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RAM春季新展 | “复杂地理”研究项目第一季:中国杂志



上海外滩美术馆(RAM)将于2024年3月22日起呈现以“复杂地理”为主题的一系列研究与艺术项目,包含展览、公共项目和出版物。研究项目的第一季“复杂地理:中国杂志”与美术馆所在的历史建筑皇家亚洲文会(R.A.S.)息息相关。



“复杂地理:中国杂志“邀请艺术家、作者、音乐人、表演者和本地艺术社群重新构想R.A.S.建筑的历史功能:在1930年代,这里的二楼是报告厅、三楼是图书馆、四楼和五楼是博物馆空间。2024年春天,它们将转变为呼应且挑战原有空间的历史叙事以及殖民主义背景的展览项目。“复杂地理:中国杂志”将艺术思辨、重新发掘的档案、集体记忆、边缘知识和通俗小说编织在一起,承认和重视本土知识系统对解读复杂地理和文化的内在权威。


胡昀,《无题》,2016,马鞍、瑜伽垫,尺寸可变。由上海昊美术馆收藏。© 胡昀。图片由艺术家和上海昊美术馆提供。


“复杂地理:中国杂志”取自1923年上海出版的《中国杂志》(原名《中国科学美术杂志》,The China Journal of Science & Arts)。该杂志由博物学家苏阿德(又译为“苏柯仁”)和汉学家福开森创办,与皇家亚洲学会的特定场地遗产密切相关,也是RAM自身建筑遗产历史故事的基石。RAM的标志性大楼建于1933年,是中国第一座专为博物馆而造的建筑。它最初是为1857年由英国和美国侨民建立的R.A.S.北中国支会设计的。该协会致力于通过考察、期刊出版、图书馆和博物馆建设对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的知识进行学术探索和传播,为春季项目的展开叙述提供了丰富的背景。


展览现场效果,“覆写上海:重构20世纪初的亚洲文会图书馆”,上海外滩美术馆,2024年3月23日—8月25日。由Roll渲染。图片由Roll提供。


艺术总监朱筱蕤指出:“目前西方主流艺术机构正处于反学习(unlearning)、去现代化,反思权威性的阶段——至少在说法上是这样,上海的独立艺术机构则缺乏这种既有的权威性。这种权力差异是可以感觉到的。在中国,特别是考虑到官方教育体系和机构的广泛影响力,促进独立思考的私立非盈利机构只有相对局促的表达和发展空间。通过新的研究项目‘复杂地理’,我们希望在上海创造一个新的语境,可以打开不同的知识表现形式。可以把今年的项目想象成一场对抗霸权思维的集体尝试。”


黄汉明,《上海科幻戏曲的舞台布景设计》(工作图),2024。© 黄汉明。由Roll渲染。图片由艺术家和Roll提供。


黄汉明,《中国科幻戏曲的舞台布景设计》,2015,手绘舞台布景(布面颜料、木材、钢材、发动机),尺寸可变。© 黄汉明。由Roll渲染。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上海艺术家胡昀的艺术实践体现了他对叙事、历史和细微感知的深刻思考。在过去的十多年中,胡昀一直在“跟踪”那些传播自然历史和宗教等知识体系的关键人物。这些概念在 16 世纪至 19 世纪期间伴随着西方现代性和殖民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扩展,对欧洲及其殖民地之间的商品、物种和人员流动产生了影响。


自然学家和传教士的探索路线与殖民贸易和海上扩张的路线密切相关,上海这样的港口也成为殖民和资本主义扩张的关键地点。上海外滩美术馆此次呈现胡昀首个在中国的美术馆个展“远山”,介入点是RAM所处的建筑:在1933年为中国最早的自然历史博物馆——皇家亚洲文会博物馆所建。艺术家在跨越三层楼的空间介入中交织个人叙事、历史事件和自然元素,挑战传统观点并激发内省。展览从既定历史的滑脱之处出发,呈现了那些偶然间逃脱了积累、分类和归类过程的声音和知识。 


展览标题取自20世紀法国作家、哲学家、诗人勒内·多马尔(René Daumal)未完成的冒险小說《远山》(也被翻译成《虚拟山》)。小说的核心是一群探险家的故事,他们发现了一座只有通过特殊精神状态才能到达的、隐藏的虚构山峰——虚拟山。这座山被描绘成连接地球和天堂的桥梁。小说通过描写探险家的追求、他们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他们在攀登过程中的精神和哲学启示,探索了现实与超验、物质与精神、可见与不可见之间的界限。像小说中的探险队成员一样,胡昀的工作在历史的残留的细节中徘徊。通过不断的跟踪,挖掘,收集,编辑和再编辑物质和非物质材料,他让我们在真实和虚构的中间地带思考信仰、历史叙事、冒险、知识体系和自我发现。





“覆写上海:重构20世纪初的亚洲文会图书馆”聚焦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R.A.S.)及文会二十世纪初在上海的数位重要人物,包括博物学家、上海博物院馆长苏阿德(Arthur de Carle Sowerby),汉学家、亚洲文会荣誉图书管理员爱诗客(Florence Ayscough),汉学家、艺术收藏家福开森(John Calvin Ferguson),医生、慈善家伍连德(Wu Lien-teh),标本制作师唐氏家族(Tang family)以及艺术收藏家罗伯特·斯特林·克拉克(Robert Sterling Clark)(即苏阿德穿越华北考察之旅的出资人)。


通过文献研究及对档案的构建和解读过程进行批判性思考,展览拒绝将过去作为线性编年史或单一实体来呈现,而是将其作为不同经验、声音和视角相互交织的镶嵌体。“图书馆”于是成为一面棱镜,折射出知识的生产、身份的形成以及繁华都市的多元社会文化景观。这将是一个由故事和经验交织而成的空间,也是探索、参与、质疑和重新想象历史的复杂锦缎。除了展示大量一手档案资料外,展览也将虚构与史实相糅合,超越单纯的历史回顾。在这里过去与现在的篇章相互交叠,当代与历史交织,启发人们以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塑造我们时间观、历史观和记忆的各种论述。展览特邀合作艺术家:张如怡、陈荣辉。




“讲———堂”是一个多面向的持续性项目,模糊了展览、剧院、夜店和集体学习空间等的场域的界限,将美术馆展厅转化为全年开放的活动场所。


最初于1933年设立的“伍连德讲堂”是R.A.S.会员展示研究成果、举办庆典以及参与国际事件(如1940年代纽约世界博览会)的重要地点。在2024年的重新想象下,“讲———堂”回溯其历史根源,将1933年的讲台改造为一个上海剧场。项目由居住在柏林的新加坡艺术家黄汉明全新的委约创作《上海科幻戏曲的舞台布景设计》装置作品作为常设,并在每个月亮相一个全新“场景”来配合发生在现场的多类型活动。


“讲———堂”的核心理念在于对学习行为的动态理解:比起静态的学习概念,更强调运动、流通和再分配。从表演、讲座和工作坊到对话、派对、舞蹈、卡拉OK、吃饭、休息、写作和阅读的各种活动都对展览的塑造起着关键作用。


项目从文化理论家弗雷德·莫滕(Fred Moten)和学者斯特凡诺·哈尼(Stefano Harney)的观点中汲取灵感,将“学习”重新定义为一种集体、多样的活动,蕴含着对话、运动和经验的共享,都在“推想实践”的概念下融合。这种方法希望培育一种敢于挑战和扩展传统机构定式的集体思维模式。“讲———堂”不仅仅是一场艺术和学术探索,更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积极实验。


参展艺术家:黄汉明、菠萝核、郑可、董龙跃、梁子涵、向在荣、Karachi LaJamia、安吉拉·迪马尤加(Angela Dimayuga)、孙大肆、王莫之、何锐安、陈玺安、佩恩恩 、Eastern Margins以及更多艺术家有待宣布。








胡 昀


1986 年出生于上海,现生活工作于上海和贝尔格莱德。


胡昀的创作实践是对各种历史片断进行重访的持续过程,同时以此反观自照。他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博物馆、上海歌德学院开放空间和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举办个展。他的作品也曾在香港 Para Site艺术空间、广州时代美术馆、贝尔格莱德文化中心、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和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等机构中展出。胡昀海参加了布里斯班第十届亚太三年展、第六届新加坡双年展、第十一届光州双年展和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他也是电子艺术刊物PDF的发起人之一。



张如怡


1985年出生于上海,现生活工作于上海。


张如怡的艺术实践围绕日常逻辑展开,作品因调和人工制品、工业经验以及城市生活而占据特殊空间。艺术家从日常材料中涉取灵感,以探索和调度个体、物料、场所三者之间的层次及相互作用力作为关键叙述途径。创作主要涉及据地装置、雕塑及综合媒介的运用,借“现实”为样板,牵引出城市环境变迁过程中现实对个体情绪的塑造,通过矛盾性转化的视觉语言,将直觉和观察种植于朴素的物质之中,赋予其物质之外的精神内涵。她曾在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上海星美术馆举办个展,亦曾参与上海余德耀美术馆、第16届里昂双年展、和美术馆、大馆当代美术馆、北京艺术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油罐艺术中心、UCCA 沙丘美术馆、K11 基金会和上海外滩美术馆等机构举办的群展。




陈荣辉


1989年出生于浙江丽水,现生活工作于杭州。



陈荣辉毕业于耶鲁大学艺术学院,曾任澎湃新闻英文版Sixth Tone视觉总监。陈荣辉的创作依托于摄影的档案性和模糊性,采用大画幅摄影的方式关注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个体与城市的关系。他曾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西安美术馆、丽水摄影博物馆举办个展, 亦曾参与纽约国际摄影中心、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节、高台当艺术中心、仓美术馆、OCAT深圳等机构举办的群展。2023年受邀参加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三年展。他先后出版多本个人画册:《空城计》《野望》和《纽黑文的寻常一夜》,其中《空城计》由假杂志出版,并入围美国光圈基金会的年度最佳画册。他的作品曾获得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荷赛)二等奖、侯登科纪实摄影奖、三影堂摄影奖&ALPA奖等国内外众多知名摄影奖项。作品收藏于香港M+博物馆、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耶鲁大学图书馆、德国慕尼黑亚历山大·图采客基金会、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北京光社、中国港口博物馆、丽水摄影博物馆等。



黄汉明


1971年生于新加坡,现工作、生活于柏林。



黄汉明的跨学科实践结合了表演、移动影像和装置,通过戏剧和表演性来阐明“真实性”和“他者”的概念。近年来,他对科幻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粤剧)的交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常汇集语言和人格来创造他们自己的“世界电影”,并利用推想性联想讨论中国现代性和流行文化在民族认同构建过程中的角色。他即将在大田秀则画廊的上海画廊举办个展“宇宙剧场”,也曾在柏林艺术节 、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洛杉矶REDCAT画廊、新加坡美术馆等机构举办个展。他亦曾参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罗马国立二十一世纪艺术博物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等机构举办的群展和众多在上海、新加坡、首尔、釜山、光州、悉尼、布里斯班、爱知、台中、夏威夷、里昂、利物浦、达喀尔、雅加达举办的双年展和三年展。他的作品被新加坡美术馆、香港 M+博物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柏林汉堡车站美术馆和台湾桃园美术馆收藏。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外滩美术馆RAM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