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七夕 | 今天,小团儿有话想对你说!

2016-08-09 东北大学团委 东北大学团委
七夕不知不觉的就到了,众所周知,这是一个浪漫的日子,牵牛织女在这一天相聚鹊桥,现如今,七夕也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很多情侣都在策划着这一天该如何度过。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七夕,恐怕七夕的内涵已经被削减了。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七夕里可不仅仅只有爱情,里面还有家庭的和睦,劳动人民勤劳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是关于七夕最早的记载,这便是“乞巧”。乞巧节是女子的节日,织女被视为纺织女神,凡间女子便在这晚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

不过,小团儿和身边的朋友交流时发现,大多数人对于七夕都表示不知道该怎么过,“不过”、“平常过”,这类的答案占据了大多数。这一方面反映出了他们都是单身,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七夕文化在现如今的年轻人中越来越淡了。当小团儿问及身边的朋友怎么过七夕的时候,大多数人的反馈是,七夕是哪儿一天?的确,七月七日这些农历的日期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大多数情况下,现在的年轻人只能通过电子日历来确定传统佳节的日期,以吃饭购物之类的娱乐为主要活动,对与七夕所蕴含的精神更是一知半解。

历史在不断的向前,七夕也在不断的改变,不过无论七夕如何改变,它的文化底蕴都是永恒的,在每个时代都能彰显出其独特的文化价值。那么在当代,七夕能体现出哪些价值呢?请让小团儿来为同学们一一道来。


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在七夕这一天观星乞巧,人们在节日活动中,零距离地亲近自然,亲身体会到大自然的变迁,感受着大自然对于人类的眷顾,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以才会有“砍不败的青山”这样的辉煌。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顺从自然,这便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而不灭的一大原因。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然而严重的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致使如今环境严重失调,而七夕文化中蕴含的自然之道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指引。我们应该承担起爱护地球的责任与义务,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传承我们的文化。

七夕也应该是“家庭责任节”,如今,我们的七夕充满着甜言蜜语,呼吸的每一口空气中都弥漫着浪漫的气息。七夕在传递爱的正能量的同时,其实也蕴含了我们对家庭深的期望与责任。这种对于家的责任感,值得我们在生活中重视。
想想我们身边的长辈,那些真正“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耄耋老人,不都是如此吗?一辈子的感情,一辈子的责任。
所以今天的青年人应该真正把握的七夕内涵。通过不断的努力,去发现爱的美好、家的可贵,学会责任与担当,不断涵养家庭文化,让真爱相随,让责任相伴,以家为本,共筑和谐社会。

在闽南和台湾七夕也被叫做“小人节”,“七夕小人节”是名符其实的小孩子们的节日,在这一天小孩子都被集中在一起类似于过生日,大人们则在向“七娘妈”祈福,意在让她保佑孩子们健康成长。孩子们受到了大人们的照顾,耳濡目染,便懂得了什么是亲情,长大以后就会变得十分孝顺。孝悌之道、尊老爱幼这些传统的美德在这一天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今大部分家庭的子女都在外工作,离家很远,每逢过节才能赶回家与父母团聚、陪伴孩子,很少有时间顾家,如果能像闽南民俗那样把老人和孩子放在心上,那么家庭一定会更为和睦。孝道至上、尊老爱幼、代代传承,这是一笔巨大的德育财富。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我国自古就有饮水思源、不忘恩情、感谢祖先的传统美德,如果同学们在七夕能感受到节日浓郁的氛围,那么也一定能感受到那种透过历史直抵心灵的民族认同感,此时作为中国人,华夏民族的后裔,应该要感谢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如此辉煌灿烂的七夕文化。
现在,“感恩”一词渐渐消失于我们的视野,甚至有些人变得只知道一味地索取却不知回报,越来越自私冷漠。社会曾一度因为道德缺失而人心惶惶。回头看去,那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盛世,真的令人向往。所以,同学们应该在假期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各方面的思想觉悟,做一名合格的当代大学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出品 | 共青团东北大学委员会图文 | 许赵浩东(部分图文来源网络)责任编辑 | 许赵浩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