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失信人还敢赖账吗?国家制定“新规则”,小心一人连累全家

随着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断增强,信用记录也越发完善,与此同时,人们对于超前消费和贷款的认知也在不断提升,这就导致了很多陷入贷款中无法自拔的“老赖”。国家也看到了这一现象,于是制定“新规则”,这下老赖们可跑不掉了!



小心一人连累全家


据《澎湃新闻》报道,一旦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个人失信,那么针对老赖本身最直接的限制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出行和消费限制,不过或许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一旦失信,不仅自己会面临限制,就连家人都有可能会被连累,身上凡是有负债的人一定要小心了,一人连累全家不是说说就可以解决的。


针对老赖的政策


具体来说,针对老赖的政策包括但不限于住星级酒店、前往高消费娱乐场所、购买豪车、豪宅等,而出行方面则不被允许坐一等舱,而飞机票更是买不到,在实名制的情况下,想跑都跑不了。更重要的是,姓名、照片以及相关的身份信息会被曝光,并且即便债务还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都是信息上无法抹去的“污点”。
不过在这些措施下,有人发现,老赖们似乎依旧可以过得非常好,甚至就像完全没影响到自己一样。于是国家制定的“新规则”出台,这下不仅是老赖自己,老赖的家人也会受到十分严重的影响。



家人受到牵连


首先,原本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在清算老赖资产的时候会尽可能保留其最后一套房产,毕竟其家人多少还需要生活。然而现在这些资产也会被直接纳入到清算手续中,而地方可能会根据实际的情况给其租房的机会,这就等于是将老赖的根基彻底清算掉,影响也最为直接。
其次,针对老赖的家人尤其是子女,只要判定为老赖,那么子女将无法上私立学校,并且将来进入公务员、军队等领域的机会也会消失,甚至一些高校也可以反过来对此进行拒收,也就是说,老赖一旦欠债不还,那么等待他的就将是针对后代教育的全方位限制,任何一个为人父母的人恐怕都得在这样的惩罚下更多思考。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原本老赖可以通过转移资产的方式避免被全部清算,比如给自己的孩子或者妻子,但现在这也行不通了,如果发现未成年子女名下有转移后的财产,那么依旧可以列入到清算行列中,想跑都不可能。



清算哪些财产?


这里或许就有人要问了,具体来看,清算的是老赖的哪些财产呢?因为此前的规定中,很多老赖哪怕被限制了,多少还保留有一定的资产,甚至“卷土重来”也不是不行,在新的规定中,针对性的清算和救济途径都已经有了明确的说法。

第一点,如果老赖欠钱很多,但却依旧拒不执行,那么就会直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而且情节严重甚至还会上升到最多七年。很显然,在法律保障下,老赖拒不执行并且想要逃避责任的可能性已经没有了。

第二点,所有的银行卡都会被冻结,原本一些可以使用的支付平台,现在也全部冻结,里面的所有财产都可以依法进行划扣,想要通过某些方式来贷款“卷土重来”是不可能的,而且这里的资金包括但不限于存款和虚拟交易账户中的所有一切。

第三点,除了上述的唯一住房也会被拍卖外,部分地区会给老赖留几年的租房费用,如果乡下有父母之类的住宅那么就直接回乡下去,唯一可能保留的情况就是申请执行的人认为可以就这点宽恕老赖,否则是赖不掉的。

第四点,如果失信人拥有一些国家公职以及公务人员的工作,那么不仅是个人会通过机构进行问责和处分,相关单位也会受到影响,这种清算在力度上已经到了社会层面了,影响非常之大,也是反过来逼迫单位对于这种现象进行自查自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很多工作都做不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老赖即便是想还债,其实也有很多工作是他做不了的,比如说老板、董事和经理一类的职务想都别想,村干部以及组织负责人之类的也完全不可能了,所以,对于老赖来说,要不就凭借着自己的技术劳动致富,不然就只能打工还债,这是对于欠债不还者的惩罚。


失信人失信的原因


当然,惩罚最终都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对于失信人来说,失信的原因很多时候都是自身资金链管理不善而出现问题,要不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借债过多导致还不起,对于失信者来说,如果有良好的还款态度并积极工作,或许也可能会得到一定的原谅,但如果拒不执行,那么后果就如上文所言,只会更严重。
所以,总的来说,面对消费陷阱和贷款陷阱,个人一定要注意,如果当前身上有超过还款能力的欠债,一定要尽可能通过家人或者朋友还掉,人情债和法律意义上的老赖已经是两个东西了,牵连到家里人更是祸患无穷,这样还敢赖账吗?

往期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建立“黑名单”纳入社会信用体系 八部门联合惩戒非法医美

深圳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多次提到信用建设和信用监管

专家认为不必过度担忧信用风险释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