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资金难题背后,乐视距离柳暗花明到底有多远?

2016-12-13 Forest 文书车云


作者 | Forest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2016年的最后一个季度,乐视造车进入了问题的集中爆发期。

从北美发布会后被《华尔街日报》、《福布斯》等权威媒体质疑“过头吹嘘”,到传言四起后乐视网股价大跌;从乐视董事长贾跃亭发布内部信承认“蒙眼狂奔、烧钱过快”,到贾跃亭长江商学院同学解囊相助,再到日前乐视网股票被逼停牌,乐视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据统计,自 11 月初被曝光手机业务拖欠货款以后,乐视网的股价已经下跌 19%、市值蒸发 108 亿;相对于去年五月股价最高点的时候,乐视网市值已经缩水 400 亿元。

有金融人士分析称,乐视网的停牌是为了争取时间,避免乐视网股价跌破平仓线,导致贾跃亭向第三方金融机构质押的乐视网股份被卖出而失去控制权。那么在停牌之后,加快寻求资金无疑成了贾跃亭的当务之急。

继续“勾勒未来”


显然,筹集资金最重要的便是让投资人继续对乐视生态充满信心。


在12月11日举行的“2016年中国企业领袖年会”私享会上,贾跃亭仍旧满怀信心地表示自己不会放弃造车,并称:“乐视是世界上最适合造车的企业。”




他如此解释道:“八年前,人们依然以为手机是一个通讯产品,乔布斯说它是移动互联网产品。当有一天苹果让它集手机、互联网和应用于一身的时候,苹果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

四年前,人们依然以为电视是一个家电产品时,可乐视认为它是一个家庭互联网生态系统。当有一天乐视让它集内容、云、应用和互联网于一身的时候,真正的生态电视诞生了,它颠覆了整个电视产业;

现在,人们依然以为汽车是一个出行工具时,而我们认为它是一个交通互联网生态系统。当有一天我们让它集电动、智能、共享与互联网于一身的时候,它将颠覆整个汽车产业。当汽车和互联网将要融为一体时,将会出现超越苹果的公司,而乐视将最有可能成为那家公司。”




同时他宣布:“12月底,我们将正式向大家发布乐视超级汽车产业园的重大进展;1月3日,乐视战略合作伙伴FaradayFuture(简称FF)将在拉斯维加斯发布首款量产汽车,这款车将颠覆世界最快百公里提速记录。”

贾跃亭的自信不由让人想起特斯拉的CEO马斯克,几个月前当特斯拉迟迟未能实现盈利时,马斯克也在通过不断地勾勒未来希望给投资者带来信心,而令人欣慰的是,特斯拉在今年第三季度迎来了近三年来首次盈利。

然而不同的是,特斯拉早早地就拿出了量产车并已销售多时,而乐视仅仅拿出了两台不知道能不能跑的概念车。在此条件下,贾跃亭在困境之时的自信不由让人质疑,他到底是在“勾勒未来”还是在“画大饼”?

舆论空前爆发


而风波缠身的乐视这一次似乎也难以再让舆论买单,在贾跃亭的演讲过后,很多质疑声迎面而来:


“一口吃不成胖子,没有时间积累的技术不可信。无数的经验告诉我们,市场上吆喝声大的都是卖狗皮膏药的!”

“一个好故事强于一个好创意,一个好创意强于一个好投资,一个好投资强于一个好产品。”

“虽然名人吹个牛皮是很好的营销策略,但是实干家还是少说多做,说多了做不到就是骗子。”

俗话说,击破质疑最好的方式是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而贾跃亭提到“FF将发布颠覆性量产车”,大概就是希望借此来证明自己并不是一个PPT演说家。




然而,在近日有关媒体对FF高管的采访中,FF高管都在撇清该公司与乐视汽车的关系。他们只是表示,贾跃亭是FF的早期投资者,和创始团队拥有共同的愿景,但FF还有其他投资人,还有着其他资金来源。

几位高管明确表示,他们并不是乐视投资的下属公司,而是一家完全独立的企业,与乐视只是战略合作关系。

由此来看,1月3日FF将发布的首款量产车似乎无法代表乐视汽车在研发制造领域的成果。贾跃亭若想寄希望于此证明自己从而继续收获投资,恐怕尚欠缺力度。

资金并非本质难题


有人称,靠描绘未来做大的乐视,现在因为没人相信它的未来已经走到了生死关头。


2010年乐视网在创业板上市后,先后开展了影视制作、电视、云服务、体育、手机、专车、汽车、金融等一系列新业务。而实际上,以上的很多业务仍未实现盈利,甚至长期处于烧钱状态。




包括贾跃亭也承认,“乐视不急着盈利,从乐视超级电视诞生之初就开创了高质低价的先河。人们看到了乐视烧钱补贴用户,事实上乐视做的不止这些,为了让用户拥有更好的体验,我们牺牲了盈利、推迟了商业化。”

贾跃亭自称这就是反常规的生态模式,“真正的创新就是这样。”

而为满足这种“创新”,乐视显然需要不断地融资、烧钱——贾跃亭曾自曝乐视汽车业务已经花了超过100亿元。

大量的烧钱业务,再加上乐视网市值的缩水,乐视面临资金困境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单就汽车业务而言,乐视的危机是否仅仅在于资金难题?

从本质而言,无论是多么超前的生态与创新,乐视要涉足汽车业务,始终需要实实在在地去造车,就算抛却资金问题不谈,造车真的是一件容易的事吗?

回顾自主品牌的发展,长城、吉利等排名靠前的车企走到今天经历了大量的磨难。从设计到研发,从技术到人才,从尝试到突破,造车不仅需要理念的加持,更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

在乐视一系列风波之后,很多传统车企高管都表示,“乐视面临的问题比他们想象的更加严峻。”

“造车并不容易,资金、技术、人才、用户心理的把握等等,虽然互联企业具有很强的资源整合能力,但与手机行业不同,有着2万多个零部件的汽车产品,没有积累很难做成功。”

实际上,贾跃亭在演讲中也提到过此问题,“乐视的规模、业务、基因似乎都和汽车毫无关联——凭什么进入这个投资巨大、周期漫长、技术门槛高不可攀,就连苹果也没法做成的产业?”

但最后,贾跃亭还是用了“破界创新思维、极限技术和极致产品思维、颠覆模式思维”等较理想化的典型互联网思维去表达乐视对于汽车业务的信心。




过于注重强调前卫的理念却疏于脚踏实地造车,或许也是很多质疑者认为贾跃亭在讲故事的重要原因,毕竟这看起来的确有些“头重脚轻”。

当然不可否认,在时代的裹挟下,汽车本身也的确在发生着改变,“汽车+互联网”已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蔚来汽车一位高管曾表示:“互联网背景的企业造车,可以解决很多传统汽车行业存在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比如更注重创新,更注重售后的客户体验。”这个时代对于陷入麻烦的乐视,依旧是一个利好。

但是,在表面的资金难题背后,乐视距离柳暗花明到底有多远?

这个问题恐怕只有“讲故事的人”才心知肚明。


往期回顾

汽车诸侯列传之哈飞之死

趣车局丨我怀念周小红,我那过了期的荷尔蒙

你肯定不知道,哈弗H6登顶销冠的最大秘密

汽车圈丨扎堆向上的年代,自主品牌如何越过山丘?

「欢迎点击留言,进行评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