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宋朝】代表“人民的名义”的包拯 敢和皇上吵架

2017-04-19 互动百科


最近《人民的名义》热播,陆毅饰演的汉东省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局长侯亮平清正廉明,敢于和腐败黑暗势力作斗争,不畏强权,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在历史中,也有这么一个站在客观事实,敢于和恶势力作斗争,不畏强权的人物,包拯。流传很广的古代通俗小说和传统戏曲中,有不少关于包拯的故事。可是,小说戏曲中的包拯,和历史上的包拯,事迹却有很大的出入。小说戏曲中的有些情节,完全是虚构的。



包拯这个人很会审理案件,而且执法如山,铁面无私。他在庐州府做官的时候,有个亲戚犯了法,被人告到官府。包拯依法处理,照样打他一顿板子。有些亲友本来想利用包拯做靠山,胡作非为。这一来,他们再也不敢为非作歹了。



京城有个张尧佐,他的侄女在宫内当贵妃。凭这点关系,他竟同时担任了三司使等好几个重要官职。三司使是主管全国财政赋税的官员,包拯认为按照张尧佐的才能,不适宜担任三司使,更不适宜同时担任几个重要官职。于是,他一连写了五道奏疏,弹劾这个既有后台、又有权势的大人物。为了这件事,有一次,包拯在朝堂上竟和宋仁宗当面争吵起来。在包拯的再三反对下,宋仁宗终于免去了张尧佐的两个官职。



当时,还有一个大官僚,叫王逵。他担任荆湖南路转运使的时候,非常残暴凶狠,拼命剥削和压迫人民,逼得人民逃亡山中,联合起来进行反抗。后来,他调任江南西路转运使,还是继续残害百姓。 包拯访问到这些情况,立刻上了两道奏疏,弹劾说:“王逵残害百姓,逼得他们逃入山洞,造成大害,至今未息。朝廷决不能任用这样的坏人,危害国家。”这两道奏疏上去了,朝廷并没有罢王逵的官,又调他做了淮南转运使。包拯坚决反对朝廷这种做法,又上第三道奏疏,进行弹劾。包拯为了维护百姓的利益,弹劾官员的劲堪比牛轧糖啊!



包拯自己处处奉公守法。他曾在端州府(今广东肇庆)做过官。那里出产一种石砚,名叫端砚。以前端州的地方官,借着向皇帝进贡的名义,乘机搜括端砚,奉承权贵大臣。他们搜括去的端砚,要比进贡的数量多几十倍。包拯到了端州,只收缴向皇帝进贡的数量,自己一块不拿。端州人民看到包拯这样清廉自守,敬佩极了。

正是因为包拯平时的清正廉洁,痛恨贪官,为百姓做实事,后人才会在小说和戏曲中把他描绘成青天大老爷,表达了百姓对于清官的爱戴和拥护。

(全文完)


更多历史文章,请关注下载百科解密APP


转载请注明来源互动百科(hudong_baike)


大家都在看↓↓↓

谁这么狠心杀了盛世美颜兰陵王高长恭?

他们虽是中日政治婚姻 但却撒了一手好“狗粮”

朱元璋杀贪官无数 为何明朝仍旧笼罩在贪污之下?

鸿门宴被称为阴谋之宴 这里最大的赢家究竟是刘邦还是项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