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ARTPLUS×杨澜×叶氏艺术家父女,我们的”伙伴“关系

2016-04-01 一分钟会爱上它▶ 前线

写在前头:雅昌旗下聚焦艺术与设计跨界的全新平台ARTPLUS阿扑联合杨澜女士邀请叶氏艺术家父女叶永青、叶甫纳为“天下女人际论坛 ”专属定制了一套“伙伴·对话”艺术胸针,限量发售。分别代表两位艺术家对于女性在生命中所遇到的 “ 伙 伴”关系不同的见解,汲取了女性(女儿),以及男性(父亲)视角出发的体验与思考。同时代表天下女人对“包容的社会”、“真正的伙伴”的解读。

以“包容的社会,真正的伙伴”为主题的2016天下女人国际论坛将于4月1日-3日在北京举行,全球政治、商界、教育、传媒、公益等领域的意见领袖,全球女性问题研究机构与学者,全球“身心灵”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机构将济济一堂,共同传递女性的声音与选择。


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活跃于当代艺术圈的叶永青,以及女儿青年艺术家叶甫纳欣然接受了为杨澜发起的“天下女人国际论坛”设计“伙伴·对话”艺术胸针的邀请。而这次ARTPLUS联合杨澜女士对著名艺术家叶氏父女——叶永青、 叶甫纳为“天下女人”专属定制的邀请,成全了这对父女在艺术创作上的首度合作,他们从男性和女性的不同视角和体验出发,用艺术诠释对女性在生命中所遇到的“伙伴”关系不同的见解。


▲叶永青

那个曾经引领了“85美术新潮”,与云南的艺术家张晓刚、毛旭辉、潘德海等共同“谋划过“西南艺术研究群体”,参加过“89现代艺术大展”的叶永青,总是很容易与“先锋”、“当代”这样的词汇连在一起;而这一次,他温情脉脉,他说,这次设计的胸针,是“爸爸写给女儿的抒情诗”,在叶永青看来,“真正”的伙伴,始终伴随着亲情与友谊。


▲叶甫纳

作为85后,叶甫纳这一代的年轻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上已不再像父辈那样,创作中常常流露出某种无意识的地域与时代特征;她们从一开始创作,作品就显现出无国界、难以被标签化的特征。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专业毕业后,叶甫纳赴伦敦中央圣马丁求学;同为艺术家,父亲的艺术家身份无形中给她压力——“自己会想要努力去证明自己”。

为“天下女人”论坛专属定制了“伙伴·对话”艺术胸针,当父亲叶永青温情脉脉的借作品给女儿写抒情诗,这一次叶甫纳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探讨来诠释“伙伴”——我们都是既独立、封闭,又相互依存、开放、协作的共同体。

ARTPLUS专访叶永青、叶甫纳

Q1

ARTPLUS:这是你们父女第一次在艺术创作上的合作吗?有何感受?

叶永青:应该是吧?谢谢论坛提供的这样一个机会,虽然我和纳纳都从事艺术创作并在不同的学院当老师,但一起合作还不多。我很享受这次活动!

叶甫纳:公开的“合作”好像真的是第一次,感觉很好玩。

▲叶氏父女

Q2

ARTPLUS:杨澜女士领头的的“天下女人国际论坛”今年的主题为“包容的社会,真正的伙伴”,您如何理解“伙伴”这一主题?

叶永青:"伙伴"是人生中相逢相知的礼物,伴随着喜乐悲苦爱痛交加,但真正的伙伴,往往离不开亲情和友谊。

叶甫纳:很认同,在如今性别,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每个人都作为一个个体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同性别的关系成为真正的“伙伴”,我们都是既独立、封闭,又相互依存、开放、协作的共同体。

Q3

ARTPLUS: 你在此次的创作中,是如何体现“伙伴”的主题的,提炼了哪些元素?

叶永青:这回的设计,设计团队选了我过去作品中的一些符号和图式为创作原素,一个是有Love字样的黄玫瑰,黄色的花蕾和蓝色的Love等待爱的渴望。另一个是我的两件作品的合成:一个心型的"我爱你!"与一件父与女的双鸟肖像。是爸爸写给女儿的抒情诗。

叶甫纳:我感兴趣人和人之间,看与被看的的关系,一个徽章是“PeeP”窥看,是对于他人的一种猜度和感知;一个是“Exhibitit”展示,是自我对外在的释放,这两者互相为伙伴关系。


▲“天下女人”论坛专属定制“伙伴·对话”艺术胸针

Q4

ARTPLUS:这次你们之间是如何合作的?会一起讨论思路吗?还是各做各的?你们的作品如何产生对话?

叶永青:我知道纳纳这两年在做“指甲计划”,通常,我是她的作品的最早观众之一,但我们大概沒什么交流和讨论。有时候我会在朋友圈转发一下她的展览或活动,帮她鼓鼓掌!她也会这样对我!哈哈。

叶甫纳:我们是各自独立想方案的,之前没有沟通过,爸爸的作品比较文人,很雅;我的作品则比较入世,色彩也比较丰富,但我们的审美也很一致,喜欢天真稚拙的东西。所以这次为了配合,因此特意选择了一些爸爸比较彩色的作品元素。很期待最后会有什么成果。

▲叶永青作品

Q5

ARTPLUS: 现在大部分时间是在云南还是北京?云南、北京两地的生活经验对你的艺术创作有何影响?

叶永青:在云南占小一半时间了,北京呆得最长,两地生活完全不同,一个是乡村一个是文化和权力的中心,时代社会起呈转合相关连的非常不同的能量与问题甚至是困境,而这种不同生活的方面,正是对于一个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营养的所在。我以在这种生活中获得的多重视野和身份为荣。

Q6

ARTPLUS:你的新展在歌德开放空间正在进行,展览的内容是过去两年的“指甲计划”吗?“指甲计划”的元素是否会运用到此次的“伙伴”的创作中?

叶甫纳:展览已经3月18日在上海歌德开放空间(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开幕,发起“指甲计划”艺术项目,我试图将“画廊”、“美术馆”等当代艺术展示空间和机构所发挥的功能模式(包括策展、展示、销售、传播、交流、公共教育等),集中在“指甲”这个特定的狭窄空间。模糊“日常”和“艺术”展览的边界。

“指甲银行”希望建立一个指甲艺术系统的庞大基因库,将所有关于指甲的创作方案及艺术实践整理为藏品和文献库系统收藏和存档。观众可通过查询与艺术云图合作的“指甲文献库”借调出指甲藏品观看。此外,运行指甲机构实验和生产的后台也在展览中呈现,观众可以自由的参与到指甲艺术系统的流水线,创作自己的指甲“作品”并存储到指甲银行中。

“指甲计划”和“直播计划”是最近我在做的两个艺术项目,这次设计的两个徽章的视觉元素“指甲”和“云”也是这和这两个项目的对应。



▲叶甫纳作品,“指甲计划”


ARTPLUS专访杨澜


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i0191l289oq&width=670&height=502.5.5&auto=0

Q1

ARTPLUS:今年的论坛邀请到艺术家父女——叶永青和叶甫纳,为论坛专门设计了4款“伙伴”胸针,这也是他们这么多年来的首度合作,您希望这次的艺术设计胸针给论坛带来什么?艺术的介入对于论坛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杨澜:这四枚胸针代表着女人生活当中观察到的不同的风景,和对自己的某种发现,充满了乐趣,我也希望这四枚胸针可以成为论坛当中有趣的话题,女人在一起对于美、对于新奇的东西、自我发现的东西永远是充满兴趣。而我们这个论坛就是女性成长和社交最佳的平台,我相信这几枚胸针一定会成为大家的挚爱。

这四枚胸针无论是造型和表达情感的方式都非常独特,它们像一朵云,一朵灿烂开放的花,一个指甲或是一个有两只小鸟的心,这都给我们带来新的表达方式,让我们突破平庸、突破俗套,突破人云亦云来寻找自己的个性。就像我们的论坛也是,希望女人可以成为自己,而不是随波逐流;不用因取悦、讨好别人而压抑自己的个性。

Q2

ARTPLUS:父女关系的选择是这次艺术胸针设计的落脚点——父亲其实是见证了一个女人的成长,以及作为女人不同角色的转换,这本身就蕴含着对不同人生阶段的“伙伴”的情感表达,您如何看待父女这种关系对于女性的影响?

杨澜:人都是生活在各种关系中,而女性对关系又是非常敏感的,无论是爱情的关系,还是亲子的关系或是跟同事的关系,很多时候都在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心情、压力指数等等。所以在这个论坛上,这两位艺术家,刚好又是一对父女,为我们表达了一种呵护、关注、支持、滋养和反哺的交流,其实是一种非常平等和良好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对于女性的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

Q3

ARTPLUS:您做对话节目多年,在您的节目中也不断尝试各种跨界的形式,包括您也采访了很多跨界的嘉宾,您如何理解跨界?

杨澜:跨界是特别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在今天跨界不仅是一种可能,也是一种必须,今天的创新思维就是艺术、科技、人文、自然等各种元素的跨界产生的。所以在今年天下女人国际论坛,我们也提出“包容的社会,真正的伙伴”这个主题,其实就是男女两性平等,不仅仅关系到权力和社会正义的话题,这其实也是一个聪明的话题,当男性和女性不同的思维观念和视角碰撞到一起的时候,我们会创造出更多美好的东西,所以跨界也是与我们的论坛非常契合的,跨界带来合作、发展和创造。

Q4

ARTPLUS:事实上,您在艺术圈也有很多朋友,包括向京、瞿广慈等,您本人收藏艺术品吗?个人偏好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杨澜:我收藏艺术品,但谈不上特别狂热。我喜欢比较抽象、和超现实主义的当代艺术,所以也有收藏诸如曾梵志、向京、瞿广慈等艺术家的作品;其实我也很喜欢一些写实的作品,但希望能在写实中也看到一些写意的痕迹,像何多苓先生的作品,我也是很喜欢的。

Q5

ARTPLUS :“天下女人国际论坛”举办至今已是第三届,为什么今年的主题是“包容的社会,真正的伙伴”?

杨澜:这些年我基本上参加过世界上主要的女性论坛,我发现大多数论坛都是女人讲女人的事,女人讲女人听,谈的也是女人的事。事实上,社会上的男性普遍对于女性的主张有某种误解和隔阂,认为拿男性作为假想敌的一种思潮或者运动所以男性颇感惶恐和某种敌意。我认为论坛特别应该听到男性的声音,必须是双方通过彼此的视角,在尊重性别差异的前提下去要求机会平等。同时,我深深的感到在这样一个迅速变化的时代没有人可以单单靠自己就能成功,特别是女性。我作为一个还算有知名度的创业者,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我想如果没有家庭的、职场的男女合作伙伴关系,光靠女人也是平衡不了的。


我们今天在论坛上提出“伙伴”关系,它的层次应该是丰富的;因此在我们邀请的嘉宾中,也包含了“伙伴”关系的三个层面:首先是公共政策层面的,比如我们邀请到澳大利亚第26任总理陆克文,他在任期内就出现了高比例的女性部长。其次是企业层面,全球数据表明,男女的关系平等特别是在高管和董事会里有足够女性代表的那些企业,在市场竞争力方面都会更好;在今年的论坛中包括sap、法国娇兰、太平人寿、联想集团、百度、万科等这些国际和国内领先的公司,都会来谈企业文化中女性平等的晋升机会。最后,家庭层面,我们今年邀请到潘石屹和张欣,龚琳娜和老锣这两对夫妻来谈谈在事业和人生中如何共同成长,使得两人都有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而非一方对另一方的牺牲。


2015年天下女人国际论坛

Q6

ARTPLUS :这也是世界妇女大会在京召开的第三个十年的开端,这二十多年来您作为电视媒体人,作为一个观察者和参与者,你看到女性的地位和发展有何改观吗?当代女性的困境和机遇又是什么?

杨澜:很有意思的一个巧合是,20年前,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的时候,开幕式就是由我在人民大会堂主持的。在过去,女性的话题是作为一个权力的争取和公平、正义的话题来讨论;而今天又成为一个社会的明智之选,因为女性的身上真的有这个世界上尚未开掘的生产力,同时,因为女性也肩负着人类再生产的使命,特别是中国开放了二胎以后,一个国家女性的自信、自强、独立,以及他们的教育程度,都直接关系到我们培养的未来。所以今天讨论女性的话题,并不仅仅只是属于女性的,也是属于男性和整个社会的,属于每一个企业和家庭。

今天女性的困境在于表面上看,我们比我们母亲那一代的人有了更多的职业和生活的选择,但在观念上事实上又有很多沉渣泛起的部分,在我们的社会当中仍然还存在着对女性角色的偏见和刻板印象,而让我们陷入一种二元对立的性别模式中,我经常听到年轻女性在讨论:干得好还是嫁得好?拼男人还是拼事业?有些母亲也会说,拼儿子还是拼事业?其实在这些“拼”的背后是一种焦虑和不自信,其实我们是有两条腿走路的,我们可以拥有完整的生活和完整的自我,这种事业和家庭平衡,似乎是二选一的困境其实是不公平的。

其实每一个人都应该去平衡事业和家庭,这个问题不应该只问女人。在今年的论坛上,我们也特别提出,“亲爱的,来帮我一把好吗”,只有在家庭当中愿意分担和协助我们的男性,我们才可能来实现某种事业和家庭的平衡。仅仅让女性来平衡,她又要做早饭,又要送孩子上学,又要工作,又要照顾老人,晚上甚至还需要做更多家务,我觉得除非是女超人,否则真的难以实现。所以人们旧有的观念,性别分工的刻板印象,还在局限着我们今天的选择。

2016年天下女人国际论坛邀请嘉宾

Q7

ARTPLUS:您一直以来都很关注女性在当代的发展问题,“天下女人”访谈节目,包括今天的论坛,而事实上在现实生活我们要承认这确实是一个更有利于男性发展的男权社会,女性应该怎样在当下的环境里寻求自我发展?又如何与他人/男性协作?

杨澜:我相信这个社会有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旧有对男性的刻板印象,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男性也应该突破性别的偏见与歧视。比如这个社会对男性“成功”的定义就非常狭窄,无非是做多大官,管多少人,住多大房子,拥有多少财富,事实上,这样的刻板印象也给男性带来很大的压力,使得他们觉得要体现某种男性气质就需要成天在外面混、喝酒,在中国的很多家庭中都会出现“缺席的父亲和焦虑的母亲”这样的现象,这就说明男人其实也牺牲着他们的天伦之乐;所谓的“男儿有泪不轻弹”,这也让男人连宣泄感情的渠道也没有;所以男性也是性别偏见的受害者。所以就像今年论坛的主题一样,男女本来就是良好的伙伴,我们都应该去突破边界,有更加自由和完整的选择。

在今年天下女人国际论坛上,我们特别发出一个倡议,希望我们的社会和公共政策变得更加家庭友好型,比如在我们的社会中,托儿所和老人、病人护理的服务是非常不足够的,质量也有待提高,只有这些社会服务跟上了,女性才有更多时间专注于事业的发展。在企业,虽然国家规定男人也有15天的带薪产假,但是很多男人都不会休,很多企业甚至不知道这个规定。但是在很多北欧国家,男人不仅有陪产假,而且必须休陪产假,这也是男性与小孩建立情感,分担家庭责任,享受天伦之乐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我们在这个论坛也呼吁更多企业不仅位女性提供平等的晋升机会,同工同酬,也鼓励男性同休产假,这样也有利于减少女性在就业的过程中遭遇的歧视。

更多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