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13)生命中的贵人
那些对低迷股市唯恐避之不及的人们,
却在牛市中蜂拥入市。
生命中的贵人
作者:约翰·罗斯柴尔德
译者:杨天南
1921年,道琼斯指数跌至63点低点,这一低点曾在1888年出现过。到1929年,道琼斯指数达到巅峰的381点,史密斯的乐观态度终于被大众接受。那些十年前对低迷股市唯恐避之不及的人们,却在牛市中蜂拥入市。美国基金行业的先锋——马萨诸塞投资者信托、道富投资公司,先后在波士顿成立。典型的投资者看重的是分红,而不是公司盈利。
铁路公司作为典型的蓝筹股,不断发行新股吸引那些保守的寻求安全回报的投资者。当时,铁路被称为 “美国的20%行业”,因为它们消耗了美国国内20%的钢铁、煤炭、木材以及燃油的总产值。铁路行业已经度过了不值得信任的青春期,现在正值壮年,达到了值得信任、高枕无忧的阶段。十年之间,铁路股指数翻番有余。
戴维斯当时是否读过史密斯的书,不得而知。但是史密斯提到的观念到处流传,他不可能没有一点耳闻,他也不可能看不到报纸上连篇累牍的,关于那些 “融资百万富翁”如何借钱致富的快速发财的报道。
尽管,当时的戴维斯距离后来走上投资的道路还有四分之一世纪,他却在一趟前往法国的列车上,遇见了生命中的贵人、未来的资助者 —— 未来的妻子凯瑟琳•沃瑟曼。回顾戴维斯传奇投资成功故事,其最初的投资资本,并非来源于家里皮奥里亚的街头店铺收入,而是来源于纺织业。这个来源于纺织业的资本种子,此刻就放在一个信托基金里,这个信托的受益人就是此时坐在车厢过道对面的安静女孩。
凯瑟琳打量了着这位后来成为她丈夫的年轻人:线条分明的小麦色的面孔、粗花呢制的英伦夹克、更显精致的肘间皮质补丁—— 那分明是常春藤联盟的制服。她留意到他的肢体语言(害羞的眼神、斜倚的肩膀)与他的着装并不相称。她察觉到了他与女性相处时的局促,猜到他不会主动打招呼,于是她打破了沉默:“下一站是日内瓦吗?”
他们发现两人都在日内瓦下车,都是来参加由洛克菲勒赞助的瑞士暑期学校。这个学校将世界各地的学生精英聚集在一起,洛克菲勒家族希望全球这些高智商的年轻人,即使将来仅有一小部分可以成为国家领袖,如果他们还能记得当年曾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就会减少相互间战争。这个目标是乐观的,但这所学校至少已经促成了一桩前景光明的联盟 —— 戴维斯和凯瑟琳。
戴维斯具有 “五月花”血统,凯瑟琳则具有埃利斯岛的血统。但他们发现双方具有很多共同之处,两人都出身名校(一个是普林斯顿大学,一个是韦尔斯利学院),都攻读俄国历史,在到瑞士之前,两人都曾经去过俄国及其周边地区。戴维斯曾经到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参加过学术会议,凯瑟琳曾经在高加索的荒原上策马,睡过帐篷,与吉普赛人一起野营,和部落的酋长进行过物物交易,也对付过不少好色之徒。
凯瑟琳比眼前这个曾经的《普林斯顿日报》前任编辑年长两岁,有着更多的浪漫的经历。她曾经与姐姐 “剩下的”大男生约会过,与他们相比,戴维斯就像一个小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