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随着人均寿命延长,更长的工作时间会是必然吗?|T-Talk

Lynda Gratton 腾讯研究院 2021-06-13

2020年,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7.3岁,而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和医疗技术的进步,这个数字还将持续变大。中国人的退休年龄分别是男性60岁,女性55岁,人们在退休之后还有超过20年的人生,甚至比很多人工作的时间还要长,工作阶段积累的财务不足以供养退休阶段的自己。典型的“上学、工作、退休”三段式人生模式,可能需要被重新审视。这对于奋斗在工作一线的我们来说,仿佛是一个遥远的命题,更迫切的焦虑似乎是快节奏生活中意义感的丧失、35岁危机等,这些皆是对未来的不确定。带着这些问题,腾讯研究院对《百岁人生》、《长寿人生》作者、伦敦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琳达·格拉顿,一起深入探讨科技快速变化下的生活方式、教育以及工作模式。 

访谈/整理:腾讯研究院 余潜倩、窦淼磊、周政华



关于自我:“人的主体性

在于做出正确的选择”

腾讯研究院不幸的是,在这场新冠疫情中有超过100万人失去了生命,您是否对人的长寿趋势仍然保持乐观态度?

Lynda Gratton是的。在这场疫情中我更加了解了保持健康的重要性。这不会是我们有生之年见证的最后一场大流行病,肯定还会有其他大流行病的,也许会从另一个国家爆发,但一定会有更多的流行病。所以我们必须要保持健康。我们都知道保持健康其实只关乎两件事,运动和饮食。如果你想保持健康,你每天必须运动约1个小时。再次说明,这就是在家工作的好处,因为在家工作省去了通勤时间,可以花1个小时运动来保持健康。其次,人们在家时更有可能吃到健康食品,但在办公室时,却会吃快餐和三明治。因此,实际上,这种新的工作方式可能是一种健康的工作方式,毕竟长寿就意味着保持健康。我认为新冠疫情所做的就是强化这样的想法,我们需要掌控自己的身体健康。

腾讯研究院也有人抱怨说在家办公让他们失去了规律的生活节奏,反而沉迷于追剧和垃圾食品。
Lynda Gratton生活就是要做出选择。我在《百岁人生》一书中说过,人们必须决定自己想要过的生活,年轻人要养成更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果他们年轻时就没有养成这些健康习惯,那么他们在生活中所做的所有选择,其后果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累积。
在家工作的时候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有益的。这意味着他们每天抽出一小时来做运动,并且吃健康的食物。这其实是人主体性的问题,就是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腾讯研究院长寿意味着更长的工作时长吗?
Lynda Gratton是的,如果一个人的寿命长达100年,并且保持着正常的储蓄率,那么他需要工作多长时间?答案是工作到70多岁,大约75岁。我认为这不是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开始谈论多层级人生,我们要想过我所说的多阶段生活,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准备好重新安排时间。我们不必将人生最后的三十年都置于退休状态中,我们可以重新分配这些时间,早早地使用这些休闲时光,我们可以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如果你想要两个孩子,并且能够活到一百岁,为什么不在他们小的时候多花一些时间陪伴他们呢?我认为人们在思考自己的人生轨迹的时候应该更具创造力一些。


关于技术和劳动力:“职业

技能应伴随技术而进步”

腾讯研究院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一些工作逐渐被机器和算法替代。您担心下一代的失业问题吗?
Lynda Gratton是的,但不只是下一代。总体而言,技术取代了人力工作,但它不会取代全部的工作。
首先,越来越多的技术含量低的人力工作会更有可能被技术取代。在中国已经可以看到这个趋势了,中国的自动化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所以在中国的工厂里,经常可以看到自动化技术应用于那些技术含量低,薪酬低的工作。
另一个问题是,当技术被引入到一个公司,更有可能失去工作的是那些已经超过50岁的员工。所以它不只是影响着年轻一代,也影响着50岁以上的人们。我们必须提升低技能就业者的职业技能,让他们有机会从事更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因为自动化往往会接管低技能的工作。因此,我们必须帮助那些从事这些工作的人,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对于公司而言,这是一个庞大的议程,但更重要的是对于政府来说,他们必须支持人们就业。新加坡政府在这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政府会提供资金给每位员工,用于提升他们的工作技能,让他们学到更多知识。因此,政府必须在这里发挥重要作用。
我认为,在此次疫情中,甚至在疫情出现之前,远程教育的普及都是一个奇迹。微软公司和IBM公司正在开发大量的线上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免费的。在印度也是这样,印度的三大IT公司,Wipro(威普罗),Infosys(印孚瑟斯),Tata Consultancy Service(塔塔咨询服务),会一起合作支持全体国民的教育问题。他们建立了课程体系,培养了成百上千的教师,支持孩子们的学习。

关于教育:“教育应该

培养真正的专家”

腾讯研究院您在书中提到,未来对艺术家、设计师和媒体从业人员的需求量将会增加。但是我们发现周围的很多人都不擅长这些领域。那么未来什么样的教育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呢?
Lynda Gratton是的,这是一个好问题。教授创造力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其实我认为有很多方法可以教授创造力,世界上一些最好的设计学院知道如何做到这一点。我们只需要上这些课,不是吗?远程教育是我们通向这些知道如何帮助人们发挥创造力和提升生产力的设计学校的途径,这样我们才可能依靠较低的教育成本找到一份工作,或者开创自己的事业。但是这种教育的延展需要很谨慎。我的另一本书,叫做《转变》,就是在探讨如何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你必须真正深入学习一些东西,不能只是对每个领域都浅尝辄止。如果你对每个领域都有所涉猎却不深入,那么你的大脑就像是维基百科一样。你必须深入学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T型结构,你可以对很多事情都有所了解,但你必须对某个领域有深入的掌握。


关于996和焦虑:“高效工作

比延长工时更重要”

腾讯研究院加班对于现代人来说是必然的趋势吗?
Lynda Gratton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你必须问问自己的工作效率怎样。工作时间的概念最初是与制造业紧密相连的。如果是一项重复性工作,做的时间越长,产出越多。但是,如果是一名知识型工作者,从事写作或者编程工作,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这是公司需要问自己的重要问题。如果员工工作9个小时而不是8个小时,他们的工作效率会更高吗?实际上,我们不知道。没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这一点,但是基于我个人的经验和了解,我的理论是,我可以非常专注,保持很高的工作效率,但只能一次性工作3个小时。因此,当我写作时,我的写作时间不会超过5个小时。5个小时之后我的大脑会停止工作。因此,必须问的一个问题是人们在这么长时间内到底在做什么?他们的工作效率足够高吗?如果不是的话,你需要考虑一下。
不过工作小时数也是有参照系的。如果人们看到年长者工作很长时间,那么他们也会相应延长自己的工作时间。我曾说过我在日本工作过很长时间,日本有一种“出勤主义”文化。员工必须经常呆在办公室里,这是他们跟老板学到的,而老板又是跟他的老板学到的。所以新冠疫情对日本公司的影响十分显著,因为远程工作,人们不再能够进行实地的学习。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人们的工作效率会因为工作时长增加而降低吗?我不知道。所以,对于知识型工作者来说,要谨慎加班。我个人不提倡加班,在我自己的公司中也是如此,我不鼓励员工延长工作时间,因为他们会被透支,毕竟我们是一个知识型企业。加班太多的话,人们会想要离职,甚至患上精神疾病,无论如何,不值得这么做。
腾讯研究院我们发现在中国普遍存在35岁焦虑。许多的互联网公司的员工大多是35岁以下,员工到了35岁可能薪酬更高,更有经验,但也更容易失去工作,因为他们的工作很容易被更年轻的人取代,人们会随着年龄增长变得非常紧张和担忧,你对此怎么看?
Lynda Gratton:首先我认为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如果他们能够一直坚持学习,他们的知识储备也会随之增加。这并不意味着年龄增长一定带来知识的增长,前提是你一直在学习。这就是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身边有年长的人是一件好事,他们会有更多的经验,做事不再以自我为中心,更加适合协作。
第二点,也是对中国尤其重要的一点是,35岁焦虑基于的一个假设是中国的人力资源处在持续的前赴后继之中,也就是说假设会有源源不断的年轻人去替代这些35岁的人。但在中国并非如此。中国的社会老龄化速度超过世界其他任何国家,人们通常认为日本是世界上最老龄化的国家,这没错,但是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的人口老龄化的转变要比日本所经历的更快。我在新书中也谈到了这一点。
因此,我认为你说的焦虑年龄值得商榷,也许5年,6年,或者10年后,这个数字就变成45岁了。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多的年轻劳动力,没有那么多35岁以下的员工参与竞争。当然,在一个相对扁平化的公司结构中,对于年满35岁的员工来说上升的空间是有限的。这是传统公司的好处,它是层级结构,总有上升的空间。
腾讯研究院:当代许多中国的年轻人已经开始出现养老焦虑,特别是在新冠疫情下,又面临着失业的风险。你怎样看待这种焦虑?技术又能为我们做什么呢?
Lynda Gratton:首先,我们要考虑一点是,你必须一直保持健康,直到死亡。如果你要活到100岁但在80岁的时候就生病了,那么剩下的20年你将在病痛中度过。这真是太糟了。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确保我们健康地活着的时间尽可能地长一些。为此,我们要合理运动和健康饮食。
第二点是,大多数人都想在自己家里去世,而不是在疗养院。世界经济论坛有一个专门研究老龄化和护理的中心,那里的统计数据清晰地表明了人们不想进入疗养院,他们想在家里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但是人们往往无法实现这个心愿的原因是这样做的成本太高了。这就是技术发挥作用的时候。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真正做的就是让病人呆在家里接受照料。这是一个很宽广的领域。日本显然在推动这一目标上是最迅速的,因为它有着人口老龄化的困扰。中国也是这样。因此,在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方面将实现巨大的创新。机器人技术可以帮助行动不便的病人移动,人工智能可以用于实时监测老年人的行动,以防危险发生。
第三点是未来护理人员的数量将大大增加,因为机器只能完成一部分的照料工作,另一部分还是需要人力完成。因此这也是我们在就业方面能够看到非常显著增长的领域之一。

/ 往期文章



“在看”我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