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这群铁汉的“演出”震撼海天,为何只有一个观众?

2016-07-31 中国海军网

    

无名英雄——走近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一级飞行员张超烈士和他的战友们

  

▲跳伞前合影留念


张超,一个极其普通的名字。


如果用互联网搜索,这个名字成千上万。


可加上“舰载机”这一关键词,张超这个名字就是唯一的。


如果不是瞬间的壮举,张超不会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他依然在海天之间默默为国飞行。


昔日硝烟战场上,回响着无名士兵用鲜血书就的豪言:“为了你们的明天,我们失去了今天。”


今天,张超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就是为了航母事业的明天,为了共和国军队的明天。


为了梦想,张超走了。


为了张超的梦想,为了祖国的梦想,张超的战友们在海天之间继续默默飞行。


舰载机飞行员气势如虹的飞行,他们的父母未曾看过,他们的妻儿未曾看过,他们的亲朋也未曾看过。这一震撼海天的“演出”,只有唯一的“观众”——祖国。


“人海茫茫,你不会认识我,我在遥远的路上风雨兼程……”让我们走进中国海军舰载航空兵部队,走近张超和他的战友们,走近这群默默为国砺剑的无名英雄。


■“一代军人有一代军人的使命,我们的使命就是‘赶路’”

 


▲海空有我,请祖国放心。


清晨,海军某机场,战机呼啸。


第一个驾驭“飞鲨”的,依旧是他——“航母舰载战斗机英雄试飞员”戴明盟。他今年已45岁了。纵观全世界现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他是名副其实的“老将”。


一切同以往一样,唯独少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张超。


4年前,歼-15 “惊天一落”。举国欢庆之时,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悲壮地倒下了。


4年后的今天,年轻的舰载机飞行员张超,壮烈牺牲在航母事业的征途上。


“这是继罗阳之后,又一次无声的悲壮。”戴明盟说,航母事业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我们还有太多的事要探索,还有太多的路要跋涉。


回眸凝望,前进的脚步已经够快——短短3年,舰载航空兵部队悄然成军。


这支新生的部队,承载着国家使命、民族梦想。


张超的战友们记得,成立仅3个月,习主席便亲临视察,勉励大家再接再厉、深入钻研、勤学精练,早日成为优秀的航母舰载机飞行员。


张超的战友们记得,胜利日大阅兵,他们驾驶“飞鲨”飞过天安门时,国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这些记忆,不仅是荣光,更是催征号角——航母事业才刚刚起步,我们与世界的差距摆在眼前。


“一代军人有一代军人的使命,我们的使命就是‘赶路’!” 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政委赵云峰说。


赶路,就要争分夺秒。赶路,就要风雨兼程。


“为了赶路,张超悲壮倒下。为了赶路,我们不能沉溺于悲伤。为了赶路,唯有擦干眼泪继续前行。”赵云峰说。


这支部队经历了大喜,又经历了大悲,变得更加成熟。


在这里,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肩头的使命;每一个人都知道,他们的飞行牵动着祖国的目光。


王勇,张超的大队长。女儿出生的时候,他正在来新单位报到的路上。女儿呱呱落地的时刻,成了他人生记忆的空白。去年母亲病重,他连夜赶回。母亲做完手术,得知病情稳定,他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单位:“我马上赶回来。”


不是他不孝,只是他肩头的担子太重——“飞行不是个人的事,事关航母,事关国家。”


舰载机飞行员公寓里,“利用好时间”的标语格外醒目。在这支部队,时间不是以天计,而是以小时计、以分钟计。王勇和战友们,在短短一年内改装了两型战机,靠的就是日复一日的接力和冲刺。


空中有多忙,看看地面有多忙就知道了——


36个小时,机务官兵们连续奋战,在冷风如刀的严冬干得大汗淋漓。刚从团机关下去当指导员的方振,被这一幕震惊了。他一气呵成写下《我的兄弟在加班》……


“这真是一群铁打的汉子!”海军总医院护士张丽,在外场保障了一整天后由衷感慨。


■“历史也许不会记住我们的名字,但一定会记住我们走过的路”



▲参加飞行后讲评。


“黑区”,2米见方,“镶嵌”在机场跑道上。


这是张超和他的战友们,用战机创作的一幅“写意作品”,观之让人震撼不已——


这黑色,是战机轮胎着陆时与地面剧烈摩擦留下的;这2米见方的“黑区”,就是他们着舰飞行训练时模拟航母甲板的着陆区。


这“黑区”,分明就是中国舰载机部队探索的“足迹”,是他们艰辛成长的印记。


凝视这片“黑区”,记者试图寻找张超最后一次驾机着陆时留下的那个印记。


然而,3个月过去了,胎痕交叉重叠,黑点密密麻麻,早已分辨不出哪一道是张超留下的。


“历史也许不会记住我们的名字,但一定会记住我们走过的路!” 副团长孙宝嵩说,那一天,他亲眼目睹了张超的壮举,目睹了事故时那浓浓的黑烟。


这悲壮的一幕,也让他和战友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航母征程充满着荆棘与挑战,创新路上风险不可预知。


前方,还有风险在等待着他们。


但这支部队不相信眼泪,只相信行动。“精准,守纪,零容忍”是他们的行动“铁律”。“铁律”的背后,站的是一群“铁汉”。


和张超一样,袁伟是海军超常规培养的舰载机飞行员。他说:“过去的一年,飞行训练的起落架次,相当于自己过去六、七年训练的总和。每一次模拟着舰起落,都要承受数倍于以往的超负荷过载,一趟飞下来,从来都是汗流浃背。”


“每一天的飞行,看似重复,其实都是在创新。”舰载航空兵部队参谋长张叶说,这支部队有太多的“空”要填,太多的坎要过。


创新是这支部队最迷人的气质。在这里,“首次”从来都不是新闻。他们所干的事,几乎都是“首次”。


哪儿有教训了,他们记下来;哪儿有经验了,他们写下来。飞行员邓伟说:“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就是‘栽树’,方便后人‘乘凉’。”


张超结合自己的飞行经验,总结出一套歼-15某型武器教学法。这份3000余字的教案,是他牺牲前为航母部队战斗力生成贡献的最后一分力量。


记者在即将刊印的部队内刊《尾钩》清样上,看到了张超这篇文章。杂志主编、团参谋长徐英说:“我们一边是探索,一边也是在铺路,要让后面的人踩着我们的脚印,走得更实更快。”


那一天,战机的轰鸣声令人血脉贲张。记者亲眼目睹了他们用忠诚和血性上演的“刀尖舞蹈”。


舰载机飞行员气势如虹的飞行,他们的父母未曾看过,他们的妻儿未曾看过,他们的亲朋也未曾看过。这一震撼海天的“演出”,只有唯一的“观众”——祖国。


这一幕,让人联想到上世纪我国原子弹爆炸时留下的那张经典照片——当巨大的蘑菇云腾起时,欢呼的人群、这些“两弹一星”的开拓者们,留给世人的只是一个个背影。


“天空没有留下我们的足迹,但鸟儿已经飞过。”今天,一架架“飞鲨”战机向海天飞去,我们看不到飞行员的面孔,看到的同样是一个个背影。


无名亦英雄!


■“无论前路有多么艰难,我们都要带着兄弟一起上舰”



▲飞行前表演。


很多时候,语言是无法表达自己心情的。


站在张超父亲面前,团政委刘磊深深地鞠了一躬:“老人家,对不起……”


那一刻,刘磊哽咽了,他甚至没有勇气面对老人家的眼神。


已经过去3个月了,说起这一幕,刘磊仍眼眶发红:“张超的牺牲,没有让我们胆怯,反而让我们更团结、更执著、更勇敢。”


38天,查明战机故障,他们继续飞行;安抚好父母妻儿,他们继续飞行;为了早一天上舰、早一天让航母形成作战能力,他们继续飞行……


“大胆地飞,科学地飞,安全地飞。”在飞行事业里,第一要素就是勇敢,做不到勇敢这一点,后面的一切都是空的。做不到勇敢,我们就飞不出属于我们航母事业的那片天空。


“作为第一代舰载机飞行员,我们必须要有勇气,面对未知的风险。”飞行员戴兴说,“张超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着舰飞行开辟了通道。”


走进这支部队,你会发现,张超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正如政委赵云峰所言:“张超不仅仅是张超,张超是‘我们’,张超是‘张超们’。”


此时此刻,张超的战友曹先建,还躺在海军总医院。他正努力康复,期冀尽快重返蓝天。


发生特情被战友救回,曹先建见到政委赵云峰第一句话是:“对不起,我给组织添麻烦了!”


去医院救治途中,曹先建见到部队长戴明盟第一句话是:“我还能飞吗?”


什么是境界?什么是追求?


曹先建这两句质朴的话,给予了我们答案。


“作为飞行员,实现梦想是要付出代价的,有时就是生命。”年轻的飞行员史晋杰说,他的孩子刚过一百天。前阵子休假回家,他一有时间就把孩子抱在怀里。他的目的,就是“想跟孩子多待会儿”。


为国担当,对家亏欠。铁汉柔情,动人心弦。


这是团参谋长徐英写给爱人的诗:“想我你就偷偷地哭,让泪水洗去岁月的孤独,家庭的重担你一人承担。想我你就偷偷地哭,那是坚强奋斗的倾诉,孩子面前你挺起脊梁……”


战友手足,不舍不弃。前路漫漫,携手同行。


飞行员艾群与张超住同一个房间。团里担心艾群触景伤情,提出让他换房间。艾群却说:“不用,我已经调节好了,能把这份‘伤情’变成乐观、变成动力,把他装在心里,到时候带着兄弟一起上舰。”


不单是艾群,张超同班的战友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心愿:“无论前路有多么艰难,我们都要带着兄弟一起上舰!”


来源/中国海军网

作者/柳刚、陈国全、

 欧阳浩、王通化

监制/陈国全 编辑/吴奔

猜你喜欢

【重磅】这6名女兵,今天正式成为海军水面舰艇部队首批兼职女潜水员

“最帅潜水员”官东递交抗洪申请,时刻准备奔赴一线


◇有一片风浪我们紧盯着◇


觉得不错,记得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