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烧脑!孩子放学家长没下班 各种形式托管该如何选择

2017-11-13 朱清海 邓毅富 新快报

离下午4:05放学还有10分钟时间,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原道路的黄花小学的门口已是人声鼎沸,来接孩子的既有家长也有举牌等候学生的托管人员。每一天,类似一幕会出现在广州市中心城区多数小学的门口。


网络配图。


由于多数上班族在下午4时左右还没到下班时间,孩子放学后“上哪儿”成为一大难题,课后托管也就成为“刚需”。此前,越秀区公布今年十件民生实事,区内20所小学试行下午课后校内托管成为其中之一,一时间成为城中热议话题。


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目前校内托管是免费的,但是存在着托管时间短等不足之处。除了校内托管,家长还可以选择兴趣班、社区托管等托管形式。在互联网时代,市内一些大型住宅小区甚至出现了共享托管。可是,这些托管形式都是各有优点、缺点,家长在选择时颇有些“烧脑”。


校内托管 

共有3种方式 托管时间仅1小时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越秀区内的文德路小学、清水濠小学、东川路小学等20所小学已试行校内托管。课后托管被纳入财政预算,每生每天补贴2元。同时,创新托管模式,建立政府主导、学校承办、社会参与模式,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为学生提供课后“看管”基本服务、素质拓展延伸服务。


新快报记者从一所列入试点名单的越秀区某小学负责人处了解到,课后校内托管于今年9月正式启动。教育部门的相关指引中包含了3种托管方式,一是在课室集中看管,以45人为一个班,实行混班管理,老师仅对学生进行看护,辅导功课就顾及不了了;其次是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活动,第三种是交给校外的托管机构。


现在,该学校采取了前两种方式,暂未委托校外机构托管。“多数老师其实不愿意学校做校内托管,政府支付的每位学生每天2元的补贴没什么吸引力,校外托管机构赚的也少,积极性不高。即使愿意做,也只是简单的看管。”这位负责人说,由于校内托管对学生和家长免费,因此多数家长对此拍手称快,但也有部分家长认为有美中不足之处:校内托管时间太短,下午4时开始5时就结束了,只有1个小时,建议将托管时间延长至下午6时。此外,也有家长希望学校能在托管时间内辅导学生功课。由于目前的校内托管不负责辅导功课,所以有不少家长仍选择校外有辅导服务的托管机构。而在一些小学生看来,对校内或校外托管无所谓,只不过是在不同的地方做作业。


根据今年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对此,中小学校要结合实际积极作为,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课后服务内容主要是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提倡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免费辅导帮助。优先保障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亟需服务群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单位和教师给予适当补助。


兴趣班 

深受欢迎 但不能覆盖所有学生


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其实,校内托管并不新鲜,除了越秀区,广州市其他区也有小学开展托管。不过,这些托管班多数以“兴趣班”的形式出现,而不是辅导功课。


比如,荔湾区西关实验小学就开设了“城市学校少年宫”,从周一到周五都有各类兴趣班供学生选择,学生在下午4时放学后可参加兴趣班,相当于延后1小时放学,在校内就可以学到才艺,因此深受家长欢迎。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该校开设课后兴趣班已有6年时间,包括光复校区和芳和校区,分别开设了不同的兴趣班。从周一至周五,每个校区都有40多个兴趣班供学生选择。比如芳和校区就有舞蹈、绘画、围棋、民乐队、葫芦丝、田径、篮球等课程。


据介绍,这些兴趣班大部分免费,除了少部分需要外聘专业教练的课程收费外,兴趣班的老师们都是自愿报名、义务劳动。不过,这些兴趣班也难以做到覆盖所有学生。新快报记者了解到,除了周一下午课后的“游学”是针对所有学生,周二至周五的兴趣班都需要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及老师的排课进行报名。


此外,该校还有午托,有六七成学生选择午托。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大部分学生的家长是80后、90后工薪阶层,他们中午没有时间回家照顾孩子,所以多数学生参与午托,减轻了家长的压力和负担。老师们是无偿劳动,负责午托的老师就没时间午休了。”


在越秀区,广州市真光学校没有列入此次试点校内托管,校长蔡练介绍,学校设有“世之光”之“架势堂”活动,每天放学后进行包括武术、击剑、龙狮、合唱、美术、最强电脑、机器人等常态化的体育、艺术、科技项目。参与的学生几乎占在校学生人数的一半,约200人,负责的老师都在校工作至下午5时许才下班。


■真光学校击剑队的队员放学后在训练。受访者供图


■放学后,真光学校田径队的队员在练习基本功。受访者供图


越秀区的广中路小学也没有进入试点名单的,校长李晖延介绍,多数学生住在学校附近,下午放学后由家长接走或自己回家。而对于一些被称为“捉仔”的学生,即成绩特别好或特别差的学生,老师会进行课后的个别辅导。学校还组织学生足球队、舞蹈队,队员放学后在校内进行训练、排练,这些都是免费的服务。足球教练是毕业学生的家长,舞蹈老师则由学校聘请。


■真光学校的学生放学后在图书室看书写作业,老师和少先队干部轮流管理。 受访者供图


■越秀区中山三路小学课后班同学在学习做手工。受访者供图


社区托管 

开始时报名火爆 现在日渐冷清


学校的兴趣班无法覆盖所有学生,而且不辅导功课,那么,不想或不能参加兴趣班的学生,放学后还有什么选择呢?渐渐地,社区内的免费托管班进入了家长们的视野。


越秀区五羊社区的公益4点半课堂,由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工和教育机构的志愿者负责,下午4:30至6:00辅导和托管有需要的社区学生,以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加强他们与老师、家长、同龄人的良性互动与沟通,对孩子的性格发展施以积极的影响。


在广州的另一个社区,据街道工作人员介绍,从2013年开始,街道在家综举办托管班,为辖内小学生提供免费的“330课后托管”服务。高峰时期有近百名小学生报名参加,由于孩子需要的辅导服务不同,因此社工和志愿者把托管班分为两个班,1年级至3年级学生为一班,4年级至6年级学生为另一班,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刚开班一两年那段时间,工作人员每天都接到家长打来的电话,询问托管班是否还可接收孩子。考虑到服务的质量还有场地的容量,所以在没有同学退出的情况下不再接受报名。”


然而,最近一两年社区托管班的规模开始缩小。“毕竟辅导孩子的不是专业老师。”该工作人员表示,家综社工和大学生志愿者一般只能提供简单的作业辅导和照顾,而家长希望托管班能让小孩的学业有所提升。“不少家长提出,除了辅导作业,能不能把小孩的弱项补习一下?对此,社工和志愿者感到为难。”请老师来辅导,肯定要增加费用,而受限于公益性质,家综提供托管服务时不能向家长收费,因此家长的需求很难满足。


于是,有些家长宁愿出钱让小孩到校外的托管机构,托管班的规模逐渐缩小了。“现在只要有居民来我们这里随时都可以报名,家综的托管服务还是会向有需要的人群开放。”


共享托管 

提供服务的家庭有的月入过万元


“孩子做作业着急了,我却帮不上忙。”从河南省到广州来照顾孙子的雷阿姨告诉新快报记者,孙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儿子和儿媳上班回家晚,她只好亲自上阵辅导孙子功课,却被孙子的作业难住了。不得已,她只好找孙子同学的家长商量,让孩子们放学后一起做作业。


在广州,像雷阿姨这样遭遇“陪读”困境的中老年人不在少数。孩子读小学,父母要上班,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重任落在祖辈身上,可是由于身体或文化水平的原因,祖辈难以胜任——这就是雷阿姨等人面对的实际困难。新快报记者走访越秀区黄花小学、天河区华康小学等学校发现,下午放学时来接学生的家长以老人为主,一些老人甚至帮孩子背着书包跟着孩子去课外培训班上课陪读。


刚需之下,校外托管市场蓬勃发展。看看校园周边的各种校外托管班,就知道广州的托管服务有多火。但是,选择把孩子送去校外托管的家长也不无担心,且不说校外托管机构能否保证安全,在托管期间孩子吃什么、学得怎样都让人操心,家长甚至担心托管变成了“脱管”。供需错配之下,番禺等区一些大型住宅小区悄然出现家庭式的“共享托管”。


新快报记者走访番禺区某大型小区发现,一家共享托管平台进驻了该小区,小区内的部分家庭在平台注册,提供托管服务,而购买服务的家长可以通过手机“注视”着小孩的托管状态,知道他今天吃得好不好、学习认不认真。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该线上平台提供托管服务的家庭超过60户,就在同一小区报名托管的家庭则多达数百户。前者须接受托管平台的实时监控,方便后者随时随地关注孩子的动态。


■番禺区某大型住宅小区悄然出现家庭式的“共享托管”,家长可通过手机实时观看到孩子的状态。新快报记者 祝贺/摄


该共享托管平台的负责人汪宗叶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把“互联网+托管”称之为“共享妈妈”模式——“通过认证、审核和培训,让每个家庭可以直接参与托管”。而实时监控是以家庭为主的新托管模式的最大看点,托管人员从学校接回小孩,即时拍照发到线上平台进行“人脸打卡”,家长第一时间接收到小孩被接走的信息。在托管期间,孩子的一举一动也被实时监控,“比如孩子吃了什么东西,必须拍照上传。家长也可以清晰看到小孩在做什么作业。”汪宗叶说,即使家长出差在外也能掌握小孩的动向,“过程公开透明,避免了以往托管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新快报记者在该平台上看到,不同托管方式均有明细收费,以1年级至3年级6人至10人的晚托班为例,课程费加餐费加杂费,每人每学期需4570元,减去平台给的1000元补贴,家长实交3570元。而提供服务的家庭,收入也不错。记者了解到,有一户提供服务的家庭,10月份的营收超过了1万元。


提供服务的家庭资质如何?谁来监管?对于这些问题,汪宗叶表示,托管平台及模式都是新的,希望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指导和监管,推动托管市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声音

业内人士: 共享托管是一把双刃剑


广州市越秀区博雅青少年成长服务中心主任严凯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家长对托管的需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最基础的“代管”需求,也是很多家庭存在的民生需求。从这一点来看,由政府补贴的校内托管是一件好事,但对于工作生活忙碌的家长而言,1小时的托管时间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除了基本的托管服务,也有家长会提出“营养”方面的需求。对此,他认为广州市有关部门可以出台小学生课后托管教育课程指导目录,为学生提供菜单式的课后有偿素质教育服务。


对于校内托管的承接主体,他认为可以由志愿者或义工组织提供服务,鼓励学校在职教师以志愿者或义工身份担任托管教师,支持市(区)少年宫、公共图书馆、社区活动中心、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社会组织及特殊才能个体参与校园不同层次的托管服务。困难家庭学生参加基本项目的费用由政府财政兜底,努力吸引大部分小学生参与校内托管,从根本上解决小学生托管难的问题。此外,凡是参加校内托管的,建议一律采取家长一次性全年缴纳商业保险的方式,由保险公司负责意外伤害事故赔偿。


针对火爆的托管市场及“互联网+托管”的共享平台模式,有教育专家表示,目前托管机构没有任何一个部门对这方面进行监管。共享托管平台是一把双刃剑,会对传统的线下托管机构产生冲击,也对线上平台自身的发展提出要求。这样的模式有助于依靠创新的力量,推动托管市场的进一步完善。


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邓毅富 谢源源 李应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