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婆”是方言,一律改成“姥姥”?语文教材引来热议,网友炸了


重庆共青团

“渝”青年在一起

 


妈妈的妈妈,该如何称呼?


今天,一个“外婆到底应不应该算方言”的话题被议论开了……


微博网友@鋼筆様子 爆料:




二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上海教育(沪教版)出版社出版的语文书第24课《打碗碗花》 (李天芳著散文)。原文的外婆被改成了姥姥……



新版和原版对比,上海人的“外婆”成了“姥姥”


而在另一篇课文

《马鸣加的新书包》中

“外婆”也被改成了“姥姥”



外婆为什么要改成“姥姥”?

许多网友表示无法理解这样的修改

还有人找出了去年教委

针对此问题的答复

上海教委认为“外婆、外公”属于方言




为了进一步核实这个答案

团团菌在百度百科中

对“外婆”“姥姥”两个词条

分别进行查询

▼▼▼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查阅第6版《现代汉语词词典》

发现“外婆”一词上确实标注“方言”

而语义为外祖母的“姥姥”一词无此标注

▼▼▼


当“外婆”成为方言之后

我们不妨脑补一下

记忆里那些带有“外婆”的

文章、歌谣、品牌...

你们来感受下



《姥姥的澎湖湾》


那是外婆 姥姥拄着杖将我手轻轻挽

踩着薄暮走向余晖暖暖的澎湖湾

一个脚印是笑语一串消磨许多时光

直到夜色吞没我俩在回家的路上

澎湖湾 澎湖湾 外婆 姥姥的澎湖湾

有我许多的童年幻想



@猪肘蛋包饭:摇啊摇,摇到姥姥


周杰伦新歌《姥姥》



@AssassinLln:欢迎收听杰伦新歌——姥姥,姥姥她的期待,慢慢变成无奈,大人们始终不明白


@刻骨冰凉:我想带你,回我的姥姥家,一起看着日落,一直到我们都睡着


@冉麒乄兹:周杰伦为大家唱首《姥姥》——今天是姥姥生日 我换上复古西装,载着姥姥开着拉风的古董车兜兜兜风…………


《摇啊摇,摇到姥姥桥》



现在看来,张艺谋拍了一部多么具有前瞻性的电影,已经隐隐预见到今后“外婆”要变成“姥姥”的命运了。


知名餐厅《姥姥家》



把《小红帽》里的外婆换成姥姥,咋整忍不住笑了……

 

“哎,外婆 姥姥,”小红帽问,“你的耳朵怎么这样大呀?”

“为了更好地听你说话呀,乖乖。”

“可是外婆 姥姥,你的眼睛怎么这样大呀?”小红帽又问。

“为了更清楚地看你呀,乖乖。”

外婆 姥姥,你的手怎么这样大呀?”

“可以更好地抱着你呀。”

外婆 姥姥,你的嘴巴怎么大得很吓人呀?”

“可以一口把你吃掉呀!”



湘西名菜“姥姥菜”



湖南佬:你过来,还要不要人好好吃饭了!



鲁迅《社戏》


按照《打碗碗花》的改法,常驻初中语文课本二十年的鲁迅先生的《社戏》也可以变成这种画面:

 

平桥村只有一只早出晚归的航船是大船,决没有留用的道理。其余的都是小船,不合用;央人到邻村去问,也没有,早都给别人定下了。外祖母 姥姥很气恼,怪家里的人不早定,絮叨起来。母亲便宽慰伊,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看几回,今天就算了。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竭力的嘱咐我,说万不能装模装样,怕又招外祖母 姥姥生气,又不准和别人一同去,说是怕外祖母 姥姥要担心。

 



调侃之余

大家也是对这一改法纷纷质疑

关于“叫外婆还是姥姥”的话题

被各大媒体转载讨论



并且迅速登上热搜


网友们对于这二个词语之间的争论也是炸了


@天才胖次少女:哈?姥姥是普通话?外婆才是普通话吧?只听说过狼外婆没听说过狼姥姥。


@好奇心害不死的汪我一直以为外婆是普通话,姥姥是北方方言。


@唐药片: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所以“外婆”是方言这种说法没有问题。


@铲屎的米小奇:那难道普通话不该是:外祖母?


@肖梦69:我是北方人,我们也叫外婆的呀。


@风雨正好你也是:可能因为上海是南方,很少看到“姥姥”这种表达所以才改吧。我北方人,从小在书上看到课文里都叫外婆,好奇地上网搜了才知道外婆一般是南方叫法。所以其实改一改也无妨,让北方孩子多见见“外婆”,南方孩子多见见“姥姥”也挺好的吧。


@H滴巧克力:爷爷 奶奶 姥姥 姥爷 不是应该这样的搭配么?当然是普通话啊。


@丘予--:姥姥确实是普通话,外婆是方言。


@哪疼:姥姥多有亲切感,外婆可以是称呼任意一个老年女性的称呼啊。


那么事实上是怎么样的?

请看这份统计数据



可以看出来

只有北方的东部有姥姥的叫法

而除此之外的地区几乎都使用

“公、婆”的叫法


妈妈的妈妈这一角色,无论南北叫法有何不同,就如同甜豆浆和咸豆浆,冬至的饺子和粽子,端午的肉粽和甜粽般,都承载着每个人对亲人、对地缘文化的情思,并无对错,也不应区别对待,因为无论称谓几何,不都是每个人身边那位慈祥的老人么?


中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的意义不言而喻。2017年,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曾表示,中国已有大约73%的国民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


但如今在普通话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不会说方言。而突然将“外婆”定性为方言,并明显地在会影响未成年人文化观的语文教材中“普及”使用“姥姥”一词,这确实有伤已习惯使用外婆一词的乡土情感,也不利于文化的多元性。


对于“外婆”和“姥姥”的叫法

你们怎么看?

重庆市青少年新媒体中心整理发布

来源 | 齐鲁晚报、19楼、扬子晚报(yzwb20102806)、咋整(howtozheng)、观察者网(guanchacn)、央广“下文”客户端、红星新闻、新浪微博等

编辑 | 傅遇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