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国咪专栏】做强基层卫生信息化:夯实基础 协同共享
【编者按】宁波市鄞州区的卫生信息化工作在全国一直小有名气,被业内称为“鄞州模式”。曾长期主管宁波市鄞州区卫生信息化工作、已退居二线的中国卫生信息学会理事、浙江省卫生信息学会基层卫生信息化专委会主任委员陆国咪,应邀在HIT专家网开设专栏,敬请关注。
基层卫生信息化是医疗卫生信息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总体来说,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人才缺乏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宁波市鄞州区卫生信息化工作在全国一直小有名气,曾在2016年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县区级医疗卫生信息化互联互通成熟度测评四级甲等的单位。一时间,全国各地同行都到鄞州参观,并千方百计探究鄞州成功的奥秘。
从意识到文化
鄞州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但开始的时候也是阻力重重。很多基层卫生院的院长认为,信息化是一个烧钱、不讨好的事情,无非是赶赶时髦,大医院要评等级,规模也大,自己又有钱,搞点信息化是必要的,而我们小医院规模小、业务范围小、流程简单,搞信息化是多此一举;基层卫生院的职工们认为,几十年门诊做下来,还不是好好的,现在要搞无纸化处方、查询健康档案,繁琐复杂,还怎么给病人看病?这不是折腾人吗?尤其是一些中老年医生,因电脑操作学起来难度相对较大,抵触情绪更大。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感到要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关键还是要转变观念,让干部职工认识到:在新的形势下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运用信息化手段是十分重要的途征。
为此,我们一方面通过典型引路,开推进会、培训会、交流发言、评比先进等传统的但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形式,营造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舆论氛围。每年的工作会议都有信息化建设搞得好的单位发言,每年都要评先进;另一方面,通过考核等行政措施,强力推进基层各医疗机构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对员工规定,一定时间必须要上机操作,杜绝手工处方。
实践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感受到信息化给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带来的强大助推力,医院的管理从不规范走向规范,从不透明走向透明,流程优化了,效率提高了。一些原来对电脑操作有恐惧心理的干部职工,随着操作的熟练,对信息化的依从性越来越大,思想上从原来的抗拒排斥到乐于接受、从被动到主动、从不自觉到自觉,信息化的意识开始在头脑中确立。
2010年,我区开始建设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了区域内各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机构跟公共卫生机构之间、医疗卫生部门跟相关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使我区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平台具有强大的数据交互功能,由此带来了医疗协同、医卫协同、医管协同和医患协同,这对正在进行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卫生日常工作带来了强大的助推作用和革命性改变,对广大的干部职工的心理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见识了信息化的力量。
可以这么说,鄞州卫生信息化十年,最大的收获是干部职工的理念变化。在鄞州,信息化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意识层面,而且已经升华为文化。
对行政决策部门来讲,每一项工作的部署安排、推进,工作推进过程中问题的出现,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想到能不能通过信息化手段予以推进、予以提升、予以破解;年度工作报告中,更以卫生信息化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支撑贯穿始终。
对医务人员来讲,他们不仅自觉快速地学习每一个新的信息系统,而且能根据自己的实际和实践,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去年全区全面实施门诊电子病历系统,这是一个十分繁杂、涉及面很广的工作,结果不到半年,无论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是大学毕业的年轻医生还是赤脚医生出身的村医,都积极主动去学习和应用新系统,全区门诊电子病历书写率达到70%以上,目前已达到90%以上。
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平台大协同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公共信息化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部署较早,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欠缺顶层设计,多个部门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自行开发部署信息系统,互不兼容,有很多交叉重复,形成了不少“烟囱”,基层公卫人员重复劳动、疲于应付,信息化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用。
基层医疗信息化发展起来以后,很多地方更困于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与基本医疗信息系统两张皮,两者互不关联,各自为政,信息不能共享和交换,而基层医疗机构由于人员编制关系,尤其是作为网底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社区责任医生既要做基本医疗,又要从事公共卫生工作,本来一件事情可以一次性解决,由于信息系统不兼容,往往要做两次乃至多次,导致人力资源严重浪费、工作效率下降。更大的问题是,由于数据来源多渠道、数据录入多人次,使数据准确性大大降低,影响了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也损害了公共卫生机构自身的信誉和业务。
鄞州区认真分析了基层医疗机构公卫人员配置与新医改背景下公共卫生承担的繁重任务,感觉到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管理需要,要破解这一难题,只有通过工作业务和信息系统的整合和融通,业务数据做到一次录入、全程共享。通过大量的深入调研,鄞州区探索建立了一套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上下联动的公共卫生协同服务体系,为临床医生、社区责任医生、防保科、公卫工作者、疾病预防中心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工具软件,使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各尽其职,协同开展公卫工作。公共卫生管理所需要的数据,均由门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实时产生、主动推送,一方釆集、多方共享,实现日常卫生服务记录与公共卫生之间的动态数据交换和共享利用,并减轻基层卫生人员的负担。
以慢性病协同管理为例,在协同系统建立前,社区全科医生开展工作面临很多困难:首先是患者难以被发现;其次开展慢病随访时,需要人工询问患者的详细就诊情况和用药史,不仅流程繁琐耗时长,而且信息回忆偏倚较大;最后临床医生也难以了解患者在社区的管理现状。
而建立信息协同工作系统以后,整个慢性病管理流程均实现了信息共享。门诊医生在接诊过程中发现高血压患者,系统会自动弹出高血压报卡,医生填报的电子报卡信息会即时传送到防保科医生的工作台(提示有新增报卡);防保科审核后信息会即时汇总到区疾控中心,同时下发到该患者所在社区的责任医生;该责任医生工作桌面上会提示辖区有新增高血压患者,责任医生随之纳入管理(分级、分层),制订管理方案;管理信息即时汇集到该患者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供其他临床医生接诊时调阅,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从平台可以监管社区责任医生对该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管理情况。
通过该协同模式,有效节省了医疗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而当地的慢病检出率和管理率不断提升,脑卒中、冠心病、肾病等并发症发生趋势减缓,尤其是人群脑卒中死亡率从2008年的120.5/10万下降到104.2/10万。其他如糖尿病、心血管并等慢性病的管理也釆取同样的方式。
利用公共卫生统一数据釆集交换平台进行公共卫生数据上报和接收,是解决目前各种业务单线系统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之间矛盾的有效模式。2014年,鄞州区成为全国唯一正式启动区域平台实时交换法定传染病电子报告信息模式的单位。临床医生做出传染病诊断后,只需在医生工作站点击一次,即可将报告信息实时传输至网络直报系统,将疫情报告时间从4小时缩短到数秒,彻底改变了以往临床医生手工填写报告卡、防保医生手工录入系统的落后局面,极大提高了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目前,我区的传染病与慢性疾病网络监测报告体系达到了报卡自动提醒,防止漏报;网络实时传输,快速便捷;数据来源唯一准确;实时监测,预警及时,为疾病的防控争取了时间。
因此,各地在推进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加强顶层设计,各个部门、各业务条线的信息系统要统一部署,决不能以部门特殊为由,政出多门,再造“烟囱”。信息化的过程应该不断消灭“孤岛”和“烟囱”,深化在区域间和部门间的平台数据大协同,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作者简介】
陆国咪,中国卫生信息学会理事、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健康档案和区城卫生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卫生信息学会基层卫生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区域卫生信息化和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管理和研究工作,曾在《中国卫生信息管理》、《中国数字医学》、《中国公共卫生管理》、《中医药管理》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
更多文章:
HIT专家网∣最新鲜的医疗信息化资讯,不一样的专家视角
微信:HIT180com
投稿: public@hit180.com
商务合作:(010)82373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