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教育不会把你的孩子「变成同志」,只会让他们「成为自己」
同性恋亲友会微信公众号:qinyouhui002
最新鲜的资讯,最诚恳的咨询
编者按:
最近在朋友圈有一篇热帖,起因是环球时报在微博上,将北师大的《珍爱生命——小学性健康教育读本》介绍给大家。随后,在舆论压力之下,北京的相关学校撤回了该教材的使用。
环球时报也在当天发表了评论。
几天之内,围绕教材的争议不断。
我们到底该怎样看待我们孩子的性教育?中国的性教育问题到底何去何从?
海峡对岸的大学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
我
们想让你知道的是
性别教育或同志教育的初衷非常简单:认识自我、尊重差异、包容不同。而且一个人不论在性别认同、性倾向或性别气质上都应该获得相同的重视与对待。
「性别教育会把我家小孩教成同志」「性别光谱乱教小孩惑乱学生性别认同」,许多家长在LINE群组或Facebook社团裡获得这些讯息,使得人心惶惶,将性别教育视为是吞噬教育神圣纯洁的洪水猛兽。噢,亲爱的家长,我想这之中一定有什么误会。
性别教育或同志教育的初衷非常简单:认识自我、尊重差异、包容不同。而且一个人不论在性别认同、性倾向或性别气质上都应该获得相同的重视与对待。
使孩子学会尊重,是亲师之间的共同信念
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头肉,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取代的存在。而学校教育所要努力的,就是让每个学生除了学习知识、学会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使其在逆境中仍保有自信、在顺遂中能快乐成长。我想「以学生为最重要的主体」应该可以说是家长与教育工作者之间最初步的共识,对吧?
在学校裡,教师在性别教育的工作不是告诉学生「应该要成为什么」,而是做为讯息和不同思考方式的提供者,告诉学生「可以成为什么」,那个做选择的人永远只有学生自己,老师会一直支持你/你的决定。任何人应该尊重他人对于自我不同的选择。因为不同而诋毁或因为差异而歧视,都是一种不尊重。不尊重他人,也不尊重自己。
性别光谱绝对不是「最好」的教材
教材终究是人发展出来的,没有完美的人,当然没有完美的教材。教育不像数学、自然科学一般有绝对的标淮答案,总是存在诠释的空间。因此教师的重要性便在于此,对于教材的高掌握度,教师能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和方法去解读教材背后隐含的意义,以及为什么要使用这个。
性别光谱的设计打破了一般人对于性别二分的既定标淮,世界上不仅只有男女两性,更有许多以不同性别形式的人真实的在这个地球上存在著。关乎气质没有绝对的阳刚或绝对的阴柔,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不同的情境场合,每个人都可能展现不同的面貌。性别光谱不是最好的教材,而是目前解释性别「较好的」选择。
此时会有一些疑惑的声音:性别教育有可能将孩子「诱导」为同志,如果不提供孩子这些资讯,就不会让孩子有「误会自己是同志」的可能。 喜欢同性或喜欢异性都是孩子的主观感受,而教育要做的事是帮助孩子找寻自己内心的声音。
「教育」没有SOP(编辑注: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标准操作流程)
学校是孩子离开家庭进行次阶段社会化的场域,是孩子学习与他人合作、一起成长的地方。但这不代表他们必须被变为是「一样的」。学校不是加工厂,教师、教材不是铸造模具,学生也不是标淮化生产后的产品。在学习的历程中不能扼杀每个孩子特有的形状,因为学校也是让孩子发现自我、培养自尊、学习信任的地方。
恐惧和害怕是来自于不了解。了解的第一步是「认识」。因此我们需要性别教育、需要同志教育。脱下有色眼镜、走出同温层,运用五官觉察并开启「好奇」的本能,去观察、去倾听、去感受。别急著去贴标籤、别急著去评价好与不好、别急著去划清界线。透过教育的途径,让台湾成为更多元、友善、包容的地方,一个让孩子能够做自己的活力岛屿。
请相信教育工作者,他们不会藉由性别教育把你的心肝宝贝「变成」同志,而会让孩子成为自己。
文章来源 | The News Lens
作者 | 黄致玮(台湾 · 政大教育系大学部学生)
编辑 | 安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亲友会(PFLAG China)持中立立场。本公众号转载仅限于非商业性信息传递之用,如无特别声明,本公众号转载之各种内容之版权均属其著作权人所有。 如我们的转载行为侵犯了您的正当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时间内删除,并致以歉意。
大家都在看
石家庄、深圳、南京!华北、华南、华东三场同志亲友恳谈会你一定不能错过!
这个三月,合肥有一场户外分享会哦!
感兴趣的朋友,赶紧来参加吧!
详情点击“阅读原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