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白领日志》后的十年:唯“医生”两个字让他们心安

2017-11-19 Ceres 医脉通

导读

 十年过去了,有人问老卞,还会再拍一部这样的电影吗?老卞摇摇头,“《白领日志》是上一个十年的写照,如今,还是‘医生’两个字让我更感安心、更有成就感。”


来源:医脉通;作者:Ceres



01


老卞是上海一家三甲医院的医生,今年是他做外科医生的第十四个年头。

 

这十四年中,除了当个医生,老卞还试过做一名导演。

 

那是差不多十年前,他自导自演了一部电影,名为《白领日志》。“白领”代表医生,这是一部和医生有关的电影。谈到为何要自费拍一部电影,老卞说,医生这个职业让他“憋屈”:“似乎总是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有一些东西想要倾吐......”

 

做医生老卞是专业的,但做导演,他完全是业余的。

 

《白领日志》是他的第一部作品,在此之前他连如何手动对焦、手动曝光也不会。从编剧到后期剪辑,前前后后一共花了三年时间,拍摄地选在老卞工作的医院,主演是招募来的实习医生,而拍摄工具仅是一个家用DV。

 

图片来自《白领日志》电影截图 


电影拍摄的九个月里,老卞工作的医院,上上下下有近百人都义务参与了拍摄。大家听说是和医生有关的电影,都非常配合,尽管有时只是扮演一个尸体。

 

每天在医院里工作,医生没有什么途径可以向社会表达自己。而面对医患纠纷频发的现状,他们太需要被理解,也太需要有人替他们说说话

 

出人意料的是,这部电影在豆瓣影评上获得了8.4的高分。甚至有人评价,这是医疗题材的一部划时代作品。

 

图片来自《白领日志》电影截图 


02


片名取为“白领”日志,是源于老卞对“白领”的向往。很多年前,当他刚开始进入临床时,他的高中同学们已经进入社会成为了一名“白领”。

 

影片中有一幕,主演李骏摸着白大褂说,这也是白领,不仅领子是白的,连面子、里子、袖子都是白的!”

 

影片主要围绕李骏及其他三位实习医生展开,经历了四年寒窗、无数大考、小考,他们终于走进临床,开始初尝“治病救人”的甜苦——“仿佛一只刚刚结束冬眠的熊,要进入春天的原野驰骋。”

 

图片来自《白领日志》电影截图 


然而新鲜的世界里从来不缺挑战。

 

临床的工作繁重而琐碎,他们面对的不再是背书、做题这样简单,除了巨大的工作压力,他们也目睹了许多医患间的冲突。

 

年轻时的梦想,总是掺杂了幻想的成分。虽然谁也没有明说,但壮志豪情不知何时已开始慢慢冷却。当理想与现实被置于天平的两端,该如何选择才对得起自己?这是社会给他们出的考题。

 

最先交出答案的人,是阿达。

 

那一次,护士拒绝为骗保的病人开药,他挺身而出为护士辩解,最后却被打至骨折。虽然也看到过病患家属在病房无理取闹,但当“医闹”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他的心还是被重重地撞击了一下。

 

经过天台上的无数个思索后,他最终选择放弃做一名临床医生。

 

片中的小悦劝他,不要轻易放弃,我看做医生挺好,越老越吃香。

 

阿达却说,老了吃香有什么用?年轻最需要钱的时候没有钱,买不了房子拿什么娶老婆,拿什么成家立业?

 

实习结束以后,小悦选择出国,阿达做了医疗保险,阿文继续考研、进实验室做研究。他们四个人中,只有李骏继续坚持做一名临床医生。最终,理想的一段被无情地高高翘起。

 

临床医生的流失率真的这么高吗?老卞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实并非如此,但临床医学生在面对择业时大多只有这四个选择。

 

影片完成后,老卞选择在医学网站上先发布消息试试水。却没想到一经发布大受好评,观看人数很快就超过了三万。

 

在医生的圈子里受热捧,但在非医疗领域,得到的却是冷嘲热讽:“医生拍自己的电影,能不拣好的说嘛?”,“病人给外科医生送红包的,多了去,怎么不写写这个?”,“医生就算有千般委屈,但比起被宰的病人,谁更需要理解?”......

 

老卞希望还原的“真实”,被网友指责为“自辩与美化”。

 

这个结果让老卞灰心,费劲心力所做的一切,难道只换来医生间的自娱自乐?“医与患中间,横亘的鸿沟远比我想象的要深,要难以逾越。” 老卞感叹道。

 

03


在影片的最后,四个青年时隔几年再次相聚,彼时,他们已在各自的领域小有建树。

 

回忆往事,阿达说,当初放弃做医生是一时冲动,但我并不后悔。三年前我做了逃兵,但李骏,请你承载我们的梦想,继续前行!

 

很巧的是,现实中的四位主演,在拍摄时也刚刚进入医院实习,堪称“本色出演”。十年后,他们中的三人分别担任胆胰外科、骨科与普外科医生;而在片中出演小悦的赵晔,倒是巧合般地与小悦走了同一条路——出国深造。


去年她回沪与大家聚会,说她现在在澳大利亚攻读神经内科博士学位,其实她也一直没离开医学。 


图片来自网络


十年过去了,有人问老卞,还会再拍一部这样的电影吗?老卞摇摇头,“我觉得每个人生阶段会有不同的目标,《白领日志》是上一个十年的写照,如今,还是‘医生’两个字让我更感安心、更有成就感。

 

十年过去了,现在的医疗环境是否有所转变?老卞说,随着社会整体舆论的理性,对医生理解的声音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医生走出抱怨与委屈的情绪,开始寻找可能导致双方发生冲突的源头。

 

世事变迁,时光如河流般奔腾向前,少年的稚气与轻狂被冲刷干净,留下的,只有那份沉甸甸的初心。

 

不再拍电影,如今的老卞选择了更加朴素的方式表达,他在医院里开读书会,希望培养人一种文情怀,“我想搭建一个桥梁,让更多同行把视线从专业中移开片刻,慢慢实现从看‘病’到救‘人’的转变......如果医生用笑脸代替冷脸,多解释宽慰几句,绝大多数患者与家属都是通情达理的。” 

 

医疗信息的不对等、整体浮躁的社会环境、医疗政策、体制的不完善......也许挖除“医闹”这颗毒瘤,我们还需再等十年,在一切变好以前,我们该如何面对当下?

 

老卞在自己的一次演讲中,这样鼓励医学院的同学们:

 

“让我们在黑夜中起床,在黑夜中等待,迎接太阳的升起。”


 

往期精彩回顾

 医生说 | 我们忙着治病救人,却没能帮妈妈洗一次碗

 事发山东!患者死亡,集体下跪......所有医护都哭了

➤ 白衣下的浑水:医生的困境与扎挣



戳原文,更有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