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友会文摘:两代人共同学习——倾听天南一周年
置顶 打开链接:
两代人共同努力
——倾听天南一周年
各位同学,大家好!
截至11月19日,读友会共有3225名同学。虽然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散落在天南海北,但我们来到这里的原因都是相同的。我们因杨老师的文字而结缘,在这里学习为的是成为更好的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
为了能更全面的展示我一年来的学习收获,给新同学带来启发,我先简要介绍一下自己:
我叫刘晋良,1992年3月出生在山西省中西部县城一个普通家庭,我是家里的长子,一弟一妹。父亲常年在外工作,母亲为我们兄妹三人殚精竭虑。高中叛逆期的我对各种新鲜事物产生兴趣,我喜欢收集、记录各种感兴趣的事物。(多年后,正是因为偶然翻出那一时期记录的文字才清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重新走出迷茫,并有幸遇到老师)
对我来说,记录本身就是最有价值的一件事。这也成为我的文字风格,我会如实记录自己的所感所想。虽然很多想法是稚嫩的、不成熟的甚至可笑的,但有迹可循的好处是便于我反思和认识自己。
父母都是默默付出不善言辞的人,与我们很少有效沟通,受此影响,当自己有想法时往往未经商量就直接付诸行动。好处是逐渐成为一个务实的行动派,弊端也很明显,很多弯路本没必要走。特别庆幸自己在这样的年龄遇到老师,一年多来,这堂“人生MBA课”弥补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失。让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老师在节目中曾不止一次说过,如果能学会真诚赞美身边的人,就没有白学。
回到我自身,从小接受严厉的家庭教育,从来没有听到过父母的表扬,但内心深处最渴望的就是来自最亲近的人的认同。
每次听到老师表扬优秀的同学,自己都想着什么时候能轮到自己。于是获得老师的表扬成为了我努力的原动力。
当通过记录自己的实践得到老师的表扬后,我内心的小宇宙开始爆发。我也开始学着老师的方法,换一种方式与身边的人交流。先是妻子,接着是母亲、弟弟、妹妹......逐渐到五伦之外的人。
几天前,与单良同学交流时,他说自己当初就是因为听到了老师对我的鼓励受到了激励。
我曾就“表扬孩子”的问题与母亲深入交流,她说:“我一直觉得子女做好是应该的。”
受传统文化影响,不善于表达其实是大多数中国人的通病,尤其是亲密关系之间。所以,仅仅是学会“由衷赞美”这一项,就可以推动每个人身边的良性循环。“赞美”三十岁的年轻人,能鼓励更多的年轻人,“赞美”大学教授,能对同样背景的人带来更大激励。
我和清泉相识已近两年,虽然只线下见过两次,但现在已经成为最好的朋友。
起初,我鼓励他每天写一小段文字并同步发送至读友会。惊喜的是,他不仅坚持了下来,而且文字功力愈发显露出来。
一段时间后,反倒给了我一定压力,这促使我开始尝试用自己的方式长期输出。
那段时间,恰好杨老师的题外话解决了我面临的人生困惑,突然想到不如把笔记中的题外话摘录出来。于是,不仅解决了我长期输出的问题,整理题外话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的三观。
现在看来,当初帮助清泉其实是给自己创造了一个他律机制。我俩也越来越默契,虽然远隔千里,但常常能就同一问题达成共识。
长期以来,自己最大的问题就是做事虎头蛇尾,且总想一蹴而就。老师分享的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写专栏的八字箴言“戒急用忍、衔枚不懈”对我影响甚大。
结合自身,我开始有意降低坚持的难度,其实早有把整理的题外话做成图片的想法,但一来起初素材太少,二来增加制作难度更不易坚持。长期坚持做简单的事反倒磨练了自己的心性。
为了主动寻求更多正反馈,最终选择把每日发送时间确定在冠亚前后,因为那时能被更多人看到。最后确定提前五分钟,这样就可以显示在冠亚后面。
通过降低难度和寻找正反馈这两个小方法,我基本养成了定时发送的习惯。
虽然有时候还会因为各种原因中断,但我相信我会做得越来越好。
我们每位同学都很喜欢读友会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与良性互动的人际关系。但毕竟读友会存在于线上,我们的身体大多时候还得回归家庭、回归工作岗位。那么,两者如何有效结合、相互促进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我们是怎样实现在读友会认识那些喜欢我们和我们喜欢的人的呢?
媒介是文字。
正因为我们远隔千里,为了找寻到合适的人,我们尝试通过真诚的文字打动对方,并产生了良性互动。
回到我们身边呢?我们有没有真正用心与对方交流呢?为什么我们与远隔千里喜欢的那个人可以做到有效沟通,回到身边反而变得很难?
对我来说,我是家里的长子,我很清楚自己需要承担怎样的责任。如果在我还有时间陪父母的时候不主动跟他们沟通,未来的隔阂只会越来越大。赚钱真的能解决所有问题吗?
通过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与想法,向他们分享自己追寻老师的过程,我们逐渐取得了有效沟通。即将退休的母亲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忘记自己中年的身份,重拾三十几年前拼搏奋斗的精气神,将勤奋努力延续下去”。
就在几天前,母亲意味深长地说:“为什么之前一直都是无效沟通呢?”
我想,可能是因为我们很少真正倾听和理解对方吧?
在主动与父母沟通的过程中,我也有意让弟弟、妹妹参与其中,或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分享给他们,获得了积极反馈。
当然,实现这样的转变并不容易,需要长期大量的耐心与付出。但我觉得对于自己的至亲,这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这让我对自己和大家庭的未来都更有信心,因为我不再是一个人。
想要更容易让对方接受的方法就是分享自己的真实感受,身边人听到自己的故事才更容易产生触动与共鸣。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不仅可以解决亲密关系间的有效沟通,同样可以打造身边的有效沟通。身边的环境就会因我们而变得更好。读友会与我们身边的环境也产生了良性循环。我想这应该就是读友会存在的意义吧?推动整个社会的良性循环。
我们每个人其实就是小家的环境。我们是怎样,他们就是怎样。
老师越来越强调“学以致用”的重要性,我的感受是:学以致用的前提是:充分结合自身实际。
我们每个人的教育背景、职业、阶段、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但既然大家加入读友会,都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而来,能学到多少其实取决于自己如何运用。
就拿“赞美”来说吧。
用心感受才能有“由衷赞美”,真心喜欢才能有越来越多的“赞美”。如果不是真的爱对方和用心发现对方的优点,“赞美”是不会奏效的,还会适得其反。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摸索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还要学会与自己相处。如果前期学习已经取得了进步,为什么要因为内心私欲带来的攀比而否定自己?如果感受到获得正反馈更能激发自己的潜能,为什么不尝试着“哄哄”自己呢?如果已经制定了长期学习计划,为什么要纠结短期得失呢?
长期学习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学习不是为了成为任何人,为的是遇见更好的自己。起初以为“做最好的自己”是一种无奈的表达,渐渐意识到“做最好的自己”其实是唯一的正道。我们本就各不相同,我们都有自己的独特印记,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质。
每个人通过学习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应该就是“学以致用”的深刻内涵吧?
近日在网络上搜集图片信息时,无意间发现了老师父亲于七年前写下的记录自己成长经历的文章——《我的圆梦之旅》。我内心的答案逐渐清晰: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我们两代人共同努力,未来三代人共同努力。
就在今天,我又收到了母亲的文字:
“我们母子从来不缺乏沟通,年少时的沟通更多是逼迫用功学习,长大光宗耀祖。工作后多是围绕事业、结婚生子等一些太功利、目的性较强的话题为主。
每次的沟通表面看似融洽、没有波浪,但结果往往不尽人意、不欢而散。
随着近两年你的阅历的丰富,在读书、读人、读世界方面有很大的进步。近来,我们母子间的沟通是那样的舒畅、观点基本一致,具体概括如下:
1、目标一致
都希望通过自身不懈努力,将家庭推上一个高度。
2、方法一致
高效勤奋学习,围绕感兴趣的内容博览群书。
3、认识一致
不以金钱为唯一衡量标准,理性看待金钱在人生中的作用并能正确运用。
4、传承一致
致力于传承一种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及时总结的良好习惯,传承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积极向善向上的品德。
5、策略一致
循序渐进、不骄不躁,腾出时间自己与自己对话。不随波逐流、不跟风,多维度多角度思考问题。”
现在,我们两代人之间已经达成了广泛共识,这样的改变在几年前是无法想象的。
这堂凝结了老师与金石团队智慧与心血结晶的人生MBA班,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特点作出的一项伟大社会实践。
老师的一言一行和同学们的精彩故事共同构成了我们的课本。
只因遇到老师,我遇到了更好的自己,遇到了更好的家人,遇到了更好的同学、朋友,我相信我还会遇到更好的未来,真正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行动起来,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故事,共同推动我们身边的良性循环。用十年时间共同书写并见证一段历史。
————————————
戴维斯儿童财商课
预计2022年元月开课,目前处于预售期。
背景信息请参考:
——————————————
2022版天南解读巴菲特股东信
预计2022年元月开课,目前处于预售期。
当前优惠价599元。背景信息请参考:
这是“十年读十遍” 计划的第二遍。
————————————
2021版天南解读巴菲特股东信
背景信息:
这是“十年读十遍” 计划的第一遍,目前已经完成。价格已经从最初的优惠价299元,恢复为11,899元。推荐订阅2022版。
有人问“2022版与2021版有何不同”?
第一,预期三分之二以上内容大体相同。
第二,其余内容会根据现实情况,见机而行。
第三,学习中心里的“读友会”社群会跟着新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