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经常请假去面试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2017-12-04 更懂你价值的 智联招聘

    文/Sean Ye,来源/瞎说职场(ID:HRInsight)


前几天,一位HR小伙伴来和我吐槽:他刚入职一家知名企业不久,收到另一个大公司的面试邀约,岗位要求至少有5年人力资源行业经验,而他只有2年经验。


他想着,刚到岗不应该跳槽,加上这公司需求没想清楚,估计去了也是白去。万一被老板知道,还影响不好。所以来和我吐槽。


听完之后,我给他的建议是:马上回电话约面试,请假也要去。不管你想不想去这家公司,这次面试对你很有价值。

面试的意义不仅在offer


很多小伙伴在考虑面试的时候,首先思考的是能不能拿到offer。其实是否能拿到offer并不是最重要的,面试的价值远不在于拿下offer。


它还能帮助我们了解:了解市场趋势,掌握薪资行情,理解企业对岗位的预期和原因,提升面试技巧。



低头干活,更要抬头看世界


做好自己份内事还不够。我们还需要知道应该做什么事情才是对的。这需要我们不仅要低头干活,还需要抬头看路,跳出自己的小圈子,看看市场上在发生什么——保持市场敏感度。


保持市场前沿科技和趋势的嗅觉:市场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以互联网为例,2012年的关键词还是页游爆发,到今天,已经没页游什么事情了;2013年的关键词O2O,如今除了几家外卖公司外,也基本沉寂了;2017年的关键词是人工智能,未来呢?我们没人猜得到。


怎么办?当然是保持对市场的敏感度。时不时要跳出手头繁杂的工作,去看看市场在做什么,竞争对手在做什么,上下游合作伙伴在做什么。无疑,面试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举个例子,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招聘电商人才,这意味着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招有数据分析能力的人才,这是为什么?抓住趋势,我们更容易给自己定位:知道自己在哪里,该往哪个方向发展。



了解薪资行情,不做义工


有个职场人都了解的怪圈:在一家公司待久了,你的薪水就会被市场平均水平甩开,严重的时候应届毕业生拿的都比好多年的老员工拿得多。而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动力去改变这一现状。相反企业宁可高薪在外聘请人,也不愿意给老员工大幅度涨薪。


人力资源从业者都知道,这是内部公平性和外部竞争力的矛盾。对很多体量大的企业来说,内部调薪需要平衡种种资源关系,远不如从外部高薪招新人来得方便。但对职场人来说,这就很坑爹了。



事实上,如上图所示,过去的五年里每年年度调薪的比例一直在下降,别说房价,都跑不过步履蹒跚的GDP了。但这并不代表人才拿不到高薪,优质企业开给职场新人的薪资越来越高,一流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工资就上万的,也不少见。


对于职场人来说,只有了解自己的市场价值,才有可能和公司谈涨薪。定期走出去看看市场行情,对于职场人来说是件好事。



抓住发展方向,有的放矢


开篇提到的HR小伙伴问我:为什么要去面一个他并不胜任的岗位。我的回答是:是的,你现在并不胜任,但是未来呢?你去了解一下他们的要求是怎样的。那就是你未来应该努力的方向。


面试的意义不仅在于赢得offer,通过面试了解自己的不足和差距,也是很好的收获。要知道面试官可能就是这个领域的大咖和专家,平时只能向自己的领导讨教,现在突然多了一个讨教对象。何乐而不为?


诚恳问一句:您认为要做好这个岗位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或者您认为我现在距离胜任这个岗位,还需要提升哪些方面?面试官的一席话,或许就能让我们有“胜读十年书”的体验。


相比起来,我们的付出(请假半天/一天)实在不值一提。要知道,很多专家你去在行约他,也要800-1000一个小时,还不见得比面试时谈得细。



功夫在诗外


《天龙八部》中有这样一个桥段:鸠摩智在少林寺玩转七十二绝技,方丈表示我和我的小徒弟们都惊呆了:我们藏得这么深,怎么会被人偷学?


而刚刚在外溜达一圈的虚竹只看了一眼,就明白了:“谢不邀。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这位大师用的是小无相功,这么蹭我们少林热度,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鸠摩智立马就慌了:呵呵,在场这么多位高僧都没啥说,你一个小和尚懂什么?虚竹:因为我刚刚去逍遥派面试掌门啊,因为面试我的是逍遥派大佬啊……鸠摩智:……



陆游所说:“汝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对于职场人来说,想要打造过硬的工作能力,功夫也在公司之外,面试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途径,包括提升面试技巧。


别熬夜了,真的会死

30岁前,女人该有多少存款?

有钱人都不敢裸辞,何况你不是

当心!你可能正在经历职场性骚扰

没钱,是绝大多数人焦虑的来源


12月7日,“数字驱动,智造未来”,2017中国年度最佳雇主颁奖盛典暨人力资源国际管理论坛将在杭州举办。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一键预约直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