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医患沟通中的bug那么多,如何招架?

2017-11-19 唐朝 医脉通

导读

冬天术后,医生跟家属交代说:“因病情需要,要用冬眠合剂。”家属含着泪问:“到了春天能醒过来不?”


来源:医脉通;作者:唐朝


先说一个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个笑话:神外病人,冬天术后,医生跟家属交代说:因病情需要,要用冬眠合剂……


家属含着泪问:到了春天能醒过来不?

 

 图片来源自网络


类似这样让我们啼笑皆非的案例还有很多,记得有一年,病人李某,男,45岁,诊断:尿毒症。拟定于某日下午行肾移植手术,主管护士小何上午给病人行术前准备,并介绍手术前的注意事项,在饮食方面,小何告诉病人说:“因为下午手术,你中午不能吃饭,如果吃了下午就不能手术。”病人表示明白清楚护士的意思,又忙着做其他检查。


术前,手术室巡回护士无意识地问了一句:“你吃东西没?”病人非常自豪地说:“我可听你们护士的话了,中午没吃一口饭,只吃了一晚面。”


护士哭笑不得,立即通知医师手术延期。病人感到委屈和不解:“你们只说不能吃饭,没有说不能吃面,不能喝水,而且肚子饿了不吃东西怎么能经受手术?”


上面“饭”与“面”的区别,在我国南方和北方病人的认知中存在很大差别。临床中,我们医务人员作为有系统医学知识背景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绝对的信息优势,在诊疗活动中会从生物医学的观点去理解疾病,与病人沟通时侧重寻找病人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对病人进行有效的疾病诊断,一般会运用科学的定义和医学术语,对疾病进行抽象、理性的思考和描述。


而大多数病人由于缺乏系统的医学知识,多从自己的感受来理解疾病,对病症意味着什么、对自身健康有什么影响,他们会十分关心和忧虑。因此,在医患沟通中,病人多采用具体、形象、富有生活气息的日常语言,来思考和表述自身对疾病的感知和体会,这时医患沟通误区的主要原因

 

 图片来自网络


研究显示:病人还比较看重事先告知检查治疗的目的、了解治疗费用、就诊中医患沟通愉快等;而医务人员在沟通时主要关注的是,是否专心听病史、治疗前告知治疗内容、快速处理投诉等。


医生、病人对沟通行为期望值排序比较(见下表)



目前医患矛盾较为突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医患沟通不良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毕竟完全不讲道理的病人或家属还是极少数。对医疗中可能发生的情况要有预见性,提前沟通,争取获得病人和其家属的理解,这很重要!等出了事情再和病人或家属沟通,这就很难了,因为这时的病人或家属已经有了抵触情绪。


医患双方一致认为医学科学知识的缺乏限制患方对医方告知信息的接受、理解程度,知情同意流于形式,最终影响医患沟通的效果。作为医院,应充分利用院内和各种社会媒介,采取健康教育、义诊咨询和送医进社区等多种途径,向广大群众深入地开展医学科普宣传。患方医学知识的普及是缓解医患沟通中信息不对称的关键环节,也是减少沟通障碍、提高沟通效果的重要因素。

 

 

我们曾经在医学院宣誓,曾经当我们风华正茂时,相信医患关系总会好转,即使全世界都抛弃了我们,但我们仍不放弃抵抗疾病。目前有很大一部分医务人员都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或通过微博向患者公开,还有部分医院开发了医患沟通APP(医学速递、健康大讲堂、病症自我诊断、诊前在线问诊、诊后医患互动、患者随访跟踪、云病历、好医生、个人中心)。医生和病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我们应该竭尽全力,即使有时候确实被误解、被伤害,但这些不能一概而论。只有患者与医生相互理解、支持,才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刘泽, 潘思静, 李霞,等. 我国对医患沟通研究热点的共词聚类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7, 14(3):7-10.
[2]国实, 王国平, 葛明贵,等. 医患认知视角下医患沟通行为的期望分析[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1):44-46.
[3]赵佛容. 护理临床案例精选[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4]林先念, 王伟全. 基于Android平台的医患沟通APP研究与实现[J]. 微型电脑应用, 2017, 33(6):17

往期精彩回顾

 沉默的中国医生:我们不过是制度的牺牲品

➤ 持续抢救两小时、15000次按压之后,医生说了这句话……

➤ “菜刀门”创始人打医生后发帖怒骂,为什么医生那么容易被伤害?



戳原文,更有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