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分析 | Zara母公司3月以来销售大跌逾24%,50%的店暂时关闭
Inditex集团旗下品牌在全球的7469家门店中有3785家门店已暂时停业
传统快时尚还未完全摆脱近两年的低谷,又陷入新的寒冬。
西班牙快时尚巨头Zara母公司Inditex今日发布2019年业绩报告,在截至1月31日的12个月内,集团销售额同比增长8%至283亿欧元,较上一财年4%的增幅有所提升,主要受益于电商收入大涨23%至39亿欧元的推动,集团毛利润增长7%至158亿欧元,毛利率为55.9%,EBITDA大涨38%至76亿欧元,净利润则增长6%至36亿欧元。
图为Inditex集团2019财年4个季度主要业绩数据,点击图片查看更清晰
按地区分:
西班牙本土市场销售额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为15.7%;
其它欧洲市场销售额占比为46%;
美国市场销售额占比为15.8%;
涵盖中国、日本和韩国的亚洲及其它地区销售额占比为22.5%。
按品牌分:
涵盖家居业务的核心品牌Zara销售额同比增长8.5%至195.64亿欧元,税前利润增长6%至33.7亿欧元,除去疫情影响的增幅为12%;
Pull&Bear销售额增长5.8%至19.7亿欧元,税前利润无增长,录得3亿欧元,除去疫情影响则上涨9%;
Massimo Dutti增长5.4%至19亿欧元,税前利润增长5%至2.82亿欧元,除去疫情影响大涨16%;
Bershka上涨6.4%至23.84亿欧元,税前利润增长6%至3.49亿欧元,除去疫情影响的增幅为13%;
Stradivarius销售额大涨14%至17.5亿欧元,税前利润大涨17%至3亿欧元,除去疫情影响的增幅为25%;
Oysho增长3.2%至6.04亿欧元,税前利润大跌18%至7000万欧元,除去疫情影响则下滑9%;
于去年入驻天猫的高端品牌Uterque收入大涨13.8%至1.15亿欧元,税前利润猛涨60%至900万欧元,除去疫情影响的增幅高达84%。
虽然业绩表现较2018财年明显提升,但Inditex集团在报告中特别透露,受疫情影响,旗下品牌在全球的7469家门店中有3785家门店暂时停业,官网的电商业务则照常进行,供应链也未受影响,目前中国市场的门店逐渐恢复运营,武汉的货源供应也慢慢重启。
在2月1日至3月16日期间,集团以当地货币计算的商店和在线销售额下降4.9%,其中从3月1日至16日的销售额跌幅扩大至24.1%。鉴于全球零售环境充满不确定性,Inditex集团未对疫情造成的年度损失作出具体说明,但预计新财年整体销售额的增长率会维持在4%至6%之间,并强调集团财务状况良好,净现金流约为81亿欧元,未来会严格控制运营支出,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
无独有偶,全球第二大时装零售商H&M也于周一表示,在截至2月29日的第一财季内,集团销售额增长8%至549.48亿瑞典克朗约合391亿人民币,除去大中华区、日本和新加坡后的销售额增幅为7%。在暂时关闭334家中国门店后,集团期内在中国的销售额大跌24%,1个半月的停滞完全抵消了1月23日前该地区的高达27%的销售额增幅。
H&M集团还坦承,3月的业绩也面临严峻挑战。随着疫情在全球的扩散,旗下品牌在德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等欧美市场的门店目前均已暂时关闭,仅剩官网的电商业务继续运营,而中国的销售随着情况的改善正在逐渐恢复。
在暂时关闭334家中国门店后,H&M在中国的销售额大跌24%
值得关注的是,德国、美国、英国、法国和中国是H&M集团在全球的五大市场,2019财年其在德国的销售额增长4.8%至91.38亿瑞典克朗,在美国和英国的销售额则分别增长13.8%和7%至7.8亿和3.9亿瑞典克朗,在中国的销售额增长5.73%至31.53亿瑞典克朗。
截至报告期末,H&M集团在全球51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电商服务,在74个市场中拥有5076家门店和近18万名员工。
为减轻成本压力,H&M集团正在积极与各房东协商减租或暂缓租金等事宜,更多具体信息将于4月3日公布的财报告中披露。与此同时,H&M通过旗下基金会向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共同发起的新冠病毒应急基金捐款50万美元用于ICU病房的建设和防护设备采购,以帮助全球更好地抗击疫情。
除了H&M和Inditex集团,日本快时尚优衣库也处于相同的境况,从本周开始暂时停止欧洲10个国家共98家门店以及美国50家门店的运营,以保证旗下员工和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但强调其在中国内地的750家门店中只剩30家尚未恢复营业,销售逐渐回归正常。
尽管近期全球零售环境持续不稳,品牌2月在日本的销售额依然录得增长,包括在线业务的总销售额增长0.3%,同店销售额增长0.8%,主要得益于春季产品的畅销。该品牌续指,期内客流量较以往有所增加,平均购买量也更高。
不过据时尚商业快讯数据,在截至去年11月30日的三个月内,优衣库来自国际的收入同比下跌3.6%至2807.48亿日元,创十年来最大跌幅,经营利润更大跌28%至378亿日元,是2016年以来首个季度收益出现下滑。
事实上过去一年,关店、裁员和破产重组已成为快时尚品牌的最大麻烦,随着疫情发生,H&M、Zara和优衣库等零售商无疑又蒙上一层阴影。
不过作为业内代表性的巨头之一,H&M集团对市场变化时刻保持着高度警惕,近一年多来不断扩大自己的边界,直面激烈竞争,先后推出Arket、Afound等新品牌和零售平台,更于去年底踏足服装租赁市场,同时加速布局线上业务,多元化的转型措施终于在去年看到了成效。
得益于电商的推动,在截至去年11月底的12个月内H&M集团销售额大涨11%至2327亿瑞典克朗约合1649亿人民币,毛利润增长10%至1224.53亿瑞典克朗约合127亿美元。今年初H&M集团宣布首席运营官Helena Helmersson接替Karl Johan Persson出任首席执行官,成为该公司首位女性首席执行官。
对于同样不断加快线上布局的Zara,分析师认为该零售巨头能否跑赢快时尚生命周期的关键在于接下来的布局。在新形势下,过去一年来Zara一直在进行密集调整,包括更换logo、将Zara Home家居品类整合至Zara主网站,推出军装元素的SRPLS系列,新系列Edited则试水个性化定制模式。为提高运营效率,Zara官网还取消了少女产品线TRF,仅保留女士、男士和儿童分类,并新增鞋履和手袋品类。
面对快时尚长期以来过度浪费的痼疾,Inditex集团也加快可持续发展步伐,去年特别创建了一个新的高级管理团队来监督可持续发展业务,计划到2025年让集团80%的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
最早涉足线上业务的优衣库选择不断推出新的联名系列来维持业绩增长活力,品牌与JW Anderson、Christophe Lemaire等品牌和设计师已形成长期合作关系,新系列发布总能引发消费者抢购。对此业内人士分析道,品牌合作对象的差异性越大,往往越能吸引消费者注意力。
在人们讨论可持续时尚时,优衣库与JW Anderson、Christophe Lemaire等具有商业可持续性的联名合作或许会成为某种范例。他们的联名系列并非转瞬即逝的社交媒体话题,而是为一个亚洲品牌注入全球视野,循序渐进地提供美学风格的补充和提升。
随着快时尚黄金时代结束,线下实体门店的大面积停摆让Zara、H&M和优衣库都又站在了十字路口上,三大巨头将去向何方,未来依旧乌云密布。
截至发稿,Inditex集团股价大跌1.71%至20.7欧元,自今年以来累计下跌35%,市值约为645亿欧元,H&M集团自今年以来的股价累计减少44%,市值约为1576亿瑞典克朗,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股价累计下滑35%,市值约为4.34万亿日元。
优衣库劲敌来了?Everlane正式进军中国市场 Everlane是首个敢把工厂和供应商一同公开的时尚品牌
亚马逊也危险了?Instagram将打造在线购物中心 在颠覆传统媒体后,Instagram正成为时尚零售商们的又一个劲敌
难撑日租金30万!Prada香港最大旗舰店将关闭 为弥补香港零售的低潮,Prada集团正在加速布局中国内地市场
中国市场正成为奢侈品牌的定心丸 奢侈品牌需要警惕的不是中国消费者欲望的减弱,而是他们心中不断提升的品质标准以及对奢侈品本身定义的改变
深度 | 到底是谁在决定哪件单品成为爆款? 如果没有真正的创意输出,那么趋势预测的数据分析能力再精准也于事无补
深度 | 奢侈品可持续时尚之争突生变数?在LVMH拿到“新王牌”后,可持续时尚之争格局或迎来反转
专栏 | 中国男装市场落后于女装10年,该如何下手?中国男装市场正在爆发的前夜,而城市新中产阶级通常与“焦虑感”高度关联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