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稿|西方大国崛起中的“关键时刻”

2016-03-30 高全喜 等 东方历史评论

《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公号:ohistory


本文整理自东方历史沙龙(第88期)“现代法政的历史生成”。沙龙于2016年3月12日在彼岸书店举办,嘉宾为北航高研院高全喜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张允起教授和青年学者毕竞悦


1


大国崛起的法政面向


高全喜:


今天这个主题我还是很感慨的。在前不久,由我主持的一套六卷集的“现代立国法政资料编选”300万字总算出版了,历时十年。




十年前策划组织搞这套书的时候,正是大国崛起主题比较热,当时中央电视台曾经播放过一系列的大国崛起的专题片,介绍大国经济发展的。中央电视台放过好多集,当时这个专题片的主编找到我的时候,希望我可以提提意见,看到之后,虽然觉得他们这个内容很有意义,但是缺乏一个重要的维度,他们主要是偏重于经济,西方从荷兰近代资本主义兴起以后,一些国家随着市场经济,科技革命,引发了一系列的大国的兴衰,从最早的荷兰到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俄国,这些国家在西方的几百年的历史中逐渐的起伏。像荷兰曾是一个很好的国家,甚至更早的西班牙,它们率先进入到现代社会,但是很快在沉没了。而英国法国,第二波兴起,德国后来也随着英法大国兴起,后来还有俄国美国。当时的背景是中国经济发展三十年之后我们经济体量非常大,所以也有一种大国崛起的感觉,大体上是从经济上探讨的比较多。其次是从国际关系角度,各国在近代以来的国际关系格局中的竞争,列国的战争与和平,诸国角逐后,有的沉没,有的兴起,最终我们看到是英美变成西方现代世界的主流。英国先是作为一个日不落的帝国,那么后来美国继续继承英国的这种传统,到今天美国成为一个大国,维系着整个世界秩序的基本格局。我想在座的如果有兴趣的到百度上找找当时放的那个叫大国崛起的纪录片,好多集,基本上是这些内容。当时我看到以后,觉得拍的很好,历史学的视角、经济学的视角,甚至国际关系的视角,是非常好的,但是当时我给他们提出了一点建议或遗憾,就是觉得他们没有探讨现代西方国家的兴衰背后的制度基础,尤其是政治与法律的制度是如何奠定这些国家之所以能够兴起的基础,或者有些国家兴起的过程中之所以衰落的原因,背后是有政治的因素,尤其是我比较关注法律,特别是宪法、立宪,这样的一些基本内容。


如果忽略了这个内容,我们对西方这三百多年列国的兴衰的认识就是片面的。保罗·肯尼迪就有一本书叫《大国的兴衰》,谈的也是这个问题。当年的纪录片缺乏相关的法学或者说政法,政治与法律,尤其是宪法的视角。我看的时候他们还没在电视台播放,送我的是原版,当时我就有想法,要补足他们的不足,然后我就开始策划,既然他们有一个电视台版的关于列国兴衰的偏重经济、国际关系的视角的文献片,那我就想搞一个学术版的或者资料版的大国的政治与宪法。我们叫法政,而不叫政法,是在于突出法在政先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探讨现代国家之所以立国、发展的经验,他们的经济、国际关系呈现的历史演变的过程。


当时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和几个朋友一起检点一下,可以纳入视野的基本上有七八个国家,但是最早的荷兰相对来说比较单薄。意大利、西班牙也都曾经有些比较辉煌的法政方面的思想,但是相对来说大家认为我们目前比较熟知的有典型性的基本上就是我们选的六个,当然我们也把日本作为现代国家,现代西方国家吧。这个西方不是地理意义上的,而是政治法律意义上的,经济意义上的。日本也有个脱亚入欧。俄罗斯我们光知道有个十月革命,但十月革命前还有二月革命,还有过君主立宪,我们光关注十月革命是不够的。实际上十月革命发生前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和辉煌的一系列的我们称之为资产阶级的政治与法律变革,社会经济综合的变革。这些内容实际上大家目前读的也不太多,资料文献也比较片面,所以大致选定了六个国家——英法德俄日美。


我当时想一个国家做个多卷集的系列资料汇编,像英国,从光荣革命可以追溯到大宪章,向后一直到英国当局是不是加入欧盟,资料很多。法国从启蒙思想,路易十四到路易十六,法国大革命到后来几次法国的折腾一直到二战,作为一个现代国家的宪法思路也可以做多卷。那美国就不用说了,建国立宪时期,内战时期,罗斯福新政。每个国家都有很长的内容,最后考虑到选择最关键的时期,即作为现代国家生成发展过程中的最关键时期,或者叫立国时期,立宪时期。我们只选这一段相关的政治与法律的资料,把它聚拢在一起呈现这样一个国家在刚开始创建时期的基本内容,一个国家做一卷。



另外,从内容上说,我们尽量不选择作为学者的研究论说。我们回到历史上,更愿意选择当时参与这些国家制宪建国的重要的人物的论说,我们看到当时在这些国家参与这个过程的,很多不是我们现在学院式的教授,几乎很少或者没有,大部分当时都是法律人政治人外交家。比如国王的一些大臣,还有一些工商企业者,他们主要是一些知行合一的行动者,他们更能反映当时真实的面向。所以可以看到,我们选择的很多人可能是学者,或思想家,但他不是大学教授的身份。还有当时的一些政治评论家,像潘恩。我们特意选择在当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他们是当时的行动者,参与者,思想者。这些人对历史的进程,国家的构建产生了重大的实质性的影响,像美国的费城制宪,联邦党人建国者。英国也是,大家知道洛克也是作为当时大臣的顾问,家庭教师身份、秘书身份。这是人物方面的考虑。


第三个考虑是这些内容基本上都是自由主义形成之前的,前自由主义的自由主义。我经常有个概念,自由主义宪政,作为国家的主流思想,其思想来源可能更多的是自由主义形成之前的思想,自由主义作为一个思想流派是十九世纪才有这个称谓的,但是这些国家构建的时候,17、18、19世纪前后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自由主义,但以后来自由主义的标准来看,他们是自由主义。但当时他们没有标榜是自由主义,无论是洛克,美国的联邦党人共和党人,法国启蒙思想,都没有说自己是自由主义,所以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社会法律制度产生重大影响的并不是我们现在习以为知的自由主义的观念,更主要的是自由主义之前的自由主义,那些自由主义当时可能不称为自由主义,他们不把自己视为自由主义,但是我们看到他们可能是更加成熟的更加高明的自由主义,所以我觉得在这个立宪思想六卷集中这是个隐含的主要的思想的脉络,倒不是我们特意选择,而是说这是一个主流的思想,但这个主流的思想之外六卷集秉持着中立的立场,忠实地反映当时建国时期的思想的积淀,在这些重大事件的纠缠中形成了真正的制度文献。


这些思想学说,我们看到基本上大致有三条主要的脉络。一个是我刚才说的成熟的自由主义,这个自由主义是作为理论学说之前的自由主义。还有一个脉络是激进主义,我们看到这些国家的构建过程中,隐含着激进的脉络,要推翻变革旧制度,要建立一个国家的新的政治、新政体,无论是自由主义的激进性还是共和主义的激进性,还是后来民族主义的激进性,能看到这六个国家还有一条激进的脉络。还有一个保守的脉络,或者叫反动的,守护旧制度、旧传统,这条线索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作为当时革命思想的对立面,也是主要的线索,俄国也有这条线索,日本诸如此类国家都有非常厚重的保守主义的一些传统,这些传统在当时也发生了很好的作用,因为它们有力地抵制了激进主义的狂潮。所以说一个现代国家的构建最终可能是偏自由主义的中庸之道。最终在左右的相互的抵制中,一个正常的国家构建起来。


当然各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这三个线索的偏重是不一样的。拿英国来说就相对保守,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是作为主导的,激进共和派相对来说不占主要的分量,法国就是激进主义和自由派结合的多一点,俄国可能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结合的多,日本可能是另外一种面向,这六个国家可能都包含我刚才说的这三个思想的脉络,但是偏重是不一样的,所以形成现代国家的制度的形态就是不一样的,所以现在来看这些国家大致是三种类型。


一种就是英美这种海洋体制,也有人称之为海洋政体,那法国俄国德国就是大陆政体,日本作为后发国家,具有独特性,美国因为地缘特殊也具有独特性。所以我觉得英美是一个大的现代国家形态,欧陆是一种国家形态,日本是一种独特的建国形态。


大体上这六本书基本上包含了形态上的不同。基于上面这些考虑,十年前就开始找作者,为什么有感慨呢,首先这些国家语言不同,我要直接的找到,英文就是英文,法文就是法文,这些原版的书能够通这些原版的译者,这是第一个因素。


第二个因素,需要这些译者,不单纯是主编,他们本身就是研究。大致的思路确定之后,他们要提供一个资料汇编的清单,一起研究。一个国家在一个时间段有这么多的人物,这么多篇章,到底如何取舍,他们要对取舍内容有思想脉络的理清。选哪些人,选哪些篇章本身就是研究型的东西,所以这些主编在真正组织翻译前就面临着研究性的难题。所以这是一个学术共同体,不是简单的通晓外语,有一本书翻译,本身就要研究这些,哪些东西可选,资料太多,庞杂。还要把握基本的平衡,思想脉络全部体现出来。


第三个因素,我们现在看到法律政治方面翻译的书籍很多,都是以学科为单位的翻译较多,英国系列翻译丛书,美国系列翻译丛书,以国别为主,或者是行政法的、宪法的,这一类以学科为主的。但是我们打乱这些,以一国的法政思想为主做一些翻译,有的可能有版本了,但是不能照用,要选择那些相关联的。很难得的尤其是日本卷,日本卷和俄国卷的难处是:第一,文献资料少;第二,文献不是现代日语,也不是古代日语,都是半古半现代的日语,语言难度很大。俄国也是语言正在转型中。所以说语言也有难度。为什么要经过十年呢,就在于主编要变换要探讨,实际上三四年前就已经翻译完成了,还有出版的环节。


这一批特殊的人,组成翻译团队,翻译的东西就是特殊时代的或者非常时代的,非常的人建构的非常的著作。我们选择的都是立国立宪时代的,非常时代的非常人物。我们分享了一点他们的荣耀。


十年前的主题到今天不仅没有变换,反而更加突显。奥运会之后,中国的大国崛起主要靠着经济体量,这种举国体制所构建的模式实际上面临着很多问题,所以现在很少人谈大国崛起了,虽然我们的经济目前体量非常大,但是我们也知道里面真正的实质的内容,也逐渐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显露出来。靠着经济、航母,是可以支撑一个大国一时的硬实力,但是没有一套政治法律制度的支撑烟消云散也很快。我们看到中国需要更多支撑的,也是一个正常国家需要支撑的,尤其是需要宪法制度的构建落实,宪法制度构建和落实既可以安排一个人日常的生活,基本权利安全和平,同时也可以有效的长时间的稳定的支撑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也可以使大国崛起,如果没有法律宪法这样一套结构,你想作为大国崛起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中国在转型时期无论是作为正常国家,还是作为一个有很大体量的大国,如果没有一套自己的宪法制度,就是在沙滩上的建筑,是不牢靠的。所以今天愈发感到很迫切的是,中国如何建立一个宪法制度得以实施的国家


我们可以看看西方这三四百年是有过一系列的经验和教训的,我们呈现的这六个国家都不是完全成功的,即便成功也是有过风风雨雨的,英国作为大国后来也是逐渐退缩了,美国续上了。法国也是折腾的很厉害,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诸如此类的,那俄国日本因为宪法制度重要的缺失,也有很大的教训,但是他们有过很大成功,无论是君主立宪制还是一种民主立宪制,他们都还是作为现代国家开始实施自己的一套宪法,通过宪法来建立一个现代国家,都是走的这个基本逻辑的。只是不同的宪法导致了他们国家的形态不同,也使得他们成长的道路有的成功一点,有的失败一点。但是他们都知道通过立宪构建一个现代国家,这是不二法门。更好地基于历史传统,又能有现代意识、现代法制精神,创建把古今两个结合起来的一个优良的宪法的话,那么这个国家就会更加优良,不至于面临未来的很多的灾难。我们要知道,作为一个现代国家如果没有一套宪法制度的创建和落实,那么就是在沙滩上的建筑,非常不牢靠,对外不牢靠,穷兵黩武,也没有自己的合法性的支撑;对内也不牢靠,没有得到人民的认同,没有真正的拥戴。这样一套宪法,来源于人民参与制宪,对内获得人民的认同,规制的力量来自于人民,通过一种政治宪法的契约。对外才能主张有合法性,主张才有力量,没有合法性的力量在国际社会中可能最终是无法持久的获得承认的。


我们看到这六个国家三四百年的兴衰史提供了很多的镜子,我们自己建立自己的国家,我们从晚清以来到中华民国的构建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学术界没有认真思考好这个国家凭什么建立起来,没有认真对待宪法,那么在内政外交方面就会遇到难题。所以大国梦也罢,中国梦也罢,大国崛起,靠经济支撑也罢,这些最终都会烟消云散,只有宪法,我说的是得到人民同意的起到一种政治契约作用的这样的宪法,在一套制宪建国的程序中,建立起一个现代国家,这样的现代国家足以在世界中既有存在力量和道义性,也能够为自己发展提供一个有所预期的美好的前景,否则的话我们就会面临诸多的问题。所以我觉得现在这个时候,这套书的出版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六个国家的风雨,尤其是立宪宪法的一些经验教训,可以弥补我们曾经关注过的经济层面的、国际关系层面的缺失。


2


维新与立宪


张允起:


历史的真实性怎么理解?我们原来历史上有史观学派,不同的历史方向,各种各样的方法,现在还有人说虚拟的历史。有些历史的事件并不像后来的定论的历史主义所讲的,有些事件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是各种各样的因素,汇合起来,带有偶然性。所以你可以想像明治维新如果不是那样的话,是不是会有别的走向。当时我选择日本卷的时候,我也跟高老师谈过,能不能做成浅读。最初中国对于日本人的了解,写的比较全面的是黄遵宪的《大日本国志》,这个是1887年写的。写完一直想出版,但是某些人反对,8年之后才出版。1894年甲午战争之后,梁启超看了以后非常愤懑。你怎么8年之前就写完了,怎么现在才出版?这个不是黄遵宪的问题,是出版界的问题。鸦片战争之后,很多人想了解日本,了解中国危机到哪种程度,但是大家还不愿了解国外真实的情况,所以到甲午战争大惨败之后,很多人才悟到当时的情况是不能知己知彼,才会吃更大的亏。




关于日本明治这块分前期和后期,前二十年和后二十年,以明治宪法的诞生为标志。大家知道明治维新是1861年,到明治宪法1891年,后边到1911年,这两个阶段完全不同。为什么我要选明治前期的资料呢,我当时也是有很多想法。第一,东方国家对宪法、法治、权利、自由这些基础的东西一开始是不理解的,最开始的那些人怎么理解这些东西。宪法这个概念在明治的时候通常译成国宪,日本有十七条宪法,604年时圣德太子用过,实际上是法律的意思,后来用国宪这个词,最后到1880年代才用宪法翻译constitution这个词。包括权利的概念,一开始权利不是利益的利,是权理,道理的理,还有权义,最后才翻译成权利。如果反思我们东方人怎么认识权利法治这些东西,日本是一个很重要的资源,并且当时他们用汉字表示,所以最后我们为什么用权利法治这些概念,这和日本都是有关系的,还有像哲学这些概念。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想追一追宪法的源头,明治前期提供了很多关于宪法法律的论说,如加藤弘之,我们国内还没有翻译他的著作,这个人是很重要的,在明治初期,他做过东京大学的校长,当时叫总理。他那时讲体制啊,宪法的权力分立啊,这些在1860年代已经写成文字了,有加藤弘之的文集。大家知道福泽谕吉更多。所以这次我把明治前期的一些文献都翻译过来,本来都可以做一个加藤弘之集的。


还有别的一些代表性的人物,在第二部分大家可以看到,很多国内的不太了解。主要是明治前期的那些人在想一些什么,关于怎么建立一个合理的稳定的国家体制。一些有代表性的关于权利、关于宪法的概念会有专门的论述。书中选的材料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背景材料,日本的立宪过程,是从政府到民间的,政府有政府的想法,民间有民间的想法。到了十八世纪七十年代,有很多正面的讨论,1881年天皇明确下诏书立宪,从1881年到1890年,这是九年。为什么中国清末有九年立宪的筹备,我觉得这是有关系的,当时梁启超写变法通议的时候,就已经有筹划了,立宪的过程不是突发奇想,必须有步骤。大家知道孙文有训政到宪政,他这个规划比起日本的九年规划就太笼统了。宪法出来之前,宪法制度必须建立好。其实清末都在做这个,后来在中间出了问题,把这一块打破了。其实我们仔细看九年立宪的章程还是很有意思的。他们每一年具体做什么,都会落实到人。这才是真正的立宪,不是说做做宣传就行了,所以第一部分介绍政治背景。黄遵宪做的很多工作是这个方面的,每一年政府出台什么样的政策,具体是怎么做的,他关心的是这些。从黄遵宪,再到康有为、梁启超,他们都很关心日本的立宪的过程,并且很多的细节的过程都是很关注的。第一部分介绍政治背景,让大家了解日本立宪的曲折过程是怎么样的。


然后第二部分就是具体的理论部分,包括加藤弘之这些人物。第三部分,关注一些论争论说。明治前期,我总结有三次大的论争。一个是涉及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关于议院的。再有一个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1882年前后的关于主权关于人权的论争。日本在1882年对主权对人权已经开始大范围的讨论,这个是很重要的。一直到现在我们对主权对人权认识还不是很到位。这三次比较大的争论,我用的是原始文件。还有第四部分,涉及到日本元老重臣,也就是政治家,他们对立宪的思考建议,当时的体制是他们向天皇建议,国家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体制,怎么样的国体政体,这个就是代表政府一方的,就是刚才高老师说的,代表保守主义的一些想法。最后一部分涉及到具体的宪法和草案,据我考证,日本有专门的明治前期宪法草案的集子,收录了57部宪法草案,这个还不包括外国人的宪法草案有六十来本。


我想起来我们民国初期1913年时,中国面临民主立宪的问题。虽然清末有九年立宪出台了一些宪法的草案,有的还找不着。但是到了1913年,在《宪法新闻》杂志上,登载了16部宪法草案,包括梁启超起草的、康有为起草的宪法草案。当时人们都是可以发表自己对宪法的见解的,现代的国家和古代的国家是不一样的,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在近代的民主国家,宪法是一种公共财产,大家都可以讨论。现在日本修宪,也是自民党有自民党的修宪草案,民主党有民主党的草案,这个是很正常的。明治初期人们对宪法的认识是怎样的,那个时候大家构建了什么样的国家,我选了五个宪法草案,还不包括明治宪法。我想让大家知道,并不是说明治宪法就是一个,不要让读者只看到最后的结果。如果不是明治宪法也有可能是别的宪法,但是明治宪法出来了。它有正面的立宪的成分,也有很多保守的、模糊的地方,尤其是关于行政权就两条,一个国家的三权中很重要的行政权竟用很模糊的形式处理,所以出现了统帅权的问题,内阁怎么统治,内阁和军人之间的关系,军人不受内阁的控制,会出现这些问题,关于这些有很多讨论。因为它本身宪法文本的问题,造成了后来解释宪法不通,后来出现所谓大臣政治、以天皇为中心的解释,还有内阁政治。一部宪法有不同的解释,冲突起来了,后来有人总结有密教和显教的说法。密教是忠实的体现了立宪的精神,一是内阁制度,一是权力的分立。所谓显教,认为天皇是神,不是人。所以会出现在今天看来很滑稽的事情,在1923年发生地震的时候,很多房子被烧了,有人竟然要去抢救贡的天皇的照片,不能把那个烧了,最后人都烧死了。完全是一种高度的崇拜。所以就有人用这个解释天皇主权,任何的对天皇的冒犯都是违反宪法的,天皇机关说就是德国的背景,强调天皇也是个机关,议会也是个机关,法院也是个机关,是一个功能性的考虑。这样一来,有人就开始反抗,包括军部,结果被说成侮辱天皇,要受到制裁,这种倾向也造成教科书的极端右翼。一部宪法、一个文本会有不同的解释方向,出现很敏感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宪法解释的问题,一直到后来日本和平宪法出现,关于第九条的解释也是众说纷纭。


所以我想选的,不是明治宪法,是明治宪法以前的有代表性的文献,当时日本面临着很多选择,有美国的模式,德国的模式,各种各样的可能,但是最后在我看来明治宪法既不是英国模式也不是美国模式,他是基于天皇大权的,所以里边还有最保守的基于天皇的神性的著作,以岩仓具视为代表。岩仓具视代替伊藤博文去德国考察之前,大的方向已经定下来了。岩仓具视是明治初期的重要人物,保守派。当初这本书的名字叫《维新与立宪》,维新本身具有保守的一面。比如昭和维新,讲的是一些元老重臣窃取了国家的权力,所以军部要通过昭和维新把这些元老重臣打倒,然后建立新的秩序,他们直接引用的天皇的权威。当时,很有名的维新三杰被刺杀了,三杰中的西乡隆盛在西南起义,然后被杀了。青木周藏当初就是委托了德国的大使,起草了德国模式的大日本帝国政典。他为什么那么关心宪法的问题呢?他去欧洲旅行,去了波兰,看到火车上有很多的人在乞讨,他潸然泪下,日本如果不好好建立一种秩序的话有可能就是波兰,被瓜分,所以他很关心立宪的问题。


关于宪法的问题,中国有政治宪法,政治宪法学有不同的派别,高老师的政治宪法还是很中道的,不是那种激进的。这些维新的东西大家一时还不太重视,从长远看能在历史中留下来的书,是真相的东西。梁启超说宪法是一国的元气,所以如果要把这块做好,如果没有元气就很危险。


高全喜:


我补充两句,感觉这个日本卷我们要从立宪发生学的角度看。我们看到日本有两个重要的立宪时期,一个就是明治时期,一个就是和平宪法,二战之后,麦克阿瑟的和平宪法。这两部宪法,跟我们中国相关性很大。日本卷给我们提供了明治早期前二十年的文献,我们很自然回忆起中国晚清立宪,当时派五大臣去考察西方列国之后,最后一至方案基本上就是效仿日本的明治宪法,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是让我们看到关于明治宪法中的显派隐派的不同的解释,到底明治宪法怎么发生的,这个前二十年为什么最后能导致一个明治宪法出来,那就是张允起教授谈的五部分的内容,我觉得对我们很有意义。大家探讨议会制度,当时可以讨论宪法,既可以私人讨论,每个人、每个团体都可以讨论。这是作为国民的权利的。议论国事、公共事务,每个人都有权利就这个国家走什么道路、宪法是什么结构、有什么权利、有什么义务,发表意见,最后通过一个特殊的程序——制宪会议或者国民会议,这样一套机制通过、颁布,这才叫一个宪法,才能发挥真正的效力。这就是一个现代事务,现代每个人,对于生活中相关的事情都要有发言权,表达自己的意愿。我们看到明治前二十年,已经开放了这个公共市场,除了经济市场之外还有一个公共的言论市场,开放了之后有好几十部宪法,但是最后大家通过相互的辩论讨论,最后加上大臣的观点,朝野上下,各派之间,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明治宪法。我觉得要认真对待这些权利,对待这些问题。一百年前,日本就是这样的,一百年前晚清民国时期也有了一定进步。这就是我读这本书的感慨。


3


英美政制的经济基础


毕竞悦:


日本作为一个东方大国,较早的走上了转型之路,并且成功的完成了转型之路。我们今天更应该以一种开放、理性的心态学习日本现代转型的经验。


下面我介绍一些英美的经验。在六卷集中,日俄法德,都是属于小语种,在国内研究比较少,文献比较少,做文献汇编创新的意义比较大。英语已经是我们第二大语言了,英美的文献著作翻译的非常多,所以,要想把这两卷做出新意来难度很大。编译者在选篇目过程中,做了一些思考,我们也有一点小创新,我们关注了经济制度的因素在现代政治转型中的作用。


美国卷专门有一章是讨论财政与联邦主义的,选了三篇文献,关于是否设立合众国银行展开的讨论。这三篇文章具体的观点,我暂时不展开,我觉得讨论这样一个问题本身就是体现了美国理性立国的精神。这种讨论本身就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制度理性,这是需要我们学习的。


英国卷专门有一章是讨论经济与财政。


为什么特别的关注经济制度在现代政治转型中的作用呢?我们知道有著名的李约瑟之迷,说的就是古代中国有很长时间的科技的进步,比如我们有令人自豪的四大发明,但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同样的问题模式可以拓展为: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原生的资本主义?我们说中国在宋朝的时候就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清明上河图描述了非常繁华的市民社会图景,但是原生的资本主义并没有在中国发生,也可以说是不可能发生。我们是在西方的炮火之下去反思,如何进行现代转型。中国现代转型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一些经济制度方面有关。这种经济制度讲的不是GDP这样一些经济数据,而是说经济发展的一些制度因素。其实在近年来,有许多学者,越来越关注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我也很关注这个话题。英国当时成为了日不落帝国,称霸世界,在现代转型过程中,发展的比较早,可以说的经济制度的因素在英国这个现代转型当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我主要讲四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税收与宪政的问题。我们去年是纪念大宪章八百周年,国内也开展了一些纪念的活动。大宪章的产生最初是1215年国王与贵族之间订立的。为什么会产生这个大宪章?就是因为国王需要花钱,花钱就需要贵族的同意,所以就爆发了国王与贵族之间的冲突,最后达成了妥协,制定了大宪章。其重要意义在于,确定了国王征税的权力要由议会决定,英国也成为议会的发源国,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议会的传统,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在英国整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议会的征税权利是很重要的因素,所以议会对英国的现代转型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英国的历史上议会也不是总召开的。在传统的战争中,国家对于财政的需求不是特别大,国家对于财政的需求激增与现代战争有关,在热兵器时代,国家财政的需求会激增,这个时候国王对于税收的需求就更加迫切。光荣革命之前,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冲突爆发了1641年内战,最后以国王查理被推上断头台而结束。后来在光荣革命之后有个很著名的《三年法案》,讲的就是国王要定期召开议会,使议会这种制度固定化,要议会时刻起到对国王的监督作用。


但是,我们可能会思考为什么英国会出现议会制约国王的财政权力的情况?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中国的情况。不知道大家看过《雍正王朝》吗,雍正推行了一种政策,官绅一体纳粮一体服役,遭到很多反对。为什么雍正会出台这样一种政策?因为中国历史上不是官绅一体纳粮,官绅阶层享有一种不需要服役纳税的特权。实际上这种特权我们需要辩证的看,就是中国历史上不存在官绅一体纳税的义务,所以同时官绅也失去了对于国王财政权力的制约。那么英国的情况恰恰相反,国王有需求的时候需要求助贵族,才出现了这种“无代表不纳税”的一种传统。这种传统在中国是没有的。这个是促成英国现代政治转型的一个因素。


第二个因素,是议会的财政权力附带出来的,就是公债的产生。公债也是较早的在英国成功运行的一个制度,这个也与国王对外战争有关。公债与征税的区别,在于征税需要立刻去征,公债也需要用纳税人的钱去还,但可以好多年之后去还,这就缓解了当时的财政压力,对于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大。公债成立需要什么条件?需要政府是一个有信用的政府,那会儿的政府可以随时翻脸不认账,那么政府如果不讲信用,公债制度就无法推行。比如说清末的时候也曾经发行公债,也就不了了之。那么英国呢,在历史上也曾以短期的借款为主,长期的借款没有,借款的利率非常的高,但是在光荣革命之后,由于议会掌握了财政职能,让借款人对政府产生了更多的信赖感,所以英国公债制度才得以建立,并且也为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奠定了基础。


公债制度建立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央银行的建立。英国在1694年建立了英格兰银行,起到了发行货币和作为流通中介的作用。当时英国的税收也经过英格兰银行进行存储,由于一个独立的英格兰银行的建立,也对偿还借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样还有一个比较负面的例子,法国也在1700年左右,打算建立一个中央银行。当时法国国王是不掌权的,是由摄政者掌权。法国想建立的国家银行独立性不强,随时要看摄政者的眼色,不想还钱就不还,或者多印货币,多印货币之后,债权就贬值了嘛,所以最后不但导致了银行计划的破产,公债制度也没有建立起来。所以一个独立的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个问题,就是城市化。在英国,实际上城市化的进程从16世纪就开始了,一直呈现出城市化率逐渐增长的趋势。到1800年左右,英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达到27.5%,还有一些农村人口不是从事农业劳动,就像我们的农民工一样,身份没有城市化,但是从事的劳动是城市化的。而中国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城市人口才是20%多。英国的城市化发展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但中国历史上则不是,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城市化率有时还出现了下降趋势。


那么城市化过程有什么作用呢?一是产生了市民社会,使商业规则得以发展。还有就是,现代资本主义得以建立的工业基础,都与城市化的过程相关。反观历史,我根据中国人口史书籍做了一些统计,中国历史上的城市化率,有的朝代出现退步的现象,有时是9%,后来退到8%。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什么推动了英国的城市化?什么使中国人口总固定在农村?这背后有制度上的因素,这里不可能详述。一个原因就是英国实行长子继承制,在贵族中,幼子不继承土地,他可能就需要另谋职业,从事手工业工业,使非农劳动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中国古代社会也有一定的社会流动,由社会底层考上科举就可以当官。但有资料记载,反而劳动生产率很低的地方考状元比例还比较高。所以这个地方只是一个人当官了,并没有带动他自己的家乡本地的由农业劳动到城市劳动的进程。还有人研究过中国历史上农村实际工资比较低。实际上中国历史上农村一亩地上的劳动力人口是远高于英国一亩地劳动力人口的,所以我们就形成了一种劳动密集型的农业。从而也会抑制科技创新。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与我们历史上重农抑商的政策有关,而英国很早就出现了自由民制度,还有对商业的鼓励。今天中国在改革开放,也经历了一个城市化的过程,但是这种城市化的过程有一点人为的痕迹,而非完全原发的。很大程度上靠房地产来推动城市化进程。我们还需要去寻找中国原生的城市化动力。


回到英国卷的选目。我们选了三个代表人物的著作。第一个是威廉·配第,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第二个就是亚当·斯密,我们今天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可谓言必称斯密,他是政治经济学重要的奠基人。他们两个人主要谈论了国民经济,国民财富的分配,国家收支等很重要的政治经济学的问题。另一篇选了一篇比较左翼的文章,温斯坦莱主要属于社会主义的理论,虽然西方没有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但是实际上社会主义的一些理念在今天的西方经济制度中都有体现,比如是社会福利,社会保障,还有对劳工权利的保障,工会组织的建立,这些都在今天得到了体现。


我觉得,我们在现代转型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经济民主。美国在罗斯福之前是比较自由放任的,罗斯福实行了政府干预政策,里根又回到自由放任。现在的奥巴马要搞全民医疗,社会保障等。虽然美国的宏观政策也是忽左忽右,但是很重要是有一条经济民主的主线。经济民主从微观层面来讲就是公司治理上要讲民主,这样更有利于公司的发展。最近有一本畅销书是《如何定义公司》,讲了谷歌对于公司民主治理方式的创新。在宏观层面上的经济民主强调的是议会或者人大,在经济制度中能够起到决定作用。大家今天参加我们的活动,可以说是牺牲了看CCTV记者发布会的时间,今天有几个部门的记者发布会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是中央银行,一个是国资委,一个是证监会,一个是保监会。大家为什么对一些经济政策怨声载道,很大程度上与我们还没有实现经济民主有关,所以我个人一直比较关注经济与法治的关系。


高全喜:


刚才毕竞悦介绍了英国卷,大家熟知的英国就是议会制度,法院啊,这是英国国家构建的一块。但是她突出强调的是英国和经济的关系,而经济不是我们政策上的经济,是制度层面的,尤其涉及到了,税的问题,公债的问题,银行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英国的现代国家的发展是具有重大的意义的。而一个现代国家立国时期,要有几个支架性的东西,一个就是政府结构,司法方面也是这一块。还有一个支柱,就是经济的制度支柱,尤其是经济发展方面的制度,宪政的体制能够使得经济更好的发展,这与立国时期的国家结构的正当性有很大的关联,这就涉及到了民主问题。所以说她偏重于这一块,纠正了我们当前对英国一般印象就是法院、普通法的认识。实际上英国,经济这一块,从税、银行、公债到整个现代世界的建立,到后来的全球化,今天的互联网,是和制度有密切联系的。亚当·斯密啊,《国富论》啊,是经济学的书,完全可以说也是宪法学的书。他谈到了自由贸易、劳动分工,这些东西对于一个现代国家具有什么意义,传统国家不存在劳动分工,不存在自由贸易问题。从这个视野来看,把经济这一块制度层面的东西放到英国资料的汇编中,有特色。




在一位当代英国汉学家眼中,鸦片战争是怎样的图景?4月2日下午,《鸦片战争》作者蓝诗玲和译者刘悦斌做客东方历史沙龙。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