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石资本汪恭彬:不想陪跑马拉松选手的投资人一定不是好投资人

2016-04-20 Amber 创业邦杂志


对于长石资本创始人汪恭彬,虫洞金融创始人兼CEO苏子楠是这么评价的,“一个疯狂沉迷马拉松的投资人”。


在这次见面的前一天,汪恭彬刚从成都马拉松回来,他说:“成都的气温特别好,是个能出好成绩的地方。”3月27日在都江堰,汪恭彬拿下了他半程马拉松的最好成绩:2小时04分。


创办长石资本之前,他曾是资深媒体人,从2002年到2012年经历了纸媒“黄金十年”,

在《21世纪经济报道》长期观察上市公司与二级市场。


2012年他加入中路集团负责直投业务。2014年创办了长石资本,取意为“长江基石”,背后的LP大多是他在长江商学院的老同学。


两年时间,就获得LP的信赖得以独立募资,成为创始合伙人。他也算是个创业者,经历过“什么都想投”到“什么都不敢投”,最后再到“知道怎么投”的过程 。


长石资本创始合伙人 汪恭彬


今天,他对邦哥聊到了一些媒体人转投资的干货。


创业如跑马拉松


长石资本公开的早期天使项目有指尖快递、美食送、优加利等。


医疗健康项目“优加利”开发了全球第一个直接连接移动互联网的心脏医疗终端iHolter技术;快递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指尖快递”是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帮用户收发、查询和管理快递包裹的。


汪恭彬告诉邦哥,他的投资理念就是从科技发展中寻求创业逻辑,最近主要关注的投资赛道有:消费升级和泛娱乐产业。


他爱跑马拉松,他的合伙人与投资团队都是马拉松爱好者。“我有两个合伙人,女合伙人马妍星,是去年北京马拉松的女子第八名,前七名都是黑人;另外一个合伙人袁皓,全马最好成绩是2小时54分。”


汪恭彬认为创业也不是短期速成的事情,就像持久的马拉松。“你在前半程的时候跑得有多快,那你在后半程就会跑得有多慢。”


一般来说,顶级的马拉松世界冠军都是在后半程加速的,即最后21公里,而大多数人在后半程是掉速度的,这两者之间就是胜负的差异所在。


用理解马拉松的方式来理解投资,他认为:


第一,创业之于马拉松比赛一样,最后的胜利者都是万里挑一的;


第二,无论是创业者还是马拉松选手,坚持都至关重要,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时间、精力、耐力等等;


第三,两者都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什么样的人都可以进来,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


第四,为什么很多马拉松比赛的冠军是肯尼亚人,因为他们面对最现实的状况就是“赢得比赛,拿到奖金”。创业者也应该是这样,实时保持一种饥饿感,让自己不要待在舒适区。“有些人对财富的渴望和创业的成功还有些联系,但有些人你会发现他连帐都算不过来。”


最后,创业失败大多数是出于自己,就好比马拉松会选择退赛的原因里90%是因为自己。


所以汪恭彬认为,他要投资的项目是那群“能够参加波士顿马拉松”的人。作为世界顶尖马拉松赛事,波士顿马拉松对于选手有着不低的门槛要求,也就是说那些有资格参加“波马”的选手本来就是个中好手。对于他看中的创业者也是这样,必须拥有一些基础条件,这些条件是必要条件,而并非是充分条件。


他觉得看人有诀窍。就像在跑马的过程里能发掘一个人的人性,汪恭彬喜欢和创业者在工作时间之外的接触,从日常交往中看出人性的气度与格局。对于投资早期项目而言,投资人掌握的信息不算是对称的,因而什么样的团队在做事情就很重要了。


看赛道同样,早前的IT峰会上贾跃亭说,“BAT三座大山让创业公司暗无天日,要么被BAT打死、要么被BAT合并、要么皈依BAT。”汪恭彬不太同意:如今月活超过500万的前20个App,有17个是归于BAT系。这样来看,线上的流量确实已经被分销殆尽,留给小型创业公司的前路要么是站队,要么就是死亡,而这并不合理。


但汪恭彬发现在线上流量入口被BAT占据的时候,线下的IP热却起来了,许多“亚文化”的创业项目起来了。汪恭彬很看好马东的米未传媒,在一个大IP里孵化了无数小IP,而每个小IP都有可以做大的前景。他相信在选对赛道的前提下,选对项目和人更容易成功。


自己跑,还得陪跑


看汪恭彬的朋友圈,不是在跑马拉松,就是在赶往跑马拉松的路上。如果把自己比喻为创业者的陪跑者,陪跑者需要有什么特质呢?


首先是帮对方找到目标。创业之于马拉松都是极其漫长的过程,要学会将漫长的里程切割成不同的区块,按照每个区块每个目标的方式去完成赛段。


对于创业者而言,不妨切割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


第二,是帮助配速和节奏把控;一个优秀的陪跑者要不断提醒选手保持节奏、及时补充能量(完成新的融资)。特别是在融资方面,千万不要等到账面资金快要用完的时候才开始融资,一定要学会未雨绸缪。


这就好比马拉松选择一定不要等到身体里的盐分流失殆尽,口干舌燥才想起来喝水。


包括是产品迭代,以联想乐phone为例:这是一个特别典型的产品,早期市场营销走得很快,但产品自身的迭代却很慢,导致了最后的失败。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情感鼓励。比如半夜接到创业者的电话,哭诉压力,他知道当创业者All-in自己的时候,他面对最大的心魔是自己,无论是过度的膨胀和持久的自我怀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