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和他相比 秦始皇焚的书就是小意思

2017-05-10 百科解密 互动百科


毫无疑问,秦始皇是一个伟大的帝王,立下的丰功伟绩数不胜数,不过他干的糊涂事也不少,“焚书坑儒”就是其中之一,这对中国的文化造成了极大的摧残。不过,秦始皇焚烧的书籍和这个人一比,就是小意思。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乾隆。


焚书坑儒


乾隆焚书和《四库全书》的编纂修订有着很大的关系。公元1772年,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可,之后乾隆便下令将所有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修订《四库全书》。

从公元1773年——1782年,《四库全书》修订共历时十年,在这期间,参与编纂并正式列名的文人学者达到三千六百多人,抄写人员也有三千八百人。最终成书后,《四库全书》共收录3500多种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可见内容之丰富。从修书的角度来说,《四库全书》意义重大,它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期的众多古籍,涵盖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史料价值。


四库全书


但是从另一方面说,《四库全书》的修订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历史沿革造成巨大破坏。乾隆下令编书的根本目的是推行文化专制,巩固自己的皇权,在《四库全书》的修订过程中,乾隆曾两次提出,对古籍该“毁弃”就“毁弃”,该“删改”就“删改”,对于那些内容中有不利于清朝内容的古籍,乾隆全都下令焚毁。从乾隆三十九年开始,紫禁城就竖起了巨大的字纸炉,日夜不停的焚烧书籍。

在修书过程中,乾隆一再下令各级官员搜查“禁书”,对于不积极的官员甚至申斥治罪。官员们为了取悦乾隆,不惜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很多无辜之人牵扯进来,这也是乾隆时期文字狱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更导致当时民间很多藏书被破坏。

据统计,《四库全书》编纂期间,清朝廷一共销毁了对大清不利的书籍共计一万三千六百卷,焚毁各种禁书71万部之多。除了焚毁书籍,清朝还对明朝遗留的档案进行销毁,估计有不少于1000万份的明代档案被销毁,如今明代档案仅存三千余件。可以说,清朝焚毁的书籍数量和《四库全书》收录的书籍一样多。即使那些没有被焚毁的,被收入进《四库全书》的古籍,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被篡改过的,这极大的影响了文化的传承。

乾隆盛世之下,众多古籍被毁,中国的传统文化惨遭蹂躏。

(全文完)


更多历史文章,请关注下载百科解密APP


转载请注明来源百科解密客户端(hudongkexuejia)


大家都在看↓↓↓

意想不到! 在汉代老人竟有这些特权

实行总统制的美国 在历史上也出现过一位皇帝

让你又爱又恨的方便面到底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皇帝女儿不愁嫁?明朝公主告诉你:瞎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