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楠专栏】“2017年我遇到的移动医疗”系列:意外发现的新玩法D2P

2017-09-20 李楠 HIT专家网news

新发现:二维码桌签背后的玩法

周五晚上,全院灯火通明,医药分开系统切换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

凌晨1点左右,升级顺利完成。随后,我下科了解升级情况。在科室医生办的桌上,看到下面这样一张桌签(出于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以及避免软文之疑,我对图片进行了一些处理)。

图1  下科检查偶遇二维码桌签

显而易见,这是一块用于医患沟通的名片式桌签,但其精良的设计、丰富的内容,让我好奇心泛滥:桌签的主人是谁?既然是二维码,为何不贴在科室和病区走廊里,而是放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这跟以往的“xx医生”又有什么区别?其背后有哪些新玩法和新思路?周围的同事怎么看?医院又怎么想?

第二天,我特意上门找到桌签的主人:某病区的D医生。经过一番沟通和试用,不仅解开疑惑,还带来更多新思路。

新玩法:从P2D到D2P

在移动医疗刚刚开始升温时,市场上出现了第一批解决医患沟通的应用,我也跟风下载试用,最大的感触是:押对了赛道,押错了(起跑的)方向。

押对了赛道:医患沟通是一个很大的、有待改善的痛点、痛区,这其中尤以院前、院后为甚;

押错了(起跑的)方向:早期的医患沟通应用延续了传统互联网思维中“流量为王、圈地为先”的态度,普遍采取 Patients to Doctors(以下简称“P2D”)模式:这种模式由患者主导,包括患者发起、患者描述、患者挑选(医生)、患者评价等等。

这是一次略显尴尬的试水:数据很好看,场面很红火,但实际上解决不了问题,几番沟通下来,相隔千里、素未谋面的医患双方都一头雾水,该去医院的还得去医院,用网络流行语来说,这叫“尬聊”。

尴尬的背后是这种模式自带的缺陷:作为一种由非专业人士发起并主导的医患沟通模式,患者的盲目和业余与医生诊断需要的专业和精准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当“患者找医生”的P2D模式不太奏效时,换个方向或许能柳暗花明。

来看看Doctors to Patients(以下简称“D2P”)模式:在本文的开始,我看到的这个二维码桌签,正是这种玩法——医患沟通由医生发起、医生主导,由医生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病人,主动出示二维码建立医患联系。

这是一种自带“减法”属性的医患沟通模式,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从医生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中,分一杯“移动医疗”的羹。

那么,哪种病人会被医生选中,享受这种“特殊关照”呢?D医生告诉我,基本上都是自己收治的患者,在诊疗的过程中,双方已经建立了一种信任关系,这是沟通的前提。医生会向需要进行持续跟踪和随访的患者出示二维码桌签 ,建立联系,给予一定的用药和治疗建议。

除此以外,很多患者在出院时,会主动提出与医生保持联系,以往的做法通常是相互留个电话,不仅沟通起来麻烦,还容易打扰到医生的正常生活。通过扫描并试用上文中提到的二维码,我发现这是一种边界清晰、便于管理的医患沟通模式。

边界清晰:医患沟通以App(医生端)和微信公众号(患者端)为界,不会泄漏私人电话、个人微信等隐私,也就意味着不会冒昧地产生越界沟通的信息。

便于管理:患者病历、就诊信息、聊天记录都进行了分门别类的保存,换句话说,在医患沟通中,连聊天记录都可以是病历。

还有最后两个我比较关心的问题:一是商业模式,二是医生的认可度;

商业模式上,免费咨询20条,收费模式见下图。


图2  付费咨询标准

套餐由医生自己来定,D医生定的是90元/月,相对于某爆款手游中动辄上百元的皮肤来看,我认为这个定价完全可以接受,为专业人士的知识和付出的时间付费,早就成为当下的一种规则。

除此以外,医生在向患者提供用药意见的同时,可以提供药品购买建议,并给出购买链接,这其中有无分成,暂不得而知。但试用中有一点不满意之处:个别医生对药品的点评过于敷衍,有失公允。


图3  个别医生对药品的点评过于敷衍

在医生的认可度方面,D医生表示,周围也有同事用这种二维码桌签,但大家总体上很“克制”:一是不会主动在线上宣传自己,毕竟院内工作是主业,业余时间也要合理分配;二是面对主动向医生要电话甚至微信的患者,这种方式也比较合理:不仅让医患沟通都整合到一个由医生掌控的应用中,从“粗放式沟通”向“精细可控式管理”转变,也让随访制度真正落地。

新思路:从杯水车薪到雪中送炭

恋爱圈有句名言: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一种关系,两个角色,由谁发起,结果迥异。在以流量为王、用户体验至上的互联网思维指引下,大家更看重发展的速度和用户的口碑。因此,纷纷把话筒交给网民,因为他们是最普遍的参与者,拥有最大的体量,能制造最高分贝的声音。

来到移动医疗时代,情况似乎有变:面对庞大、细分的市场和并不专业的患者,一味强调服务和用户体验,可能会使移动医疗“变味”。指挥棒应该交给谁?游戏规则应该围绕哪位角色来制定?通过这个案例,我想说:还是把主动交给医生为妥,毕竟这个群体最懂医疗,毕竟医疗质量比用户体验更重要。

笔者由此认为,由患者主导的P2D模式是杯水车薪,由医生主导的D2P模式是雪中送炭。

新思考:如何平衡医疗资源?

写到这里我发现一个新问题:D2P模式作为一种医生主导的医患沟通模式,会尽可能把医疗资源分配给已经建立了诊疗关系、有需要的病人,这也就意味着:D2P模式不可能做到大包大揽,不可能照顾到所有患者的需求和利益。那么,剩下的患者怎么办?

个人之见,并不是患者的每一个需求,都需要用到网线背后和屏幕那端的优质医疗资源。很多时候,家庭医生和社区诊所,才是触手可得的医疗途径。在这里我分别用到了“医疗途径”和“医疗资源”,这意味着基层患者的医疗途径和医疗资源之间有着很大的落差,正是这种落差让很多患者不假思索的涌向三甲医院,也引发了很多“熟人问诊”式的尴尬,我曾在文章《将熟人问诊转移到互联网医院遭遇尴尬》中描述过这种尴尬和无奈,有兴趣的可以去感受一番。

那么,如何在触手可得的医疗途径和奇货可居的医疗资源之间,达到一种通畅和平衡呢?

我觉得还是要看“互联网+医疗”或者是移动医疗的表现:它们的最大功用在于连接,进而提高基层医疗技术水平。我曾经在《【李楠专栏】基层才是移动医疗的主战场》中写到:移动医疗在基层落地生根,随着制度健全和市场推动,由一家三甲医院牵头,一批基层医院、诊所跟上节奏,再加上互联网手段的医联体模式,相信能够逐步打开局面,让医疗触手可及。


【作者简介】

李楠,男,31岁。先后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和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入行十年,上过山、下过乡、带过兵、扛过枪,历经基层医院信息科、卫生行政机关等岗位,现就职于原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医务部。


阅读更多:

【李楠专栏】“2016年我遇到的移动医疗”系列之一:走出舒适区,走进盲区

“2016年我遇到的移动医疗”系列之二:将熟人问诊转移到互联网医院遭遇尴尬

【李楠专栏】“2016年我遇到的移动医疗”系列之三:一个伪需求的破灭

【李楠专栏】“2016年我遇到的移动医疗”系列之四:一个“轻问诊段子”背后的产品经


HIT专家网最新鲜的医疗信息化资讯,不一样的专家视角

微信:HIT180com

投稿: public@hit180.com

商务合作:(010)8237306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