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语 | 二十岁之后,你就是自己的“过来人”

2017-12-27 团中央学校部



夭夭是我的高中学姐,认识七八年,她一直在折腾、流浪、开店。在摩洛哥中过暑,在大堡礁晕过船,在巴西贫民区拍过纪录片。


朋友圈里,她不笑很高冷,疯癫起来就破功。隔三差五一副好累好累我不行了的样子,过一阵又不知哪来的元气,不眠不休。


和她打电话聊天的时候,那头的她嘻嘻哈哈,说在老城区的巷弄里打理出一家店,和周围煎饼摊子,老五金店,熟食铺子什么的打成一片,每天吃喝都不愁。


“这就像是加减题,我没法样样兼顾,不如做减法,留下最重要的部分。其他的绝不凑合, let it go。”


那会儿我很羡慕她,并不解其中深意。


只是眼冒星星地以为,她不把自己往流水线模子上套,不打鸡血也不灌鸡汤的样子,真的很美啊。


直到后来,我和身边人因为现实分割两地,车站里眼泪撒了一地;去往陌生国度没钱又水土不服,恨不得一口莲子汤下肚......


忽地想起来,她说过那些话。也是慢慢的才清楚:选择这东西,没有对错,只有不同。


汲汲以求之物,有人俯身便拾,有人力争可得,有人无解亦无缘。既然笑和哭都由己造,拥有时珍惜,便胜过追逐不得之苦。



之所以提到这些,是最近遇到了不少类似的困局,时常会收到小伙伴的私信,问我该怎样从一段感情中走出来,如何做一次心仪的选择。我很少立即回复,而会隔一阵子,再询问。


一是觉得人越是迷茫时刻,越容易听信外人的指点,我没法贸然为你下判断;


二是彼此生活圈不重合,虽能感动,却无法身受。如果不顾实际地说这说那,其实是种不负责。


有时,我也会追问几句,“你自己想到/做到哪一步了呢?”,往往这时候,对方会陷入长久沉默,或是匆忙转移话题,反问我,“如果出错了怎么办?”


但说实在的,这种迫切却盲从的心理,容易被人加以利用。


你只想不做,光顾着陷于纠结情绪,从未深思解决方法。如此一来,心事弯弯绕,没把别人绕进去,先把自己绕晕了。


“我们并非过了18岁,便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人。”


很多次,我尝试着,回过头检视自己,发现所谓“折腾”的日子,都是在后知后觉中蝉蜕的。


从前背包自助,确定某一国或某几国为目标,恨不得把所有抵达方式、门票价格、吃喝玩逛之类的攻略收藏下来,唯恐行程不如所愿,留下缺憾。


可渐渐地,当我独自去往长途漫旅,目的地却变得不再重要了。


世界那么大,拜访了一些去处,必然会错失另外一些。既然疏漏在所难免,不如尽量享受眼前美好,兵来将挡地应对烦心琐事。



甚至我以为,每个人的生命里,都需要这样的“事与愿违”。


就像在玩沙盘游戏,你有参考答案,却没标准答案。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了有什么样的体验。


事实上,你不必一头扎入拥堵的操场,鸣枪逼迫向前跑;不必刚毕业就急着赶往最紧俏的行业;更不必二十出头就被催相亲择一人终老。


只有你自己,处在真实的生活观和社交圈里,才能明白到底值或不值,要还是不要。


二十岁之后,你就是自己的过来人。


多尝试,多体验,多试错,才是“解锁成熟期”的唯一密钥。就算独自旅行很辛苦,生病没人陪很心酸,路途中很倒霉,也是不可多得的机缘。


生活,总要亲口尝一尝什么叫“丰沛”啊。


如果你热爱朗读、喜欢写作,并愿意通过你的声音和文字陪伴我们一起度过每个夜晚,请告诉我们,并将个人简历+音频作品发给我们哦!

邮箱:tzyxxbqy@126.com



还有更多精彩内容值得关注


点击图片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