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副主任医师开滴滴“以车养医”,是谁让医生觉得苦海无边,离开即幸福?

2018-01-16 叶正松 医脉通

导读

是谁在把医务人员一步步的逼离他们本该热爱的全身心投入的医疗行业?让他们觉得苦海无边,离开即幸福。


来源:医脉通,作者:叶正松


1月12日,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外科援疆副主任医师王光宝、新浪微博大V@白衣山猫 发博说:


“几天前,实习时我带教过的一个儿科医生,向我叹苦,他受不了当儿科医生事多钱少常挨骂还挨打,难以糊口,因此想要改行,只是不知道改行后去做什么。


我说,改行肯定比你当儿科医生好,比如可以开滴滴打车。


他很犹豫,笑着说:你先试试!


我曾首次带他入医学之行,想要尝试再次带他脱离苦海无边。


因此,我注册了滴滴车主。将利用休息时间开滴滴,计算收入,和做儿科医生的收入比较,为中国大陆儿科医生改行,提供借鉴。


经过慎重考虑,终于申请成了滴滴车主,不日即可上路赚钱。开启以车养医模式。


我的车后备箱一直都带有急救箱,备有常用急救药物,路遇各种病人,可施以援手。我曾很多次停车救援车祸中受伤的路人,或加压包扎止血,或简易固定病人骨折。我曾用备着的药物在磐安山区救过农药中毒的人。他日开车赚了钱,还将买一台AED放在车上。


外科医生见多了车祸受伤的人,所以开车很谨慎,坐我的车,安全有保障。坐医生的滴滴车,服务有保障。坐医生的滴滴车,健康有保障。医生的滴滴车,一定会让你满意。


欢迎乘坐白衣山猫的滴滴车。”



截图来自微博@白衣山猫 


圣经说,为众人抱火者,不可使她冻毙于风雪;为世界开辟道路者,不可使她困顿于荆棘。一个堂堂的副主任医师,居然需要开滴滴来维持体面的生活,这其中,或许有一千个原因一万个理由,但红尘万丈,无非穿衣吃饭,归根结底,这才是硬道理。当医务人员觉得付出与得到不成正比时,就会觉得苦海无边,离开即幸福。


其实,中国医疗的高效和廉价,是医务人员用超时间、超负荷、高强度、高压力和自身健康辛苦工作换来的,是以医护群体的牺牲和奉献为代价的,这是不争的事实!比如连续值班猝死的23岁男护士苗腾飞,比如倒在病房的43岁的女主任赵变香,再比如今年1月8日,从早到晚做手术,利用接台手续间隙到病房与病人谈病情时突然猝死的广西年仅30岁的骨科杨医生。等等此类拼命三郎事业未竞身先死的悲剧,不胜枚举。


但是,尽管医护努力把自己打造成金刚侠般的超人,可超人也毕竟是人,也有脆弱的一面,更何况医疗工作和千千万万的工作一样,都是为生计谋,工作都是为了能换来更加美好的生活。医生也有家,也有老小需要负责,如果强求医生在不论什么情况什么条件下都为了病人,无私奉献,那么他们的家人呢?谁来负责? 难道真的像陕西那位医生写给女儿信中所说的那样,医生的孩子都由风吹大?


医学病理解剖学上有一个概念叫侧支循环,就是当大血管堵塞时,周围的小血管就会形成通路,以保持血液循环。同理,当医生的劳动价值得不到合理回报时,必然会诱发侧支循环。从而产生“以串养医”,“以文养医”,乃至“以滴滴养医”等等畸形现象。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多次医改,但不管哪一次改革,我们的上层建筑医疗体制设计从未曾真正的,或者是正确地考虑过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于是,在以后的医改蓝本上,所有医改的形而上和形而下,都是在价格上极度的管制压低,管理体制上荒唐的否定专业自治,对医务人员的自身利益与诉求视而不见抹杀殆尽,导致最终医疗从业者只能任人宰割,随波逐流,毫无尊严可言。


面对越来越多的医生想改行,甚至连像王光宝医生这样援疆的副主任级别的高级职称医生,也都走上了“以车养医”之路,这不得不令人唏嘘与深思:是谁在把医务人员一步步的逼离他们本该热爱的全身心投入的医疗行业?让他们觉得苦海无边,离开即幸福。


对此,我想起了东野圭吾 《白夜行》 里的一段话: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样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这份亮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

往期精彩回顾

➤ 一封医生父亲写给5岁女儿的长信,看哭无数医疗人!

➤ 人民日报:让医生为病人欠费“背锅”,是对医生的侮辱

➤ 落户上海遭抵制,晋升职称再被扒,还有比这个更好的“医闹”教材吗?

戳原文,更有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