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住培医生拒绝加班被处理,尴尬现实打了谁的脸?

2017-09-15 常乾坤 医脉通



医脉通导读

相对于硬撑着加班而猝死,我更愿意看到因惧怕疲惫而坚定拒绝的人,因为前者一定是个悲剧!


来源:医脉通记者:常乾坤


9月4日,网上流传一份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某医院的通报,该院住培医师张某自9月1日开始在麻醉科轮科,9月4日下午4点20分左右,张某发短信给上级医生告知其要下班,不再为13房手术室下一台病人麻醉,而后未经批准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上级医生打电话要求其回到手术间,张某未予理睬。



医院通报中介绍,当时13房手术患者已躺在手术床,上级医生张X副主任医师只好自己实施麻醉,同时兼顾指导7个手术间(包括大出血危重患者)的麻醉处理。张某医师在科室微信群中表示“每天只应工作八小时、麻醉科不应强迫轮科医生加班”。当上级医生质疑他“未必是一个医生”,他回复“我是不是医生你说了不算,你是不是人我说了也不算。










医院通报指出张某错在:


1.丢下患者擅自离岗,严惩违背医师职业操守;


2.严重违反麻醉科规章制度;


3.不尊重上级医师。


麻醉科对其的处理意见为:


1.暂停张某在麻醉科的两个月轮科计划;


2.其未完成麻醉科培训计划,故本次麻醉科轮科成绩为零分;


3.终止当月轮转,扣发当月绩效奖金(仅工作两天);


4.待其书面承认错误并报医院及麻醉科批准后方可重新安排补轮。


此事一经曝出就在知名问答平台引起了热议,作为一名医院工作者,对此笔者有以下思考:


8小时工作,原本是职工最基本的权利



在讨论区有很大一部分人在谴责拒加班的张医生,认为他没有尽职尽责,缺少医德。但我们不妨冷静思考一下,作为一名正式的职工,享有8小时工作制不是《劳动法》基本的制度要求吗?何况他还是一个规培生啊,又为何扣上缺少医德的高帽呢?


已逝麻醉科规培住院医陈德灵的朋友圈截图


再遥想6月28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25岁的麻醉科规培住院医生陈德灵猝死,就不难理解张某医生的心情与不满了。要知道当时陈德灵医生也曾抱怨过疲惫,从另一种形式上抵触过加班,但却没有切实的体现在自己的言行与工作上,造成的后果便是令人悲痛的猝死,相信“不要加班”的呼声并没有走远。


不能让道德的高帽绑架合法的诉求


张某作为一名规培生有这样的反抗精神,也是因为刚入行不久,暂没有被加班的惯性“带”着走,所以才让工作已久的人觉得这样的行为过于天真、太不成熟。殊不知是诸多的同仁麻木了加班,也许是出于职业的道德束缚,也许是出于内心的善良,让他们认为只有加班把事情干完才符合常理。


那到底是谁错了呢?


笔者认为两者都没错,而是医疗体制的错,是人才短缺的错。因此,不能偏执的指责当事医生,还应看到他基本的诉求与呼声,我们不能总是在悲剧发生后再去谴责制度,更不能站在道德的高地,将原本合法的权利绑架成敬业的“利剑”,谁不拼命加班谁就是“死路一条”,这样的行为看似合情,但并不合理。


尴尬的现实之下诸多问题暴露无遗!


不愿意加班而选择回避,在外人看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做医生怎么可以这么赌气?!这样的尴尬现实之下暴露了不少问题:


1. 医疗资源的短缺,尤其是麻醉医生的不足成为这起争议事件的导火索,一个医院竟然要靠规培医生才能正常运转,这不得不说该院的人力资源真够紧张;


2. 外部压力容易产生内部矛盾,正是因为医疗行业人员的不足才造成了医务人员长期加班的现象,进而对加班产生的怨气与不满发泄在同行身上;


3. 超负荷工作或人力资源不足容易造成安全隐患,该院在通报中对于上级医生承担的工作明显过量,这对于患者来说势必不是好事,不久前发生的榆林孕妇坠楼事件,与麻醉医生短缺而没法进行无痛生产不无关系。表面是一起所谓“医生缺少医德不负责任”的事件之下,实质上暴露了诸多现实问题。


相对于硬撑着加班而猝死,我更愿意看到因惧怕疲惫而坚定拒绝的人,因为前者一定是个悲剧,后者则能给人带来无限的思考。而作为医院也不能仅靠行政命令医务人员无私奉献,更应该人性化考虑,从全局考虑,并给予相应的经济刺激,才能让医务人员的工作更符合自身价值!

END


投稿吧


投稿邮箱:

【tougao@medlive.cn】

期待您的来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