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海洋亚洲|本周大放送!前1/2有哪些公教活动等你预约?
2022年9月16日至25日期间(每天11:00-18:00开放,9月19日周一闭馆),现在深蓝色的美术馆三楼空间将变成“海洋会客厅”,激请观众的到来:周末将发生系列公教活动,空间内还会有阅览室、活动相关艺术作品等待大家的探索。作为“海洋会客厅”的延伸,线上也将会有活动及文章分享。(详细内容可以点击此处一键回顾噢~)
以下为活动一览及预约详情。
本周即将发生!
1
@RAM三楼
↑ 点击海报查看详情及一键预约 📃
关于讲座
东海岛屿的渔民画,可以上溯到明清时期的船绘,乃至神像、旗帜、服饰纹样,古越人的精神图腾在民间秘密传递。中国古代的海神,也在渔民画里一一登场。海神恪尽职守,维护着海岛的日常运转,负责保驾护航,疗治疫病,抵挡海盗,平息灾害,统领着海水、岛屿、天空和火焰,一切井然有序。除此之外,还有些值得珍视的个体经验,其内容多为旧时海岛的日常生活图景,引发了人们长久的追忆。这种古老而又年轻的渔民艺术,正在无意中为浩瀚的东海留下珍贵的图像史料。这些图像是不可重复的,画中的一张张面孔明明看着我们,却又望向别处,他们面目模糊,无法目睹其真容,却能与之共情,仿佛已然置身其中。
张定康《龙裤菩萨》,图片来源讲者本人
关于影评会
在亚洲式的海怪想象之后,现场还将播放哈佛感官人类学实验室出品、由吕西安·卡斯坦因-泰勒和维瑞娜·帕拉韦尔导演的电影《利维坦》(2012)。在这部影片中,拍摄者使用了多角度的分散拍摄,如将GoPro绑在渔民身上、扔进死鱼堆里、用胶布绑在木杆上放进海里等。这样的拍摄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放弃了导演在电影制作中的强力地位,让摄影机消失不见,让观众切身体验到洛夫克拉夫特风格的谵妄的深海恐惧。电影的叙事结构从船只的外部到内部,从捕捞的鱼获,到伴生跟随船只的海鸟群,到操纵船只和处理渔获的渔人,勾勒出一只海洋巨兽的意象,从眼到尾到消化道的过渡,也形成一种对海洋与渔业的激进视角的伦理实验。
关于讲者
盛文强,1984年生于青岛,作家,海洋文化研究者。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花城》《天涯》《大家》等,著有《海神的肖像》《海盗奇谭》《岛屿之书》《海怪简史》《渔具列传》《半岛手记》等。
🔍上下滑动查看活动简介
2
@RAM三楼
↑ 点击海报查看详情及一键预约 📃
关于对谈
疍家人浮生江海、以舟为室。他们将自己从事的海上生计称为“做海”,但在刘莉老师看来,这些行为并不是单纯的谋生,而是提供了智慧、道德、社会和精神发展的机会。在本场活动中,刘莉老师将从自己在海南岛新港村多年的观察研究出发,为大家介绍浮生海上的疍家人在身体与空间上的独特建构,并从这样的海上实践中理解水上人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文化认识。
傍晚划向浮屋的老人,图片来源讲者本人
INSULAiRE的本意为岛民,作为一个设计师品牌,INSULAiRE总是基于岛民生活传统与海洋文化,结合具有民族性的旧时传统工艺与现代制衣技术,制作可以长时间陪伴现代生活的衣物。INSULAiRE在服装中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亦探讨过去与当下的联结。在S/S 2022,INSULAiRE从岛上来到海里,以“南海更路”为名,通过对疍家人传统服饰廓形与穿着习惯的再设计,致敬了他们长年在渔舟上荡桨摇橹,与水共生的自在、乐观与无畏。
对谈现场将放映纪录片《INSULAiRE SS2022》,邀请设计师杨智凯分享有关疍家生活现状、服装文化和其品牌基于致敬疍家和海南文化的时装设计。此外,在“海洋会客厅”中,还将展示由INSULAiRE的样衣、民族面料、本土版样、疍家更路簿头巾、灵感Sketch Book、海洋塑料纽扣、鹧鸪茶等物料。
关于讲者
刘莉,海洋与岛屿研究者,中山大学人类学副教授,关于海南疍家人的代表作有《海南疍家的陆地印记——从食槟榔习俗谈起》、《做海:海南疍家的海洋实践和文化认识》、《在场:海南疍家女性的空间、身体与权力》等。
杨智凯,服装设计师,出生成长于中国海南岛,于巴黎ESMOD服装设计学校研究生毕业,2017年创立品牌INSULAiRE。
🔍上下滑动查看活动简介
3
@线上
↑ 扫描二维码一键预约腾讯会议
关于对谈
出生和成长于香港,在前往美加求学之后,刘博智在美国生活至今。从17岁开始,在过去的五十多年间,刘老师循着华人先辈走过的路径,足迹遍布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的36个国家和地区。这场对谈首先是对于刘博智老师自身生命历程的好奇,他是因何又如何成为离散华人当中的一员,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和领悟身为移民的具体处境;而作为一名纪实摄影师,他又是如何引领着自己去观看、发现和记录,又最终怎样与拍摄者和拍摄地建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
图片来源讲者本人
对谈将以《古巴唐人》(2009)的放映作为开场。该片是刘博智导演的一部纪录电影,在刘博智成千上万的拍摄对象中,是一个极其动人的例外。
关于对谈者
刘博智,祖籍广东台山,1950年生于中国香港。1969年高中毕业后到加拿大求学。1971年到美国就读布鲁克斯摄影学院,并于1975年取得学士学位;1977年在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取得硕士学位,同年开始在堪萨斯大学教授摄影直至荣休。
陈柏麒,出生和成长于广东澄海,先后于香港、芝加哥和伦敦求学,现工作和生活于深圳。作为研究者,他对现代性降临时刻,离散于海陆之间的潮州人及其社群所吸收、塑造、转移和再生产的关系网络和艺术实践保有长期而广泛的研究志趣。
🔍上下滑动查看活动简介
4
@线上
↑ 扫描二维码一键预约腾讯会议
关于讲座
“风”是空气的移动、动力、气息、气味、暗示、罗经点,或体内产生的气体。在王虹凯的作品《Borom》(济州方言“风”的音译)中,“风”不仅代表济州岛上无所不在的自然和政治力量,也指涉形塑济州的景观、语言、声响与生活样态的物质与精神力量。该作品以韩裔日籍诗人金时钟1949年因参与济州四三事件被迫从济州坐船到日本的流亡之旅作为轴线,由海风与金时钟、人类、神祗、物质、生物、事物等之间的多模态“相遇”组成,透过“海风”的导航,这些“相遇”穿越不同关系网络,包含历史、神话、地景、地质、欲望、危险、庇护、诗歌等,并于见证、梦想、密谋、回忆、遗忘、示警、感受与聆听间,进而试问:是什么能构成不同模式形态的“连结亲近感”(togetherness)?而这种“连结亲近感”是如何以空气、呼吸、气体和动力的形式来传播、散布、移动?
Borom Listening- Resonant Worlds 日本前橋當代美術館委託製作 南韓濟州 多媒體裝置 2020 攝影:姜景獨
本场讲座,王虹凯将别具一格地从声音媒介出发,为观者介绍《Borom》当中蕴含的思考及创作过程中的所见和诸多领悟。
关于讲者
王虹凯生于台湾虎尾,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美国纽约新社会研究学院,目前为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学院PhD in Practice博士候选人。其调研取向创作关注语言、意识形态,身分认同与知识体系之间的张力,作品探究权力、生存经历和历史交错点上「聆听」与「认识」的政治性。以表演、声音、工作坊、装置、出版等形式,实验不同的聆听与聚集模式,探触时/空交错中欲望生成、劳动历史、共存想象和知识维度之间复杂与多变的关系。
虹凯曾在马德里索菲亚王后国家美术馆广播电台、2019年亚洲艺术双年展、2019年横滨表演艺术节、纽约雕塑艺术中心、第14届卡塞尔文献展、2016年台北双年展、澳洲液体声音艺术节、纽约现代美术馆等地展出和表演,并参与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台湾馆。
🔍上下滑动查看活动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