人,无论您认为这个人多么可靠。


二是保护私人电脑和手机安全。如通过安装防火墙等方式,阻止入侵者远程访问个人计算机和手机;使用复杂密码,提高黑客破解密码难度。不用电脑时,一定要关机。


三是合理清理“信息垃圾”。丢掉含有私人信息的文件前,先清理个人隐私。


四是仔细阅读银行对账单、账单及信用卡报告,确认没有可疑交易。


五是网上购物需要注意:首先,在输入信用卡和个人信息之前确认网站是否安全。


如果发现有人利用你的个人信息损害你的任何权益,应立刻报警!



延伸阅读


谁在买、干什么用、如何泄露

——2600万条个人信息贩卖案追踪


今年6月,武汉警方侦破一起非法贩卖公民个人信息案,截获公民个人信息2600万余条。记者10月7日从武汉市公安局获悉,此案侦破有新进展,经过4个月深挖,警方近期又集中捣毁了涉案的5个电信诈骗犯罪团伙,58人被依法刑拘。案件背后浮现出一条非法出售、非法购买个人信息的利益链……谁是躲在幕后的买家?买来的信息又去了哪?


“个人信息非法交易”+“网络诈骗”:通话几分钟,月入数万元


今年4月,武汉市公安局青山区分局接到线索,有人利用QQ号在网上非法贩卖公民个人信息。民警通过排查锁定多名嫌疑人,历时两个多月,侦破多起贩卖个人信息案,共查获公民个人信息超过2600万条,刘某、何某等5人落网。


谁在购买这些信息?今年7月,通过分析犯罪嫌疑人的交易记录,5名幕后大“大买家”进入警方视线。这些人以每条几分钱的价格,从犯罪嫌疑人手中购买大量的个人数据,有的利用非法获取的股民信息,假借股票投资公司员工身份,通过微信向股民推荐股票牟取暴利;有的假借贸易公司员工身份,电话诱骗红酒买家购买假冒伪劣红酒;还有的假借康复中心员工身份,电话诱骗30余名老年人高价购买保健品。


嫌疑人楚某将网上非法购买的股民信息用于所谓“荐股”。他的办公室里并列摆了两台电脑,人员一边打电话,一边在电脑上操作。民警调查发现,该团伙12人,基本上都是初、高中学历,没有相关资质。所推荐的股票,都是根据网上了解相关信息随意推荐的。


“客户经理”向股民声称有“内幕消息”,可以免费推荐股票,甚至可以提示买、卖的时间,如果股票上涨赚了钱,便五五分成;如果跌了,公司还会有补偿。可实际上,一旦股票下跌,股民便被“拉黑”。


而嫌疑人柯某等人招聘了大量年轻人作为红酒推销员,利用曾买过红酒的公民个人信息,以低价促销的方式将红酒高价卖给老客户牟利。柯某等人声称,所推销的红酒来自法国著名酒堡,原料来自平均株龄达到30年的老藤树,系人工精挑细选。但警方调查发现,柯某销售的所谓高端进口红酒,其实都产自国内,进价最低为16元每瓶。柯某交代,进价16元的红酒卖到100元一瓶,进价20元不到的红酒卖到200元一瓶甚至更高。凭借买来的6万多条个人信息,短短4个月间,柯某非法获利20余万元。


我们的个人信息是如何泄露的?


由北京市公安局与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共建的“猎网”反诈骗平台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共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诈骗举报1万多起,人均损失1万多元。从用户举报数量来看,排前几位的依次是:虚假兼职、虚假购物、金融理财、网游交易四个类别。


360首席反诈骗专家裴智勇说,从商品退款诈骗、到机票退改签诈骗,至少50%以上的诈骗案件跟个人信息泄露有关。犯罪分子利用个人信息进行精准诈骗,普通人在多数情况下无法自我保护。除了提醒公众加强警惕,企业和相关部门也有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责任。


个人信息是如何泄露的?裴智勇说,有三个主要源头:一是网站漏洞,这是在黑市上流通的个人信息主要来源。国内很多网站存在安全漏洞,如果不及时封堵,每年可能造成50亿至60亿条个人信息泄露;二是针对个人用户的木马病毒、钓鱼网站和伪基站,以点对点的方式盗取个人信息。此漏洞每年可造成14亿条个人信息泄露。三是无良商家的“内鬼”和技术黑客。


2016年公安部部署开展了打击整治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项行动,全国公安机关共抓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嫌疑人4261名,其中,银行、教育、工商、电信、快递、证券、电商网站等行业内部人员391人、黑客98人。


斩断买卖“黑手” 法律法规仍待完善


今年6月1日,我国首部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秩序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法律不仅明确了政府各部门的职责权限,更强化了网络运营者的主体责任。“法律出台后,网站需要主动补漏,否则将面对更大的司法风险。”裴智勇说,“但是目前,网站方面对这一法律责任的认知还有待提升。”


湖北重友律师事务所负责人李牧说,从刑法修正案(九)到网络安全法的实施,可以看到法律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但个人信息保护案件的责任涉及到泄露源头和数据卖方、买方、诈骗方等多个层面。在实践中,相互之间形成证据链还比较困难。如何科学量刑,是今后司法实践和立法中面临的一大难点。


在很多专家看来,个人信息是大数据时代的重要资源。而最好的保护方式,就是鼓励合理利用,合理开发。东湖大数据交易中心负责人杜小军说,我国的数据交易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未来将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在评定哪些数据为不可交易数据、可模糊交易数据和可交易数据方面,还面临法律法规不健全,数据安全、数据所有权、数据开放等问题,有必要健全数据管理体系,明确法律边界,促进数据合理规范利用,又有效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和隐私。


注意:现在公众号有置顶功能了,大家把微信更新到最新版本,点开“腾讯财经”公众号,点“置顶公众号”键,就可以将我们置顶了。此外,您还可以将腾讯财经添加到桌面,这样,您就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我们。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许恋恋、新华视点

觉得不错,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并点赞鼓励↓↓↓别忘记置顶公号哦!

腾讯财经多档精品栏目:

棱镜 | Miss Money | ME战士 | 财看见

  藏宝图 | 枕头财经 | 原子智库 | MF侈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