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 | Zara首次削减中国供应商,会带来什么影响?

Drizzie LADYMAX 2022-04-23


在欧洲时尚企业重新夺回制造权的同时,中国服装供应链的出路也在本地



作者 | Drizzie




水面之下,疫情已经在更深层次对服装产业进行洗牌。 


据西班牙媒体报道,受疫情影响,快时尚巨头Zara母公司Inditex去年将产量缩减了17%,2020年年底的服装产量为45万吨。在供应商分布上,Inditex也做出了显著调整,五年内首次减少了中国供应商数量。 


目前Inditex已经停止与中国65家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截至2020年底,该集团的中国供应商剩下412家,同比减少13.6%,这一举措正引发行业的关注。


一方面,这一调整主要由于Inditex正着手精简全球供应商的总数量。虽然减少了数量,但从Inditex 去年录入的工人数量增加26%至63.万人可以看出,Inditex如今更倾向于与规模更大的供应商合作。 


Inditex集团在西班牙、葡萄牙、摩洛哥、土耳其、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越南、中国、柬埔寨、阿根廷和巴西等建立供应链,这些集群贡献了总产量的97%,而中国仍然是其中最大的供应链集群。 


另一方面,Inditex愈发重视就近采购生产,进一步强化西班牙、葡萄牙、摩洛哥和土耳其等邻近产地的生产力,其近距离的供应商如今占总数的49%。 


其中,土耳其正成为Inditex最新青睐的供应产地。2020年,Inditex在土耳其与215家供应商合作,较2019年同比增长6.44%。去年在中国服装供应链停摆、运输效率降低,不确定陡升的情况下,不少公司开始转向土耳其。 


与此同时,去年Inditex在印度、孟加拉国、越南、柬埔寨、中国和巴基斯坦的供应链数量占总数的49.57%,而2019年是51.51%,2018年是52.04%。 


这种就近生产、近岸外包(nearshore)的趋势在疫情之前已经萌发,并在疫情后逐渐成为一种主流趋势。


该策略将为欧洲服装公司适应市场需求提供更多灵活性。尤其是在Boohoo、Fashion Nova、SHEIN等一批超快时尚电商的压力之下,Inditex必须缩短供应链,提升快速反应的能力。像以往那样西班牙设计、中国生产,再运回欧洲发往全球销售的流程已经不够高效。 


多年来专注研究服装供应链的上海成功湖时装工艺有限公司总经理Vincent郑荣升向微信公众号LADYMAX表示,疫情后市场对Athleisure等运动居家服饰需求提升,也助推了供应链向欧洲回流,因为这些运动居家服饰所属的针织大类恰好是欧洲供应链的强项。 


除了就近生产策略,Inditex等欧洲服装企业开始试图就近建厂的另一个原因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泛渗透。 


郑荣升认为,“随着欧盟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监管愈加严格,欧洲时尚企业都在寻求本地化生产方案。而欧盟对于可持续供应链的政策十分友好,建厂的贷款利率低至1%至2%,如此低成本的资金将加速一批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代工厂涌现。与此同时,服装加工自动化水平的提升,让产业链对工人数量的依赖越来越小。此外,新一轮可持续时尚浪潮中,新材料不断涌现,这些新材料在欧洲研发,进而更多将在本地生产和使用。”  


不仅如此,本地化生产在提供就业、减碳减排等可持续发展维度的进展,还将提升企业的商誉和公共形象,这也是当今欧洲时尚品牌极其重视的品牌传播资产。 


当然,全球产业链形态的重新分布必将引发巨大的利益冲突。摆在中国外贸供应商面前最直接而残酷的问题是,失去了Zara的订单该怎么办。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内,外贸服装供应商正在经历一次痛苦的转型。外贸订单的减少逼迫供应商转向国内品牌寻求合作,其中不少是中小商家的订单,而这将令其面临工作效率与节奏的差异。郑荣升认为,欧美订单往往开发周期长,沟通上有时差,交货期比较长,但是国内品牌对快速反应的要求更高,更多要求即时出货。 


在资本的关注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中国跨境时尚电商或许为国内供应链转型提供了新机遇,但是实际操作过程往往并不顺利。 


从去年开始,SHEIN已开始尝试开放平台,而不再仅仅是单纯的一个自营独立站平台,它将女装品类开放一部分给其他商家,为这些商家提供物流运输。有投资人透露,SHEIN无论从流量还是履约能力上来看,除了满足自有产品还有富余能力,因而把这部分能力开放出来变现。这样一来,SHEIN便有望带领更多国内服饰品牌出海,成为时尚领域的亚马逊。 


不过对于曾经为Zara代工的供应商而言,SHEIN对“更便宜、更快反”的极致追求与其存在落差,在短时间内仍然无法做到无缝连接。 


一批外贸代工厂寻求推出品牌,然而ODM出身的工厂苦于没有品牌基因和专业团队,目前在市场上依然鲜有成功案例。不过这也为国内时尚产业提供了新的机会点。一旦有团队能够紧密连接品牌和工厂两端,以供应链强项为基石建设品牌,这样的品牌将很快统治市场份额。


目前设计师品牌和网红品牌依然停留在先设计打版再寻找供应链的低效且相对被动的工作方式中。当然,依托自身供应链优势还不够,当品牌发展到一定规模,它便开始需要提升向外调动高端供应链的能力。 


要么就成为大规模的、可持续发展水准全球领先的海外时尚品牌大型供应商,要么就是转头适应国内快节奏的产业升级。 


小单生产和快速交付无论如何都是当今国内服装供应链不断需要提升的核心能力


在不可避免的外销转内销过程中,小单生产将是供应商短期内面临的普遍现实。然而产能相对低效的小单生产至今还未形成可观的商业模式,这也让此前习惯于大订单的外贸工厂极不适应。 


作为国内最大服装制造商之一的晨风集团近年来致力于扶持国内独立设计师品牌,董事长尹国新在时装评论人唐霜的纪录片《中国时尚能不能》中坦言,由于独立设计师品牌产品制作复杂且订单量较少,集团旗下帮扶独立设计师的打样中心每一年的亏损都在600万到1000万不等。他坦言,集团将该项目作为公益事业。 


在激烈的竞争之下,小单生产和快速交付无论如何都是当今国内服装供应链不断需要提升的核心能力。国内科技巨头阿里巴巴已经踏入了服装行业最棘手的供应链领域,旗下淘宝平台就是以服装产业起家,而淘品牌达不到起订量、无法被工厂生产优先排期等典型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科学解决。 


去年9月,阿里巴巴秘密研究3年的新制造平台犀牛智造正式亮相,阿里新制造“一号工程”犀牛智造工厂在杭州正式投产。世界经济论坛宣布“全球灯塔网络”新增10家灯塔工厂成员,阿里巴巴新制造平台“犀牛智造”也赫然位列其中。 


犀牛智造的CEO伍学刚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杂志采访时表示,“柔性”既是针对众多中小品牌企业“多款少量快捷交付”的订单特征,同时也会服务于规模化制造,比如那些由直播电商和双11大促出发的脉冲式订单洪峰。 


犀牛智造还在研究如何将其一整套智能解决方案规模化复制,开展加盟工厂模式,这或许也将成为外贸工厂转型的一个方向,只不过其中转型的阵痛和投入均可想象,而作为试点的犀牛智造短期之内也仍然无法将软硬件设施配合的全套方案一齐输出。 


尽管前路阻力重重,未来趋势却是愈发清晰。在欧洲时尚企业重新夺回制造权的同时,中国服装供应链的出路也在本地。         




点击阅读原文搜索你感兴趣的品牌





独家 & 深度

深度 | SHEIN到底能走多远?用新方法“干掉ZARA”


深度 | 快鱼吃慢鱼,为什么收购Topshop的是ASOS?靠灵活和速度取胜


深度 | 2020奢侈品电商乱局 Farfetch最终或与Yoox Net-a-Porter合并


英国买手店Machine-A被收购给行业带来什么启示?设计师品牌和买手店的根基建立在个性化风格上



H&M棉花事件之后,多个国内服饰集团股价涨停 中国是H&M第四大市场


逆势扩张,设计师运动品牌MAIA ACTIVE计划新增20家门店 运动市场的整体崛起足以养活不同细分赛道的品牌




你离洞察时尚的距离只差一个APP
长按二维码免费下载

点击阅读原文搜索你感兴趣的品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