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年说 | 迎十九大,全新视角解读知青岁月

2017-10-22 团中央学校部


序言


  最近有这样一本书,它文字朴实、内容真切,却让很多人读后倍受鼓舞、甚至动容;它是一本采访实录集,受访的人物都在那段值得铭记的岁月中和故事的主人公产生过交集,也都在主人公热衷的那片土地上演绎过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这本书就是《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书的主人公就是第一位出生和成长在新中国的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总书记,这些受访者就是当年那些与习近平总书记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乡亲和知青们。


  采访实录中有很多重复性的故事,但通过不同的人的讲述,这些故事更加完整,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侧面,也更加全面地呈现了习总书记;采访实录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将粮票压在饭碗下,帮老大爷推车,施舍乞讨老汉……我们看到的是平易近人、与人为善、知恩图报的习近平同志。



  身边很多朋友都说,这是第一本以很快的速度读完的大部头书。的确,这本书读起来很轻松,就是一个一个串联的故事,不同的讲述者,赋予它别样的味道。


  起初读这本书我是很有亲切感的,因为家里就有一位知青老人,我的姥姥就是知青。边读这本书我就边在想,有的时候人的发展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陕北梁家河的知青岁月究竟给了青年的习近平什么?又是什么成就了如今的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带领全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共圆“中国梦”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在深入地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渐渐地找到了答案,也渐渐地勾勒出一个清晰的、鲜活的知青岁月中的习近平同志,他的种种品质、他的点点精神,就像灯塔一样在我的脑海里闪烁。跳脱出采访实录的访谈式体裁,下面我就将我从书中读到、脑海中勾勒的知青岁月中的习近平同志,以他“不忘初心”、“修身立德”、“承扬家风”和“文艺情怀”四个板块为主线,按照系列导读的方式分集呈现给大家。

                                             

第一集 不忘初心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从此拉开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热潮。


  习近平同志下乡插队时还不到16岁,都没有到插队的年龄,而且留下来可能等到留京当工人的名额。但他决定走,在当时的时局,父亲习仲勋同志在“文革”的洪流中无端受迫害,留在北京无异于在云翳中过活。受父辈的影响,“去陕北当一个农民”,是他思想上早有的准备,这片红色土地上,留下过父辈可歌可泣的奋斗故事,这里是他的第二故乡,也是激励他反哺之心的地方,他渴望为这里的老百姓做点事,为梁家河做点事,这是他的初心。


  为了在黄土地扎根,习近平同志努力过“四关”:和环境斗的“跳蚤关”,和生理斗的“饮食关”,和身体斗的“劳动关”,和意志斗的“思想关”。


  这些经历,是对他身体的考验也是对思想的磨练,正值世界观形成的人生时期,青年的习近平百炼成钢,我想那句“打铁还需自身硬”是在他亲身体验后的真情实感。一个共产党的工作者,如果不真切了解基层群众的疾苦和贫困地区群众生活的艰难,就无法真正站稳群众立场。他是从陕北的农村走出来的,百姓的锅里有什么、百姓的寒暖,他都一清二楚,和群众谈话他总能说到要害,解决问题也总是站在群众的利益上。


  修沼气,横下心来也要搞,即使去四川学习经验,这“取经路”也一定要走,只要对百姓有利,付出千辛万苦也值得;打淤地坝,促成千顷良田,他仔细调研善于规划,说服百姓和他一起干,毕其功于一役。建铁业社,他头脑灵活,变通地运用政策,没有盈利性质,而是让资源整合,惠及于民;办缝纫社,为妇女着想,既解放了妇女生产力,又满足了村里人的日常需求。



  年轻的习近平同志,从普通知青到去赵家河开展社教工作,再到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书,他在用自己的工作能力承担起每一个身份的职责。期间,和他一起去的很多知青纷纷离开,在他看来,内因也好外因也罢,他对留下来继续他的“知青岁月”抱着一种坦然的态度。在他的心里,扎根黄土地,做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为梁家河的百姓服务是他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是他应有的安稳归宿。


  知青到农村去,会自觉地将自己拥有的见识、文明成果带到农村去,而他带去的不仅仅是这些,还有一种自信、从容、诚恳的态度。他的自信源于他就是黄土地的儿子,知恩当图报,他为成为一名陕北农民而自豪;他的从容源自于内心的强大,能够适应这里并实现自我价值,无论去留,都抱有一颗服务于民的赤子之心;他的诚恳源自于他的踏实肯干,俯首甘为孺子牛,只要惠及于民,再苦再难的事也要完成。这种态度正是他扎根农村、为民服务的初心,这种初心也是他信守一生的信条。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如此掷地有声的一句话,是他心中激荡的回响,无论是在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河北省正定县,还是身在厦门、宁德、福州,亦或是任职党的总书记,习近平同志都没有忘记初心,也正是这份初心给予他不断前进的动力!


  每个人都有初心,那是时代和环境赋予的最初梦想,在任何纷繁复杂的条件下,在各种荆棘坎坷的考验下,你永远不能忘记自己心中的那份信念,以梦为马,纵横驰骋,归来仍是少年!


第二集 修身立德


  2014年的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这四个词语一时间成为当代青年锐意进取、奋斗奉献的座右铭,总书记的“八字箴言”,语重心长,发人深思。而这八个字,青年时期的习近平都做到了,在梁家河插队的日子里,他每时每刻无不在践行着勤学的态度、修德的习惯、明辨的品格和笃实的作风,在七年的知青岁月中他在修身立德中和群众越走越近,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地为百姓做实事。


  修身是一个苦差事,它是一种自我与环境之间不断适应的过程,既是一种身心的提升,又是一种“择善而从”的自我约束。在梁家河,作为一个外地知情,习近平在一开始会有很多不适应,会和很多性格迥异的人打交道,这是一种考验。那时候习近平和很多男知青一样都喜欢抽烟,劳动间歇抽支烟休息一下,当时有个叫“灵娃”的孩子,智力上有点缺陷,一把就把他的烟抢走了,习近平从来都一笑置之,没有对“灵娃”发过火。一个年轻的知青,有如此宽容之心,该是何等的胸襟,也体现了习近平没有知青的架子。初到梁家河的习近平不太能适应那里的劳动强度,一开始就是个普通知青每天挣5、6个工分,后来活计逐渐熟练,成了一个壮劳力,能挣10个工分。习近平活出了自己的人生宽度,因为他在不断提升自己人生上限(眼界、能力等)的同时,坚守住了,甚至放低了自己的人生下限(谦卑、包容的态度,肯吃苦的毅力等),这样,他的体验和收获是丰富的!


  立德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德的评价体系来源于身边的人,习近平的很多品德都是通过和群众的接触中体现的,也是在服务群众中渐渐养成的。在自己身处困境时,他仍然能够给父亲曾经的警卫员、如今向自己乞讨的老汉“解衣推食”,他知恩图报的品格和倾囊相助的胸怀令人钦佩;在调研得知修沼气可以解决大伙儿的生火做饭问题时,就算是去四川学习,也一定要将技术掌握,他刻苦钻研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决心值得我们青年人学习。习近平的品德体现在生活中,已经融入了自己为人处事的作风上。从黄土地出来,他从来不忘自己是农民的儿子:经常写信询问梁家河乡亲的生活情况,他时刻惦记着梁家河的发展;曾经一起劳动的老伙计遇到困难,他慷慨解围不求回报。立德,是在锤炼自己,是在积累“善小”,扼杀“恶小”,是在同自我意志斗争,是在用最昂扬的姿态为人民服务。



  《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后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被概括成清华大学的校训。不知道是清华大学的这种精神激励了习近平的选择和发展,还是习近平修身立德的气魄与清华大学的精神不谋而合,1975年大学招生,习近平在填报志愿时,三个都是清华大学,好似我们当年高考时身边有的同学那“非清华不去”的果决。这一点恰恰反映了习近平独特的性格和人生设计上的理念。“四书”中《大学》有这样一句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习近平总书记就是这样一步步从修身立德开始,点滴汇聚着自己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方式,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激励和感染着全国人民去努力奔向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第三集 承扬家风


  1945年10月,根据毛泽东提议,由习仲勋主持中共西北中央局工作。毛泽东在向党内同志介绍时说:“要选择一位年轻的同志担任西北局书记,就是习仲勋,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对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这句评价,习仲勋当之无愧。据曾和他从绥德一路赶往延安的美国学者李敦白回忆说:“他走到哪里,好像每一个村庄都有认识的人,他碰到这个人说,你婆姨的病好了没有,碰到那个人说,你爸爸的腰疼好了没有。”在陕北,习仲勋可谓无人不知,作为习仲勋的儿子,习近平也自然受陕北农民们的喜爱,《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讲述了一个习近平帮老汉冯俊德拉车的故事,当老汉得知给自己拉车的人是习仲勋的儿子时,逢人便说,“习仲勋的儿子 43 33879 43 14761 0 0 3921 0 0:00:08 0:00:03 0:00:05 3921帮我拉车了!领导人教育的孩子就是不一样!”当两个具有血缘关系的人的善举或者成就同时得到人们的认可时,这种善举或者成就即被冠以“家风”的美誉,它是一种血脉间的传承,是一种家族之间的发扬,润物无声,却能滋养万物。


  青年习近平受家庭的影响很大,由于父亲的缘故,他对陕北有特殊的亲情。作为黄土地的儿子,他愿意扎根这里,像父辈一样做出一番事业来,为这里的百姓造福。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一言一行,也都代表着父亲的形象,正因父亲的言传身教,习近平才能有踏实劳动的稳重、服务群众的热情和不畏困难的执着。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他都以父亲为榜样,践行习氏家风“国事大过天!”将工作看得重如泰山。2001年,父亲习仲勋过88岁大寿,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因工作原因未能回家为父亲祝寿,于是他给父亲写了一封信。信中,习近平提到希望从父亲这里继承和吸取的高尚品质:一是学父亲做人,二是学父亲做事,三是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四是学父亲的赤子情怀,五是学父亲的俭朴生活。这是一种承扬,在任何时候,任何境况,都始终有一个引以为豪的榜样在指引自己前行的每一个方向。


  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个体,都在家庭中成长,又从家庭迈向社会,但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带着来自家庭的影响,不到16岁的习近平去梁家河插队,思想意识正在逐渐成熟,他的身上有深深的家庭烙印,他钦佩着父亲,也感恩着这片土地。他坚信要接过父辈的旗帜,为民做更大的贡献,造更大的福祉。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有一种情怀,叫“家国情怀”,我的理解是,“心系小家,胸怀国家”的一种情怀。古君子“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是一个人赖以维系的根,家庭和睦、家风淳朴,家庭成员才能开枝散叶、枝繁叶茂,我们纵观反腐败斗争中那些落马的“老虎”们,哪一个不是“家族贪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坏是腐败之因。守住了优良家风,就守住了家的根,也守住了人格的底线。战争年代,国将不国,何以为家?那时,有了一个强大的国,才能有安稳富足的家;如今,和平年代,国运的昌盛离不开每一个家庭的美好生活。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目标实现的最后冲刺阶段,习近平总书记说:“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只有全民小康,才是全面小康!


  承扬家风,是每个人的责任,每一个人拼搏的身影都映射着一个家族百年来的奋斗史,那是千千万万个家庭为辉煌中国发展的每一个里程碑留下的永恒注脚!


第四集 文艺情怀


  梁家河大队,文安驿公社,延川县,陕西省。坐标再一次如此清晰地定位,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陕西曾经被无数次地定位。陕西是中华民族辉煌的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也是孕育农耕文明的摇篮。兵马俑,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建立的有力佐证,展现了一个巨大的地下雕塑艺术宝库,代表着当时的高超艺术水平,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光辉篇章。近代的陕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新时代的陕西,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是“一带一路”的起点。这片多情的黄土地,留下了太多的故事,催生出很多文艺的素材。“信天游”,陕北民歌。这是一部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是一朵生长在高坡黄水之间的绚烂奇葩。它的歌词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变文体,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我最开始听到“信天游”是在电视剧《血色浪漫》中,后来是从歌手阿宝的口中,然后是电视剧《平凡的世界》里,这些都是陕北文化艺术的典型。《平凡的世界》是作家路遥的代表作,反映的是陕北农民的生活故事,激励了一代人的成长。通过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们发现路遥和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有广泛的接触,他们可谓“知音”:谈农村、谈城市、谈社会、谈时政……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谈。


  在梁家河插队的习近平总书记爱读书,可以说是一个“文艺青年”,他很热爱传统文化,很有文艺情怀。他初到梁家河,他的那两箱书就引起了大家的好奇,“箱子虽然小,但十分沉,后来才知道都是书。”对于读书,习近平总书记说:“先贤们的思想结晶,许多人的智慧和成功经验都在书里,无须经其同意便可拿来为我所用,何乐而不为呢?只有愚蠢的人才不去读书。”读书是一种知识的积累,习近平对书籍的热爱,体现在他的手不释卷,一旦有了劳动闲暇,或者到了晚上,他就聚精会神地读起书来,而且涉猎广泛。如今的习近平在国内开会或是到国外出访,讲话时都会引经据典,援引古诗文、提及名著名言,都是他的语言风格和特色。我们从《习近平用典》和《习近平讲故事》都可以看到他的文艺情怀。我认为任何能力的掌握都是一个先输入后输出的过程,要想表达能力或者文字能力过硬,阅读面、知识面要宽广,也即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传递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观。在2014年2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之后的两年间,习近平总书记又对此有过多次论述:“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2016年5月和6月,习近平总书记又连续两次对“文化自信”加以强调,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


  文化,再一次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它是国家的软实力,是中华民族自信力的来源。尊重文化、传承文化、发扬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1942年5月,党中央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毛泽东主席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新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如今,在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上,文化艺术的发展似乎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中国的文化产品正在走出国门,中华民族要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文化艺术姿态,这是属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文艺情怀!


(欢迎关注“北洋青理研究中心”公众号)

投稿:天津大学团委(ID:y02tju) 

图文来源:天津大学新青年理论研究中心


更多精彩内容


编辑 | 王雪莹

校审 | 李冠钰

责任编辑 | 郗宏历 王家荣


↓↓↓你的点赞将督促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