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连载6)导言五:亲疏父子(下)

goldenstoneinvestor 杨天南财务健康谈
2024-09-21

 

大亏3000万美元之后,大赚7.5亿。



亲疏父子(下)

作者:约翰·罗斯柴尔德

译者:杨天南



最终,复利和积累财富的观念并未随着戴维斯的离去而消失,他教会了孩子们极度节俭的美德。全家人都节约着每一分钱,最终积累了数以百万计的财富,直到孩子们二十多岁,才知道自己出自家财百万贯的家庭。


谢尔比和戴安娜的成长伴随着在农场的劳作:堆木柴、清理落叶、从鸡窝里收集鸡蛋、铲雪。他们被告知不要在餐馆里点龙虾或鲜橙汁。当孩子们请求院子里建一个游泳池时,戴维斯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但有一个条件:他们必须自己挖。

 

    他的目标是让后人能够自食其力,而不是依赖家庭的慷慨赠予度日。如此一样,他就可以将毕生积累用于最有价值的事业上。因循复利的主题,戴维斯计划将他的财富留给传统基金会这样的机构,它主张企业的自由竞争、抗议针对资本主义的政治威胁。


这样,他的资金将有助于美国体制的延续,使得其他人能够成功运用自己的资本,而他们的努力无须承担过度的税收、过度的管制。有了投资者友好型的领导阶层,才能最大限度地继续保持整个国家的繁荣昌盛。

 

在我们这位传奇英雄的前二十年,戴维斯取得的胜利全部来自于保险股的投资组合。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谢尔比步入社会,在纽约银行工作了八年之后离开,与两个朋友开创了自己小而精的投资公司。不久,他们的小公司掌管了当时初出茅庐、后来大名鼎鼎的纽约风险基金。


在谢尔比出任基金经理的头一年,他抓住热门的科技股,在基金排行榜中名列前茅。第二年,遭遇1969年到1970年的熊市,持有相同股票的谢尔比在同样的基金排名中表现垫底。正如一个作家寻找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谢尔比也在不断完善着自己的投资组合,寻找适合于己的投资策略。

 

    在经历了随之而来的1973年到1974年熊市之后,谢尔比掌管的纽约风险基金开始渐渐提高。通过不断试错、不断调整,他探索出自己的一套投资策略,既融合但有不同于父亲戴维斯的投资方法。


他的投资组合不再是仅仅局限于保险类股,而扩大到包括银行、券商、以及其他公司,但这些公司都具备戴维斯所偏爱的那些保险公司身上具有的特质。他“以折扣价格购买成长公司”,将绝大多数基金同行远远甩在后面。

 

    1975年,戴维斯的驻瑞士大使任期届满,返回美国。他在上面提到的两次熊市中遭受了重大打击,损失惨重,财富净值从5,000万美元跌到了2,000万美元。但随后保险类股票大幅反弹,到了八十年代中期,他的投资组合也迅速以复利形式增长。没用多久,那3000万美元的损失看起来已经无关痛痒。在接下来的十五年里,戴维斯赚了7.5亿美元。

 

    至此,我们了解了戴维斯时代,他运用自己的投资原则独来独往;然后是谢尔比时代,第一代与第二代人同时在进行投资,但相互之间并无太多协同合作。再下来,到了家族第三代—— 克里斯和安德鲁时代,第一代已经老去,第二代人依然在继续管理着纽约风险基金,第三代运用戴维斯的投资策略管理着自己的基金。

 

——————

推荐阅读


(连载5)导言四:亲疏父子(上)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杨天南财务健康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