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乔布斯的旧拖鞋值多少钱?
在过去几年之间,全球各领域经历了一轮价值重估
作者 | Drizzie
磨损或许让其它二手物品跌价,却让乔布斯的拖鞋更值钱,或许因为它带上了“成功的味道”。
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乔布斯穿过的一双Birkenstock勃肯拖鞋日前以21.87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55万元)的价格拍出,创下拍卖行史上拖鞋的最高价格记录。这惊人的价格不仅较原定售价6万美元翻了3.6倍,也比2016年拍卖时的2000美元翻了100倍。
拍卖行强调这双拖鞋是70年代和80年代乔布斯衣柜的必备单品,因使用时间较长,它们严重磨损,还保留了乔布斯的脚印。
名人穿过的鞋子拍出高价不是没有先例。迈克尔·乔丹在1984年穿的耐克鞋在一年前以147万美元的价格售出。Kanye West在2008年格莱美颁奖典礼上穿的黑色耐克球鞋也以18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
然而前者与耐克共同创立了史上最成功的名人运动品牌,后者则是球鞋革新的真实推动者,二人都与球鞋关系匪浅。
乔布斯则不同。一个科技界的精神领袖,多年来为了免受时尚季节性的困扰,推崇永恒和极简的价值,不厌其烦地穿着黑色高领衫和牛仔裤。在外人为他总结的个人时尚风格中,拖鞋甚至不是最具标志意义的元素。
但是就在过去六年中,乔布斯的旧拖鞋实现了从2000美元到21万美元的价值跃升。这背后的推动力究竟是什么,无法不引起人们的好奇。
几乎是本能性地,人们会将旧拖鞋价值跃升的原因指向疫情对生活方式的影响上。
疫情对舒适居家生活方式的偏好,带火了Birkenstock、Crocs等休闲鞋履品牌。Crocs股价从2020年初至今翻了超过一倍,连续九个季度业绩连续以高双位数的速度持续猛涨。德国百年家族品牌Birkenstock则被LVMH私募基金L Catterton以40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也成为备受高级时装品牌青睐的合作对象。
疫情对舒适居家生活方式的偏好,带火了Birkenstock、Crocs等休闲鞋履品牌
然而舒适度是否是这些“丑鞋子”崛起的唯一原因,则十分值得推敲。随着疫情后全球消费者重新回归办公室,丑鞋子的短期外部利好因素已经被抽离。
最近Highsnobiety的一篇文章还指出,在经历了两年的Birkenstocks和Crocs陶醉之后,最近几季以来,时装设计师已经开始将T台上的拖鞋和平底鞋换成了高跟鞋,但人们已经对高跟鞋所带来的足部疼痛难以适应,进而开始转向足部肉毒杆菌,让自己穿着高跟鞋的时候脚感更舒适。
那么丑鞋子风潮是否就此打住?就季节性时尚来看,答案是肯定的。时尚潮流几乎无法忍受超过五年的周期就要向另一个极端发展,以此保持自我更新。从上述足部注射的“削足适履”的新风潮可以看出,舒适度从来都是幌子,忠实的时尚追随者永远热衷有限度的舒适。然而就广阔的大众市场来看,答案可能相反。
Birkenstock拖鞋这类非时尚品愈发受到关注,有着更深层的推动力。这种推力是人们为普通事物赋予特殊意义,以打破平庸的一种社会集体无意识。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从几个例子来进一步理解。
一个是美国艺术家团体MSCHF在2021年推出了Birkinstock项目,注意,这里是Birkinstock而非Birkenstock,原因是该团体用爱马仕著名的Birkin包制作了一些类似于Birkenstock形状的拖鞋。
美国艺术家团体MSCHF在2021年推出了Birkinstock项目
这个项目既未得到爱马仕也没获得Birkenstock的批准,但显然非常典型地融合了两个符号:爱马仕所代表的奢侈品,以及Birkenstock所代表的日常消费品,二者结合几乎就是当代屡试不爽的创意方法论。
越是日常的东西,如今越是被时尚所瞄准。
Balenciaga近日推出Balenciaga Objects系列,通过名为“Balenciaga Gift Shop”的限定活动发售。系列横跨各种家居用品、宠物用品和香氛产品等,包括与奢侈家具品牌Ginori 1735合作制造的餐具、定制家具、带刺的宠物食碗以及镀金Triple S运动鞋雕塑等。
易拉罐蜡烛的性价比反差更能赋予消费者以征服感
一系列看似普通的日常配件,一旦被赋予Balenciaga的品牌标识,就能以超出原本价值的上百倍千倍出售。而且在创意总监Demna的理念中,他压根没有为价格逻辑正名的意图,放弃为合理性辩论,反而以最坦白的方式告诉人们,贵不需要理由。
该系列中价值近700美元的易拉罐蜡烛获得关注。比起宠物食碗,易拉罐蜡烛的性价比反差更能赋予消费者以征服感。就像品牌之前推出的皮质乐事薯片包一样,越是呈现出强烈的“不值”和反讽,似乎就越是体现品牌的独特性。
有人把这种态度理解为遗世独立的风骨,也有人理解为作为话语权篡夺者的傲慢。你不能说这样的创作多么高明,它们不过是杜尚小便池的遗风。但不得不说,它满足了当下高净值人群的隐蔽心理,也打破了奢侈品长期以来基于工艺和贩卖故事的僵化定价逻辑。
相似地,新任创意总监Matthieu Blazy掌舵下的意大利奢侈品牌Bottega Veneta也正在通过皮质基本款,掀起一场观念革新。所有远看稀松平常的单品,近看却会令人惊讶地发现全部使用高品质皮料制作。
Bottega Veneta 2022秋冬系列的白色背心和皮质仿牛仔裤
这当然是奢侈的玩笑,但也是奢侈品对日常的重写,对奢侈品工艺逻辑的打破。以往那种经由多少工时打造,采用何等稀有材质的工艺叙事,早已让人麻木困倦。工艺能带来哪怕一丝惊喜,已经是奢侈品体系的一点自我突破。
相较于以往那种站在等级观念上大张旗鼓的炫富,如今富人在隐秘层面的自我区分,或许已经体现了某种时代进步。即使全球贫富差距依然显著,但是当每个人都能穿Birkenstock拖鞋,明面上的平等已经足以鼓舞很多人心。
从更乐观的角度来看,Birkenstock是一种象征,它代表一种主动选择的朴素生活方式,一种看似漫不经心的坚持,以及独立于传统而富有尊严的价值体系。
尤其是当前全球经济下行的高压之下,人们更加向往松弛的生活态度。在诸多限制中,人们拥有的仅剩日常,进而珍视日常,将日常时尚化。人们希望赋予日常以不日常,赋予无意义以意义,在单调中划分层次而创造丰富。
六年时间并不长,但在过去六年之间,全球各领域都经历了一轮价值重估。除了舒适度和日常被愈发重视之外,乔布斯身上所印刻的科技创新乐观主义,在此刻科技巨头股价狂泻、批量裁员的窘迫中令人无比怀念。
这一系列价值观的整体变化,才是乔布斯这双旧拖鞋快速增值的本质。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乔布斯去世11年后,他的时尚风格仍在被推崇,几乎再一次证明了时尚偶像(fashion icon)的消逝,以及时尚偶像一词的过时。
今年8月,在日本设计大师Issey Miyake三宅一生去世时,不少人谈及他与乔布斯的情谊。上世纪80年代,乔布斯前往日本索尼考察,看到索尼员工穿着三宅一生设计的工服,因而想邀请三宅一生为苹果员工设计背心,但苹果员工却没人愿意穿这种整齐划一的服装。
于是乔布斯让三宅一生为他单独制作了100多件他喜欢的黑色针织衫,此后他坚持一件简单的黑色半高领配牛仔裤的经典造型长达十多年。这件衣服的同款和类似款也成为三宅一生的畅销单品。不过2011年乔布斯去世后,三宅一生将这款产品下架,以示对乔布斯的纪念。
乔布斯以黑色高领毛衣搭配蓝色牛仔裤的经典造型著称
影响时尚最深的人,最不在意时尚。这种流行论调虽有其明显漏洞,却部分揭示了时尚产业整体停滞不前的原因。
时尚的进化最终需要吸收外部世界的精神。但在当前外部世界的混乱中,时尚不免失去重心,困在自我的反复中。在高级时装创意的范畴,无论是所谓时装还是反时装,最终仍然停留在90年代时装变革的余波里。在时尚商业的范畴里,扎克伯格等硅谷创业者的风格可能是最近一波主要风潮,但已经岌岌可危。Allbirds们股价狂跌,却后继无人。
新一代时尚偶像究竟是谁?卡戴珊,Rihanna还是Bella Hadid?他们的街拍造型或许可以成为模仿的对象,却不足以称之为时尚偶像。拥有专业造型团队、时尚品牌资源的社交明星和职业化时尚博主,在规模上达到了史上最高峰,时尚商业的迅猛发展也吸引明星源源不断投身个人品牌的塑造中。
然而好像一旦人们开始以时尚为焦点,就会缺乏风格。风格需要生活的滋养,因此人们总是发现,时尚博主一旦辞掉工作开始职业化,就会变得平庸。
时尚偶像缺失之际,有态度的时尚创意总监似乎成了新偶像。只要Demna振臂一呼,人们便愿意跟随。Yeezy的创始人Kanye West无疑是当代时尚号召力最大的名人,没有之一。但是他们均深度卷入产业的环节中,这使其无法摆脱系统的约束。
Virgil Abloh看似通过在线向网友寻求意见,推动了创意的民主化。然而当他们放弃从真实具体的“缪斯”身上寻找灵感时,他们的自我也抑制了向外探索灵感的意图,这使他们在群体的噪音中变得极端主观。
没有新的时尚偶像,只有无尽的碎片化微观趋势。
此前笔者的文章曾指出,自带上瘾机制的TikTok集中了大部分Z世代年轻人的的注意力,一旦带有某种炫耀性美学的内容产生,往往能从0开始快速掀起一种“微趋势(microwave)”。
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一些更加年轻化,同时更加小众、甚至更加古怪的TikTok时尚频繁出现,让人摸不着头脑,这也解释了一股最新Bloke core风格几乎毫无征兆却能意外走红的原因。
球衣要搭配复古牛仔裤,飞行员伞裤一定要搭配露腰T恤,黑色乐福鞋必与白色袜子相配,她是Y2K辣妹,她是70年代书呆子女孩,一切都是公式化复刻。
在没人能讲清楚Bloke core风格到底是什么之前,人们已经按照公式穿上了一整套造型。然而微观趋势周期往复之间,并没有沉淀出时代的进展。
创意者无尽地解构,因为背后是时尚轮回的空洞。或许是时候从别处汲取营养了,人们需要乔布斯和其他穿着拖鞋的偶像,他们比较在意风格,但不多。他们以对时尚的轻视,引领时尚。
—
独家 & 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