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它是德国的战斗“神器” 是令盟军闻风丧胆的“死神”

2017-05-04 百科解密 互动百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步兵的主要战术基本都是以机枪为核心的。步兵班由机枪小组跟步枪小组组成,进攻的时候由机枪小组正面吸引和压制敌人火力,与此同时,步枪小组迂回到敌军侧翼或者后方,在近战中用冲锋枪或者手榴弹把敌人歼灭。防御的时候,以机枪小组为核心负责击退来犯敌军,步枪小组负责警戒和保护机枪小组,一旦机枪被摧毁,防御就会极为困难。可见机枪在德国步兵的战术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提到德国机枪,不得不提的就是MG-42通用机枪。

MG-42通用机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MG-42每分钟射速1200—1500发,是英国的维克斯和美国勃朗宁机枪的两倍。由于射速太快,枪声类似于电锯的声音,盟军士兵都“亲切地”称呼它为“希特勒的电锯”。二战中,盟军士兵深受其害,由于射速太快,如果一个士兵不幸的被MG-42击中,一瞬间就会中弹数发,活命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盟军士兵每次听到MG-42的枪声都十分恐惧,简直是死神降临的声音。

MG-42为什么叫通用机枪?这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们都知道德国在一战中是战败国,既然是战败国肯定是要受到战后制裁的,比如禁止建造重机枪。一心想要挑起战争的德国怎么会乖乖的接受制裁,但又不能明目张胆的建造,于是聪明的德国人开始钻空子了,他们建造了一种通用机枪。这种机枪装上两脚架,配备75发弹鼓是轻机枪,如果装上三角架,配备300发弹箱就是重机枪,如果装在装甲车或者坦克上,它又是车载机枪,简直太好用了,有木有。




1934年,德国生产了MG-34通用机枪,每分钟射速800—900发,作为轻机枪使用时,有效射程为800米;作重机枪使用时,其有效射程为1000米。MG-34的可靠性和出色的射击性能,一时间成了德国步兵的火力支柱。MG-34有一个严重的缺点:结构比较复杂,制作起来耗时、耗材,无法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生产。于是德国专家在MG-34的基础上改进并制造出MG-42。MG-42所使用的材料只有MG-34的一半,造价只有MG-34的百分之七十,而且通过简单的流水线就能制造,这使得德国在战争期间可以快速的批量生产。据不完全统计,整个二战中,MG-42生产了约100万支。

MG-42除了在制作上简便了许多之外,性能方面也有很大的改良,MG-42射速提高到每分钟射速1200—1500发。MG-42的环境适应能力也大大提高,无论是在炎热的北非战场还是在极度寒冷的苏德战场,MG-42的性能都不受影响,因此美军和苏军在战场上吃尽了MG-42的苦头。

战争结束后,德国军队在MG-42的基础上稍作改良,型号改为MG3,一直使用到今天。MG3在国际市场也十分走俏,21世纪初列装MG3的国家已有十几个。

(全文完)


更多历史文章,请关注下载百科解密APP


转载请注明来源互动百科(hudong_baike)


大家都在看↓↓↓

力量崛起,互动百科与昆仑决宣告战略合作

希特勒至死也不知道他曾喜欢的女人竟是苏联间谍

盘点历史上的十大草包“常败将军”

二战传奇 敦刻尔克大撤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