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质生产力-4】如何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

刘典
2024-09-16


点关注不迷路,加星标★更好找

Follow & Favourite



如何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详细阐述

2023年12月17日,中央财办接受中央主要媒体采访时,对“新质生产力”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前的两次讲话中提到“新质生产力”时,主要提到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以及“发展新动能”,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属于“生产工具”,可见在之前的讲话中并未对“劳动者队伍”和“生产关系”做出表述。
中央财办在接受采访时则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方面对“新质生产力”做出了全面解读,特别提出了要把握“生产力”“生产工具”“生产关系”三个点,并对应提出了6个方面的政策举措。

概念

把握三个点

6个方面的政策举措

劳动者

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劳动资料

用好新型生产工具

加快完善新型举国体制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劳动对象

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

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1. 明确新质生产力的概念

本次解读在会议的基础上对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即: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2.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把握好三点

  • 一是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
  • 二是用好新型生产工具,特别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赋能发展新兴产业。
  • 三是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通过改革开放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3. 6个方面的政策举措
  • 一是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营造鼓励大胆创新的良好氛围。

  • 二是加快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的战略导向作用,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让人才、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

  • 三是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激励企业加快数智化转型,实现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

  • 四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真正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应用场景丰富和创新收益放大的独特优势。

  • 五是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力资本导向。

  • 六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与全球企业和人才共享中国的发展红利。

戳链接查看原文解读:先立后破、新质生产力、民营经济、房地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如何开展?5个要点详解中央财办答记者问

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发展概况

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概况

近年来,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进一步加快。落地实施了新能源汽车、北斗、电子商务、区块链等一批数字协同创新平台,打造自主可控天翼云,加大新能源、5G应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力度。
  • 产业增加值,2022年我国战新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13%,表现较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 从整体的投资端看,战新产业已成为资金追逐的热门对象。公开数据显示,近5年,央企战新产业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2023年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5%央企占新产业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超过40%,在全部投资中的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 从资本市场动作看,公开渠道数据显示,2023年7月,我国战新产业股权投资市场共计发生84笔交易,交易总额达90.91亿元交易规模环比增加18.20%。

整体而言,近一年各月占新产业融资规模变化趋势是无规则的,有增有减。
2. 未来产业的发展概况
未来产业其本身是技术与技术、技术与产业、产业与产业之间深度融合的产物。
  • 从技术与技术融合的视角看, 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方向不会仅仅依赖于一两类学科或某种单一技术,而是多学科、多技术领域的高度交叉和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的交叉融合,正在推动未来产业从单点技术和单一产品创新加速向多技术、系统化、集成化创新转变,将创造出集成多领域先进技术的新产品。

  • 从技术与产业融合的视角看, 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不断深化,在赋能传统产业变革跃升的过程中可能产生新的未来产业。比如,5G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已催生出多种新的业态。

  • 从产业与产业融合视角看, 通过促进未来产业与优势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联动,以点带面锻长板、补短板,从而不断催生新的增长点。机器人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传统医疗器械产业的融合,催生出手术机器人、人工智能支架等新产品,这种变革也加速推动着传统医疗器械向新一代医疗器械转型升级。

3. 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链的发展不平衡
产业链发展不平衡和产业布局不合理是我国发展新兴产业的主要问题。我国在全球新兴产业产业链中处于末端,只能生产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在全球市场中缺少核心竞争力,无法在市场获取相应的利润,缺少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进一步恶化了新兴产业发展的环境。同时我国只注重引进技术,缺少对技术的消化和创新,以及对创新型企业的扶持,所以中国企业长期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的地位,只能生产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产品,不能和国际上拥有先进技术的生产企业相抗衡。
(二)市场需求程度不够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受国际市场需求的左右的原因是国内市场发展不理想,主要的市场集中在国外,要想发展必须依赖国外市场。国外市场的需求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影响很大,我国新兴产业要根据国外市场的需求调整发展方向,受制于国外市场使得我国新兴产业波动很大,再加上国外市场上的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从根本上影响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所以,我国要重视培养国内市场,通过技术更新和引导主流性消费扩大国内市场规模,进一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发展相关的人才不足
在当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尚不完善,部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缺失,成为持续发展的短板。人才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要想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缺少大量人才,不仅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和营销管理人才等基础性的人才,重要的是缺少技术研发和产业战略的高端型人才。人才的缺少使得我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无法完成相应的技术研发和升级,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状态。
(四)产业规划和制度配套
一是规划虽好,但配套政策不到位;二是没有完全激发市场活力,市场准入门槛和审批程序繁琐,不能使更多的企业加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竞争,进一步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体系不够完善,信息严重滞后,不能系统的统计产业的发展,进而不能对产业的发展做出规划和方向。

4. 未来产业的“三步走”目标

《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下称《实施方案》)发布,主要聚焦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标准化工作,形成“8+9”的新产业标准化重点领域。为兼顾新产业标准化中长期发展,《实施方案》以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分别提出2025年、2030年和2035年的“三步走”目标,工程化推进实施。
——2025年
支撑新兴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引领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标准加快形成。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类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标准成果的比例达到60%以上,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更加高效。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000项以上,培育先进团体标准300项以上,以标准指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更加有力。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10000家以上,以标准服务企业转型升级的成效更加凸显。参与制定国际标准300项以上,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超过90%,支撑和引领新产业国际化发展。
——2030年
满足新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标准体系持续完善、标准化工作体系更加健全。新产业标准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化程度持续提升,以标准引领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能更加显著。
——2035年
满足新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标准供给更加充分,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开放融合的新产业标准化工作体系全面形成。新产业标准化发展基础更加巩固,以标准引领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能全面显现,为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保障。

——END——


加入全球政经观察员
加微信“x-923604517”拉你入群


政策关键词词库(完善中)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


点关注不迷路,加星标更好找
 

刘典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战略与宏观研究项目主任《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总编辑

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经济、数字货币、网络与数据治理,国际政治经济学等。


个人专著包括《非常法史》、《法眼看民国》、《政策沟通:国际合作引擎》;参与编著《“一带一路”大百科》《读懂“一带一路”》《破解中国经济十大难题》、《中国改革大趋势》等。


在《中国金融》、《文化纵横》、《人民论坛》等核心期刊发表十多篇研究论文,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日报》等数十家权威纸媒发表近百篇评论文章。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刘典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