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1月销量再创新高,上汽乘用车能否就此起飞?

2017-12-13 文书车云

文 / 天宇

人总是有缺点的,企业也不例外。


就像小米,品牌力一直是小米饱受诟病的缘由;就像联想,皮包公司的帽子一直挥之不去;而对于上汽集团来说,自主体系的相对弱势无疑是最大的缺憾了,不过如果再有人提这一点,恐怕《战狼‖》中冷锋的一句话可以算是最好的回复,“那是以前”!


在今年11月份,上汽乘用车斩获了5.4万辆的销售业绩,同比增长了27.7%,增速十分明显,而在今年1-11月份的这段时间,上汽乘用车的累计销量也达到了46.7万辆,突破50万大关也已基本没有问题。


弯路在所难免


其实仅在3年之前,上汽乘用车还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尽管无论是荣威品牌、还是名爵品牌,在当时的自主阵营中都具有着一定的品牌优势,尤其是上汽乘用车在品牌营销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更是帮助荣威和名爵给消费者留下了极为不错的印象。



在荣威旗下早期产品阵营中,荣威550与荣威350都可以称作是不错的车型,公关团队、技术团队在这几款车型上也投入了巨大的心血。但可惜的是,对于任何领域的消费者来说,符合审美标准都是一个看似无用,但却必不可少的评价标准,而在这一点上,却恰好是以上两款车型所不足的地方。过于个性化的设计,使其并不能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青睐。



而对于名爵品牌来说,则更加有些不能让人理解,无论是MG GT还是名爵锐腾,都可以算是名爵品牌所具备超前战略眼光的体现。总体来看,名爵旗下的两款车型无论是外观、性能,还是产品价值等方面,都可以称作是极为优秀的产品。但遗憾的是,“生不逢时”这个词似乎缠上了上汽乘用车,而这两款车型,也便就此隐没于无名之间。



然而,厄运不会始终纠缠于某个个体,或许是觉得厌倦了,命运女神终于再次向着上汽乘用车露出了微笑。


互联网汽车的金身


其实客观来看,上汽乘用车不是第一个提出“互联网汽车”概念的车企,但却是第一个抓住机遇,并从中受益最大、进步最快的车企,迅速抓住这一契机后来居上,成为互联网汽车这一新兴领域中的代表车企。


或许在不少消费者看来,上汽乘用车不过是凭借互联网概念蹭个热度,而对于荣威品牌来讲,“互联网汽车”也似乎成为了其最吸引人、最有优势的标签。然而对任何品牌来讲,想成为一款优秀的互联网汽车,首先、也是必要的条件便是:这是一款优秀的汽车。



比如说,荣威RX5。


整体来说,无论是其律动式的外观设计,还是科技感十足的内饰配置,亦或是上汽“蓝芯”动力系统……在同级产品中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果把上汽荣威的成功仅仅归于蹭上了互联网汽车的热度,恐怕有些过于武断。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上汽乘用车确实借助了“互联网汽车”的名头,无论是后期的荣威i6、名爵ZS,还是前一阵子推出的荣威RX3、荣威Ei5,都被打上了互联网汽车的概念。


不过,全新名爵6的上市,则再次表明了上汽乘用车的立场。



6秒多的百公里加速时间、36米的制动距离、出色的驾驶感受、优秀的底盘调校……十万级最强性能车的称号,似乎已经被它收入囊中。如果再考虑到它令人惊艳的颜值、越级的配置和空前一致的优秀口碑,成为普通的爆款车型似乎已经不能满足名爵6的胃口了。


助跑完成准备起飞?


如果就此断定上汽乘用车将一飞冲天,不知道会不会被打上水军的标签,但发自内心地说,上汽乘用车似乎真的完成了一切准备工作。


其实想想这也没什么不能理解,首先,上汽乘用车多年来不温不火的销量表现都没能磨平上汽人的心气,在如今这个绝佳时机下,没有理由不就此发起冲击。其次,荣威和名爵品牌仍旧有着极为不错的市场口碑和群众基础。况且,如今年轻化需求日益凸显,二者的调性又恰好比较符合这一市场人群的标准。第三,上汽乘用车背靠上汽集团这颗大树,无论是人力物力财力,还是技术研发资源等方面,都有着极为深厚的基础。



就此三点看,上汽乘用车都注定不会一直籍籍无名下去。更何况,上汽乘用车目前还属于互联网汽车领域执牛耳者,而新能源车型荣威eRX5也收获了不错的口碑,靠着这前景极为广阔的两大核心优势,上汽乘用车也具有极为巨大的潜力。



总体来看,上汽乘用车的崛起可以算是自主品牌多年来努力奋斗的缩影,从反响平平到找准定位,囤积核心优势,孕育造车文化,都是一个车企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而2017年即将达成的突破50万销量数据的壮举,也将成为上汽乘用车创造历史的最好见证。

往期回顾

杨氏野史:MPV大陆之四国争霸

为今年画上完美的句号,年内就还剩下这么几款新车

汽车圈丨《猎场》汽车圈,看看11月的人事变动

自主暴动,11月份三巨头同放卫星

「欢迎点击“写留言”,阐述你的观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