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谈》之机构文化篇:成为更好的自己
同性恋亲友会微信公众号:qinyouhui002
最新鲜的资讯,最诚恳的咨询
这是一个系列的推送,亲友会的志愿者者将会从自己的经历出发,谈一谈自己作为志愿者的心路历程。
从故宫珍宝馆出来往东华门出口,游客少至,红宫墙、古油松、古柏,走在古代御窑烧制地砖上,有点穿越的感觉,恍如隔世。冬日暖阳让我不由得扬起脸儿眯缝了眼:“真舒服啊!”,女儿也一副享受的样子。转过身来,我对女儿说:“旅游玩得好不好,与心情有关,与同行的人有关,是吧?”,女儿说:“你是在表扬你自己吗?”。于是我们会心一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曾经一度紧张的母女关系开始慢慢松弛、彼此靠近又各自保持独立,直到互相理解又彼此肯定和赞赏。曾经我们都小心翼翼不敢触碰内心的焦虑,曾经我们都急于想得到对方的认可,想互相靠近又生怕扎伤自己和对方,这种让人气馁的相处模式是什么时候有了变化呢?仔细想想也就是近两年吧!
有一个同性恋孩子,其实让我的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下意识会对同性恋信息格外关注。2014年无意间知道了同性恋亲友会,误打误撞参加了亲友会家长协力营培训,成为一个所谓的志愿者,之所以说是“所谓的”,是因为那个时候并没有了解志愿者的含义,以为志愿者就是愿意帮助别人呗!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一个成长的状态,只是当时自己并不知道。
记得2015年3月参加亲友会协力营培训,人生第一次接触公益组织,第一次听到“同志运动”、“平等独立”…这些词,每一位老师的演讲都像推开一扇窗,让我从各个角度去看问题,颠覆了以前单向思维方式,第一次觉得多维度去看一件事,原来是有无限可能。在这个场域里,会慢慢培养起人的思考能力和多元视角。
助人的过程其实也是自助。比如接受一位妈妈求助,她会说:“我这一辈子千辛万苦把孩子拉扯大,为了TA忍受痛苦…”,经过学习的我会清楚意识到她把自己人生的不如意以及对未来的期望都投射在孩子身上,能够清晰看到这种投射,对于我来说,已经是一个进步。像一面镜子看到曾经我也是这样,以为自己人生的挫败影响到孩子性取向,会小心翼翼的去求证“引导”,从小到大要求孩子按照我的想法去生活,包括穿衣打扮、学业和工作,拿孩子与“别人家孩子”比较。出柜以后看到她被迫分手,我开始焦虑,担心没有人陪伴女儿一生,要求她必须要找出柜的女朋友。一度让我们的关系非常紧张。她曾经说“妈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我身上,你所有的担心都是对我的压力”。
做公益的过程,其实也是不断学习不断改变的过程,慢慢我知道,哪怕是家庭成员之间也必须有清晰的界限感,孩子是成年人啦,她清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她有权利为自己生活做出选择。这些改变让我们即是母女又相对独立,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一起享受做公益带来的快乐。
在这个特殊的环境里,爱的传递尤为关键,每当来了一个新家长,大家总会感同身受去伸出援手,这就是爱的传递,在这个传递中温暖了彼此。亲友会这个环境里,大家见面总会热情拥抱,慢热的我一开始很不适应,总是默默站在一边,羡慕别人能够放的开。这个过程虽然慢了一些,但最终还是被点燃被温暖,在这样的环境里,温暖是不会停止传递。
加入亲友会成为一个志愿者,最初并没有明确认识到其中含义,但这个过程中个人成长、多元视角、独立精神、内心自由、平等意识……,这些亲友会所传播的理念,深深进入、浸润和滋养,重新成就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感谢自己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你们,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扫一扫,成为亲友会月捐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