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声音 | 新时代大骨头的“骨气、骨感、骨干”

2017-12-15 团中央学校部


说到新“三骨”,必然就有老“三骨”,那是8期大骨结业仪式发言时我心中“大骨头”的三重维度:思想上有骨气、作风上见骨感、工作中当骨干。一晃两年过去了,从博士变成博士后、从学生变成老师、从坐着听到站着讲,11期的大骨班也进入了“奔二”的年纪,用大师兄们的话说,在小鲜肉面前,我们都慢慢变成了“骨灰级”学员。不过,两年后我心中“大骨头”的形象却依然是那个少年,只不过对于骨气、骨感和骨干的理解多了一些时光的印记罢了。


“大骨头”要多一些把人做大的骨气


今年暑假我有幸采访了几位老先生,一位是胡福明,40年前这位老人的雄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宛如投入湖面惊起滔天骇浪的巨石,成为实现党和国家历史性转折的思想先导,一位是陈锡添,1992年在《深圳特区报》撰写记录小平同志南巡深圳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敲响了改革开放新征程的激越鼓点。在与两位老先生交谈的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反复提到的“要做大写的人”。什么是“大写的人”?我觉得有个比喻说得很形象,那就是“如果天塌下来,我们顶着,不是因为我们个儿最高,而是其他人可能在天塌下来的那一刻都蹲下去了。”虽然这是个比喻,但我以为“大骨头”就应该有这样的自豪和自信。这份情怀,大家现在说起来的时候其实还很“便宜”,但当进入社会,真正面临各种各样的考验时,才会懂得这种骨气的珍贵。在取舍面前别忘了,挺起胸膛、顶天立地,这是青春最美的姿势。


“大骨头”要多一些把“官”做淡的骨感


对于学生骨干而言,“不做学生官,要做学生友”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一个容易产生角色幻觉、能力幻觉、权力幻觉的位置上,却也是个值得“说三遍”的重点。总的感觉上,就是千万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眼睛只往上看、双手只会鼓掌、两脚不接地气的口味“油腻”的“中年学生”。在学生骨干的岗位上,所有那些让你飘飘欲仙的光环荣耀最后都会烟消云散,如果你沉迷于此,最后就会成为金庸小说里的“慕容复”;所有让你开心满足幸福的成就感最后也大多只能成为美好的记忆,那是一种蕴藏着的能量,但却无法直接成为帮助你成长的力量;只有那些曾经让你觉得辛苦、委屈甚至痛苦的片段,才会成为跟随你重新出发的武器。因为你曾站在筋疲力竭的后台坚守,所以你会懂得“坚持到底”的意义;因为你曾经历“夹心饼干”的难受,所以你会懂得“换位思考”的意义;因为你曾面对冷嘲热讽的质疑,所以你会懂得“信心比黄金更珍贵”的意义。只有多一些清清爽爽的“碱性”记忆,大骨头的成长才会更有生命力。


“大骨头”要多一些把事做精的骨干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青春素描像: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青年是红军战士,解放后的中国青年是搅动泥浆开拓荒地的青春垦荒队和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青年是《激荡三十年》中“下海”闯荡的创业者。那么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青年呢?我认为首先要把握好几个特征:在这个“没有秘密”的时代,口碑是最有价值的流量,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专注是最有价值的方法,在这个“慌张焦虑”的时代,时间是最有价值的产品,而汇聚这三者的交汇点,就是一颗追求极致的匠心。纪录片《讲究》里有一个让人心生敬意的木件——榫卯,木件上凸出的榫头与凹进去的卯眼,简单地咬合,便将木构件结合在一起。这个被称作中式家具“灵魂”的榫卯,又被称为锁定时间的“万年牢”。我想,新时代的青年就应该做“时代的榫卯”,因为忘我的奉献而“凹得进去”,因为挺立的担当而“凸得出来”,因为藏着人心的温度,所以“留得下来”。


絮絮叨叨,又把骨头熬成了“骨汤”,但这些真心话我想大家慢慢就会懂得。我想最后分享多年前看到的凤凰卫视一个谈话节目的片段,主持人问“应该如何面对那段历史和那个国家?”,一个高中生模样的少年站起来说,“最好的不忘却,就是我们应该在自己的各行各业都做得比他们好,我们的官员要比他们的更清廉、我们的街道要比他们的更干净、我们的桥梁要比他们的更结实,还有我们的年轻人,要比他更有希望、更有未来。”


我想,这就是我心中的新时代“大骨头”。共勉。


 ——本文由作者在第11期大骨班学员与往期学员交流活动中的发言整理而来


(杨子强,第8期大骨班学员,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博士后、讲师)


更多精彩内容


编辑 | 汤志伟

校审 | 李蔚

责任编辑 | 郗宏历 王家荣


↓↓↓你的点赞将督促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