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泪目!据说这张图扎伤了无数医生的心……
导读
芳华之所以可贵,不是因为易逝的韶光,而是我们当初那颗盈满了理想和热血的心。
来源:医脉通 作者:叶正松
4月9日早晨,一名优秀的心外科医生张斌,因胰腺癌在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去世,年仅48岁。
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张斌医生所患的病与他十几年来漂泊的生活有关,但他曾经的同事,阜外医院孙宏涛博士心痛表示,外科医生很难饮食规律,这肯定会有损他的健康。
4月11日,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余主任一天内完成40台白内障手术后,突发急性心梗,经过医院同事的极力抢救,终倒在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上。
近年来医护人员积劳成疾乃至早逝与猝死已不鲜见,但每一个离开我们的同行,还是如同晨钟暮鼓,一次次的离去,一次次的令我们震惊和慨叹。
就在我困顿莫名、百思不解时,近日,一张来源无考,却在网络上流传的绘描医院内部人事体制的漫画图片,让我提醐灌顶茅塞顿开。
这张图中一共有十一个人,代表十一个职能部门和科室领导职工。分别是医保办、质控科、感控科、党办、医务科、宣传科、院办、院领导、监察室、教学办和临床工作者。这其中九个人都紧紧围绕坐在椅子上指挥临床工作者干活的院长周围,他们或双手叉腰,或交叉胸前,或勾肩搭背,悠闲自得又颐指气使的监督观望着临床医务工作者弯腰哈背挥汗如雨埋头苦干。
真是一张活脱脱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当代官场现形记,更是一幅医疗体制内状态最真实最形象的写照。有一点诙谐,有一点戏虐,入木三分又形象刻骨,让人看后笑中带泪、乐中含悲。
这幅漫画生动地向世人揭露一个残酷的令人不堪的现实,就是我们体制内的医院,临床一线人才存在严重的逆淘汰。我们对医疗人才的评价体系存在有相当大的活动空间,当权者的权利寻租,为官僚体系带来了挤兑真正临床人才的机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结果就是逆向淘汰。当理想的阳光照不进理想的现实,就会造成优秀人才不愿从医,从而导致全国各地临床一线医务人员严重紧缺。
就像这幅漫画所要表达的一样,相当一部分稍微有点真才实学踏实肯干的医疗人才,在中国医疗体制内混的其实相当凄惨和艰辛,而一些八面玲珑者却如鱼得水跻身治人的管理阶层,成为医疗帮闲。
这也是尽管中国的医疗制度这几年一直在朝令夕改,不断下水试航,但不管怎么改,就是难尽人意的根本原因。因为一切撇开一线医护人员利益和权益的医改,都是管中窥豹、刻舟求剑,注定难以成功。
这张图用幽默直观的形式告诉我们一个大家都熟视无睹的事实,那就是一线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劳累程度有目共睹,但却长期得不到社会和有关部门,特别是上级领导的正视重视和认可。
我国去年医疗机构就诊人次接近80亿,患者数量与日俱增,医护人员数量供不应求。一个医生一上午要看几十个病人,忙得连喝口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如果不是一线医护人员藐视自身的健康甘当拼命三郎,为患者加班加点,恐怕是很难撑起这庞大的诊疗量。再加上隔三差五的“医闹”、伤医,在巨大的工作、科研、考核和精神压力下,有明确数据显示医生生病的机会比普通人要高出两倍以上。
有医疗民谣嘻哈说唱:行政的富,临床的苦。临床一线最命苦!加班的盒饭,值班室的床,外科的站台时间长;妇科的脏,儿科的乱,四姑八姨上下窜;内科的杂,五官科的医生容易被杀!防疫的灰,下乡的土,追着儿童满山走。
然而,社会是矛盾的,人性也是自私的,哪个年代都有利己主义!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通过自己的渠道、自身的资源获取个人利益最大化,就算是对他人造成了心理创伤和有损行业利益规范也在所不惜。很多人都在说现实,现实不外乎这幅漫画图片,所展示的医疗职场一枚硬币的两面赤裸裸的体现。这幅图片还告诉我们临床医护人员,现实很残酷很无奈,匆匆岁月流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机遇,得到的也不一样,人生结局也不一样!有时候不是你足够好,就能混得好!
但是,真正的医者,永远不会忘记当年的月亮和初心,也永远不会忘记为了什么出发。真正的医者,是越来越能接受现实,而不是越来越变得现实。 芳华之所以可贵,不是因为易逝的韶光,而是我们当初那颗盈满了理想和热血的心。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